- 年份
- 2024(9442)
- 2023(13281)
- 2022(10582)
- 2021(9319)
- 2020(7404)
- 2019(16641)
- 2018(16309)
- 2017(30336)
- 2016(16783)
- 2015(19050)
- 2014(19199)
- 2013(18729)
- 2012(18201)
- 2011(17096)
- 2010(17561)
- 2009(16059)
- 2008(15517)
- 2007(14051)
- 2006(12945)
- 2005(12149)
- 学科
- 济(100795)
- 经济(100722)
- 管理(41668)
- 业(40542)
- 方法(34288)
- 数学(30624)
- 企(30540)
- 企业(30540)
- 数学方法(30463)
- 中国(30119)
- 地方(27292)
- 业经(22153)
- 农(21428)
- 教育(19930)
- 地方经济(17204)
- 产业(16550)
- 学(16373)
- 财(15920)
- 发(15115)
- 农业(15102)
- 融(14037)
- 金融(14037)
- 制(13770)
- 贸(13524)
- 贸易(13511)
- 理论(13137)
- 技术(13028)
- 银(13005)
- 银行(12997)
- 易(12912)
- 机构
- 大学(253162)
- 学院(250167)
- 济(115167)
- 经济(112961)
- 研究(94254)
- 管理(88948)
- 理学(75488)
- 理学院(74538)
- 管理学(73465)
- 管理学院(72953)
- 中国(66087)
- 京(55042)
- 科学(51199)
- 财(50406)
- 所(46460)
- 范(42140)
- 师范(41867)
- 研究所(41564)
- 中心(40984)
- 财经(39720)
- 江(39656)
- 经济学(37733)
- 北京(36214)
- 经(36027)
- 农(34621)
- 师范大学(34240)
- 经济学院(33879)
- 院(33461)
- 教育(32920)
- 州(31531)
- 基金
- 项目(155871)
- 科学(125694)
- 研究(123560)
- 基金(110965)
- 家(93834)
- 国家(92908)
- 社会(81241)
- 科学基金(80069)
- 社会科(77228)
- 社会科学(77216)
- 教育(62193)
- 省(61983)
- 基金项目(56780)
- 划(52440)
- 编号(50842)
- 资助(45517)
- 自然(45474)
- 自然科(44431)
- 自然科学(44425)
- 成果(43856)
- 自然科学基金(43675)
- 发(41017)
- 课题(38624)
- 部(36478)
- 重点(36285)
- 发展(34631)
- 展(34036)
- 国家社会(33769)
- 教育部(32704)
- 创(32685)
- 期刊
- 济(137007)
- 经济(137007)
- 研究(91676)
- 中国(60541)
- 教育(53420)
- 财(36341)
- 管理(34501)
- 农(32043)
- 学报(31493)
- 科学(30151)
- 融(26026)
- 金融(26026)
- 大学(25915)
- 技术(25794)
- 经济研究(23617)
- 学学(22719)
- 农业(22110)
- 财经(21439)
- 业经(21155)
- 经(18767)
- 问题(17638)
- 技术经济(14290)
- 贸(14023)
- 职业(13368)
- 统计(13059)
- 世界(12938)
- 坛(12699)
- 论坛(12699)
- 商业(12443)
- 图书(12329)
共检索到40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永晶 秦小平 龙佩林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教育水平对健康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健康产业发展是十分受关注的,无论是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健康产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还是市场信息的收集、市场交易的达成等方面,数字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数字经济、教育水平促进了健康产业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教育水平作用于健康产业发展,教育水平发挥着完全中介效应作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们,他们的健康意识具有差异,教育促进了社会的分层,同时,社会公众也因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健康理念和对健康的追求。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对健康的强烈重视和追求,从而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明 胡明月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健康支出的影响可能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基于2002~2012年31个省际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卫生支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健康支出的影响中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对居民健康支出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人均GDP对居民健康支出的影响存在三重门槛效应;不同省际间政府卫生支出存在差异,这也是造成不同省际居民健康支出差异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秀平 叶林祥 马俊凯
数字经济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和新动能。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供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影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1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同时这种驱动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最大,其次是产销平衡区,在粮食主产区最小;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微观)、产业结构优化(中观)、粮食市场整合(宏观)赋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非线性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跨越该门槛时,其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靖 胡秋红 段丁强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转移支付、经济增长与居民健康的显式关系,通过求偏导数发现转移支付、经济增长均对居民健康产生了正向影响。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与居民健康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居民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在转移支付与居民健康之间具有中介效应。此外,面板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还表明转移支付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岩 曾国平 曹跃群
文章在利用支出成本法对中国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Lucas作用机制、Nelson-Phelps作用机制及联合作用机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中国1995—2014年各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总量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健康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的Lucas作用机制、Nelson-Phelps作用机制及其联合作用机制均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而健康人力资本只能通过Lucas作用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忽视人力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支出成本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永坤 王晨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基于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最后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及其五大分项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产业升级为中介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于协调、共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差异对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健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健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
本文选择中国服务贸易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作为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就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提升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对于提升中国服务贸易水平亦特别重要。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视角,针对性提出指导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贸易全方位创新发展以及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的可行策略,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水平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进而赋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5—2018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各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利用2SLS等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存在门槛效应;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实体经济水平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滕剑仑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获得的数字红利比东部及中部地区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此,各个地区应在进一步巩固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 张雪芳 雷淑珍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11—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和三者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发展态势稳定,但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并不高;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空间上呈现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的发展格局;驱动因素对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作用强度按经济驱动、产业结构、政府调控、水资源依次递减。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耦合协同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方方 孙曰瑶
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发展可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且这一作用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会因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异质性,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是数字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路径,即数字产业发展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而间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据此,应以推动以数字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强化技术创新研发为抓手,以优化劳动力结构为重点,以强化区域协同互动为支撑,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嘉实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要素,发挥协调效应和改造效应驱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基于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性和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主要通过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推进数字经济与生产要素结合,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融合;另外,应通过乡村数字新基建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助力产业多元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娜 高峰 常亮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异质性影响及其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各省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主要从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提升了制造业发展质量,但现阶段对制造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两个维度,但在西部、东北地区则未呈现明显赶超趋势,现阶段数字经济红利的发挥尚不能显著缩小地区制造业发展差距。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质量 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