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2)
- 2023(18731)
- 2022(15344)
- 2021(13956)
- 2020(11967)
- 2019(26849)
- 2018(26574)
- 2017(51028)
- 2016(27293)
- 2015(30686)
- 2014(30415)
- 2013(29906)
- 2012(27595)
- 2011(24964)
- 2010(24917)
- 2009(22976)
- 2008(22502)
- 2007(20370)
- 2006(17857)
- 2005(16018)
- 学科
- 济(134042)
- 经济(133933)
- 管理(82483)
- 业(80609)
- 企(67140)
- 企业(67140)
- 方法(55564)
- 数学(48744)
- 数学方法(48223)
- 中国(33297)
- 农(31833)
- 财(29877)
- 业经(29677)
- 地方(28354)
- 学(24309)
- 技术(24088)
- 制(22070)
- 农业(21662)
- 贸(20663)
- 贸易(20651)
- 易(19980)
- 产业(18907)
- 务(18904)
- 财务(18846)
- 财务管理(18797)
- 理论(18562)
- 银(18525)
- 银行(18482)
- 融(18379)
- 金融(18376)
- 机构
- 学院(393628)
- 大学(393359)
- 济(172866)
- 经济(169614)
- 管理(154817)
- 理学(133631)
- 理学院(132256)
- 研究(131771)
- 管理学(130035)
- 管理学院(129289)
- 中国(99499)
- 京(81838)
- 科学(78391)
- 财(76224)
- 所(65135)
- 中心(61518)
- 财经(61061)
- 农(61042)
- 江(59734)
- 研究所(58955)
- 业大(55880)
- 经(55404)
- 经济学(54238)
- 北京(51183)
- 范(49437)
- 师范(48909)
- 经济学院(48735)
- 农业(47548)
- 院(47482)
- 州(46963)
- 基金
- 项目(262951)
- 科学(209050)
- 研究(192497)
- 基金(192100)
- 家(166720)
- 国家(165389)
- 科学基金(143589)
- 社会(125064)
- 社会科(118890)
- 社会科学(118861)
- 省(103501)
- 基金项目(101119)
- 自然(91284)
- 自然科(89299)
- 自然科学(89279)
- 教育(88655)
- 自然科学基金(87735)
- 划(86058)
- 资助(78175)
- 编号(77094)
- 成果(62061)
- 重点(59254)
- 创(58206)
- 部(58183)
- 发(57698)
- 创新(53880)
- 课题(52843)
- 国家社会(52796)
- 教育部(50530)
- 科研(50031)
- 期刊
- 济(190247)
- 经济(190247)
- 研究(114493)
- 中国(76221)
- 财(60311)
- 管理(59603)
- 学报(57882)
- 农(54726)
- 科学(54628)
- 大学(44804)
- 学学(42074)
- 教育(39166)
- 技术(38530)
- 农业(36994)
- 融(35570)
- 金融(35570)
- 经济研究(31860)
- 财经(31148)
- 业经(29961)
- 经(26921)
- 问题(24796)
- 技术经济(22661)
- 统计(21345)
- 业(20640)
- 策(20082)
- 图书(19861)
- 贸(19506)
- 科技(19149)
- 商业(18385)
- 理论(18032)
共检索到586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洋 姚晨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是否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发现:从综合作用效果而言,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且结果较为稳健;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证明了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促进作用更强;分地区回归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付宏 毛蕴诗 宋来胜
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取10个省份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国整体的产业高级化产出对后一期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②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但是从动态视角,本研究不能证明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动态影响机制。③创新效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效率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本文中没有找到证据。但是,创新效率的分解指标存在个体特征差异。本文认为创新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的影响机理主要体现在...
关键词:
创新 产业结构高级化 效率 要素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外部性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翔 周明生
中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为了消化前期刺激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此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是进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所在,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创新有两种选择路径:一种是内源式的发展路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创新;另一种是外源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产业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在促进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有一定的正外部性效应,研究基于外部性的视角,运用中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应不确定,国有企业通过创新的外部性机制,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能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高级化的影响效应有限。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外部性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由于其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造成。在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应把握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含桦
产业结构变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且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循环统一体。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下的省域数据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结构性冲击且外溢效用明显,经济增长空间依赖性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向,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逆向结构冲击可能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梦瑶 仇喜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落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时期,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整理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统计描述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较东部地区更大;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彩云 刘丁荣
提高能源效率是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能源效率提升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1~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影响能源效率提升的机制、特征和路径。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及各维度对能源效率提升的总体效应为正,其中产业数字化促进作用最强,且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区域异质性;(2)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存在双门槛,呈现中间波动但总体促进的“N”型特征;(3)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提升能源效率,且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城市跨越数字经济的第二个门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提升的共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昊 赵青霞
本文在对人口结构转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结构转变对技术创新提升有显著影响,劳动力人口比重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提高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水平,并进行了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健性。最后以R&D投入强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交通密度为门限变量,对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强度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交通密度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存在门限效应。随着R&D投入强度的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对技术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不断减弱,交通密度降低了老年人口比重对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R&D投入强度和交通密度等创新条件弱化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佳 宿晓翩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F G L S)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省级层面上对三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从东到西,两种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全国层面上鼓励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因地、因时制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莉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也通过资源配置、生产率变动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之伴随的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含量、政府财政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与区域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基于STR模型非线性效应的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2011—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区域碳减排——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15个省(市)面板数据
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技术交易市场视角和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2004-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