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3)
- 2023(6701)
- 2022(4892)
- 2021(3885)
- 2019(6155)
- 2018(5744)
- 2017(11376)
- 2016(5629)
- 2015(6518)
- 2014(6595)
- 2013(6794)
- 2012(6721)
- 2011(6516)
- 2010(6653)
- 2009(6457)
- 2008(6098)
- 2007(5796)
- 2006(5529)
- 2005(5327)
- 2004(4991)
- 学科
- 济(60266)
- 经济(60242)
- 管理(17662)
- 方法(15996)
- 地方(14646)
- 数学(14526)
- 数学方法(14496)
- 业(13806)
- 业经(12801)
- 地方经济(11573)
- 企(11192)
- 企业(11192)
- 中国(11061)
- 产业(9478)
- 总论(8724)
- 信息(8670)
- 融(8551)
- 金融(8551)
- 信息产业(8224)
- 学(8006)
- 农(7559)
- 银(7175)
- 银行(7174)
- 行(7045)
- 经济学(6813)
- 制(6719)
- 贸(6347)
- 贸易(6339)
- 环境(6333)
- 财(6077)
- 机构
- 大学(104938)
- 学院(103786)
- 济(61009)
- 经济(60095)
- 研究(39906)
- 管理(38955)
- 理学(32549)
- 理学院(32222)
- 中国(32143)
- 管理学(31954)
- 管理学院(31735)
- 财(25555)
- 经济学(21413)
- 京(21389)
- 财经(20440)
- 所(19374)
- 经济学院(18971)
- 科学(18903)
- 经(18516)
- 中心(17498)
- 研究所(17060)
- 江(15289)
- 财经大学(15170)
- 北京(13923)
- 院(13750)
- 州(12152)
- 科学院(12040)
- 融(11954)
- 社会(11912)
- 金融(11804)
- 基金
- 项目(60721)
- 科学(48852)
- 基金(46165)
- 研究(45874)
- 家(39050)
- 国家(38784)
- 科学基金(33824)
- 社会(33524)
- 社会科(32094)
- 社会科学(32084)
- 基金项目(22989)
- 省(21598)
- 资助(19049)
- 教育(18815)
- 自然(18512)
- 自然科(18111)
- 自然科学(18108)
- 自然科学基金(17792)
- 划(17500)
- 编号(17143)
- 国家社会(15389)
- 发(14716)
- 济(14505)
- 经济(14390)
- 成果(13999)
- 部(13611)
- 重点(13340)
- 发展(12870)
- 展(12693)
- 教育部(12354)
共检索到172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媛媛 杨仁发 陆瑶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形下,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数字经济有利于打通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运转中的关键堵点,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国内各区域间分工协作深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直观体现,以国内价值链长度作为国内大循环发展水平的表征变量,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国内大循环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国内价值链长度的增加,有效畅通国内大循环。行业异质性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行业下游位置国内大循环的发展,对非生产性服务业国内大循环的推动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分维度异质性表明,产业数字化、数字应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发展环境均有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但作用效果依次递减。机制分析表明,降低市场分割是数字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要注重优化数字发展环境,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对高技术行业的赋能效应,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发挥数字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洪胜 杜雨彤 张小龙
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测算分析了世界各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和国内大循环程度,并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国内大循环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的数字化水平较高,第三产业数字化水平相较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提升空间;中国在生产端的循环基础较好,但最终需求端的循环基础还较弱,第三产业的国内经济循环程度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差距。产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中间品本国供给率和本国需求率提升,但对最终品本国需求率影响不显著;产业数字化对国内经济循环的影响在第一产业中更为明显,但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科技行业与非高科技行业之间未表现出明显异质性。机制方面,产业数字化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间品质量以及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侧促进国内大循环;就中国而言,产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核心技术自给能力。本文揭示,以产业数字化引领高质量需求、赋能供给体系质量提升、高质量推进第一和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都有助于推进国内大循环建设,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啟斌 周端明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较高的流通费用影响了国内市场流通机制的正常运行。文章试图从流通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构建,一方面,通过对斯密定理的分析,理解流通费用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流通费用降低要以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为原理支撑。流通费用降低可以加快国内经济大循环,对此,应以技术创新助推以新基建和运输系统为核心的硬件建设、从政治高度抓牢以制度建设为导向的软件建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皮建才 殷军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外开放无疑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少数学者开始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中国国内市场分割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具有地方保护动机的地方政府是如何博弈从而设置地区间贸易壁垒的,从而对经济全球化、地方政府行为及国内市场分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如何缓解地方保护行为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要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一方面,中央政府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从增长型政府向民生型政府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利用1993—2011年间28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市场分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并非一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先扬后抑。本文的研究样本大部分在该二次曲线的拐点以左,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仍然处在受益于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阶段,这也说明为什么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能在中国一直存在。此外,本文详细探讨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加入WTO之前,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固定资本投入和减缓政府消费比重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市场分割通过减缓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渭恒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在北方地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周边地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在数字经济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渭恒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双循环间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在北方地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助推周边地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在数字经济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柯
现今涌现的智能技术超越了单纯的工具意义,在重新定义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在重塑着人们生活生产的观念与方式;其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并参与国家发展的进程。在智能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内大循环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内需导向的平衡型经济内循环体系,其核心要义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智能技术至少将在资源丰富、生产解构、价值链接与分工协同等领域对实施国内大循环战略产生革故鼎新的作用,由此引致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单一价值产出向多维价值产出、模块化分工向粉末化分工等趋势转向,对于平衡型经济内循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春光
文章选取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法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明显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提高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可显著促进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阻滞市场分割。进一步分析可知,数字新基建发展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局面,遏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为最大化发挥数字新基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能动效应,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市场分割 区域经济 增长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春光
文章选取2013—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法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明显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提高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可显著促进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阻滞市场分割。进一步分析可知,数字新基建发展通过打破市场分割局面,遏制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为最大化发挥数字新基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的能动效应,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市场分割 区域经济 增长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曾
零售市场分割的存在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受到制约,不仅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影响了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不仅做大了市场需求规模,也为零售市场分割问题的化解创造了契机。然而,数字经济对零售市场分割和需求规模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深入探究需求规模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零售市场分割的影响,以期为促进零售市场的优化整合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抑制零售市场分割。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扩大零售市场需求规模。需求规模在数字经济对零售市场分割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峰 冯福博 杨小东
随着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采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市场分割、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信息化时代下,市场分割仍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市场分割与数字经济交互作用正向促进区域创新效率;市场分割与数字经济的交互作用在东中部地区促进了区域创新效率,而在西部地区则抑制了区域创新效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弱化市场分割束缚的能力就越强,区域创新效率就越高;市场分割水平越低,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越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芳 魏文颖
本文选取我国2017-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与市场分割的关系,并探究基础设施水平高低和地方政府干预下,数字经济发展又会对市场分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打破市场分割,促进市场整合;且随着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分割的削弱作用越弱;政府干预程度越高,数字经济发展对市场分割的削弱作用越强。
关键词:
市场分割 数字经济发展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鲲 李北伟
文章基于支配性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解释国内大循环如何影响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研究国内大循环支配下双循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来反映开放经济系统下的动态平衡。科学评估经济系统有序性程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新格局,同时结合他国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循环 支配性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 有序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鲲 李北伟
文章基于支配性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解释国内大循环如何影响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研究国内大循环支配下双循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来反映开放经济系统下的动态平衡。科学评估经济系统有序性程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新格局,同时结合他国经验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循环 支配性原理 耗散结构理论 有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