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355)
- 2022(7241)
- 2021(6194)
- 2020(4821)
- 2019(10409)
- 2018(10192)
- 2017(18862)
- 2016(9379)
- 2015(10218)
- 2014(9783)
- 2013(9643)
- 2012(9264)
- 2011(8717)
- 2010(8998)
- 2009(8474)
- 2008(7923)
- 2007(7257)
- 2006(6747)
- 2005(6027)
- 学科
- 济(68012)
- 经济(67975)
- 管理(34124)
- 业(29212)
- 企(25337)
- 企业(25337)
- 地方(19234)
- 中国(18123)
- 方法(16798)
- 业经(15142)
- 技术(14612)
- 数学(14404)
- 数学方法(14334)
- 地方经济(12957)
- 技术管理(11498)
- 产业(11195)
- 学(10166)
- 环境(9882)
- 农(9751)
- 信息(9560)
- 总论(9468)
- 信息产业(8979)
- 融(8474)
- 金融(8474)
- 财(8334)
- 发(8126)
- 制(8009)
- 银(7941)
- 银行(7934)
- 行(7747)
- 机构
- 学院(145942)
- 大学(145689)
- 济(74221)
- 经济(72806)
- 管理(57278)
- 研究(53153)
- 理学(48839)
- 理学院(48273)
- 管理学(47729)
- 管理学院(47415)
- 中国(38941)
- 京(30089)
- 财(29974)
- 科学(28834)
- 所(24881)
- 经济学(24446)
- 财经(23862)
- 中心(23206)
- 研究所(22299)
- 江(22297)
- 经(21607)
- 经济学院(21587)
- 院(19533)
- 北京(18819)
- 范(18606)
- 师范(18489)
- 州(17851)
- 财经大学(17527)
- 业大(16288)
- 商学(16179)
- 基金
- 项目(95878)
- 科学(78522)
- 研究(72260)
- 基金(71033)
- 家(60621)
- 国家(60146)
- 科学基金(53668)
- 社会(51445)
- 社会科(49069)
- 社会科学(49057)
- 省(38076)
- 基金项目(37556)
- 自然(31298)
- 教育(31016)
- 划(30684)
- 自然科(30673)
- 自然科学(30668)
- 自然科学基金(30121)
- 编号(26743)
- 资助(26201)
- 创(26170)
- 创新(23467)
- 发(22871)
- 国家社会(22563)
- 重点(21294)
- 成果(20877)
- 部(20213)
- 发展(19540)
- 展(19272)
- 课题(19184)
共检索到229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冉启英 王健龙 杨小东
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负外部性产品之一,雾霾污染无疑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提高城市创新质量并减少雾霾污染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城市蔓延已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4—2018年中国26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城市蔓延和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存在时间黏滞效应和空间流动性;城市蔓延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而城市创新质量对雾霾污染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城市蔓延与创新质量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雾霾污染,表明城市蔓延弱化了创新质量的减霾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地城市蔓延促进了邻近地区雾霾污染,本地创新质量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创新质量 雾霾污染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恭军
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上的错配行为可能会影响地区雾霾污染。基于2011—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关联下地区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引资质量低下、交通出行增加等会直接加剧当地雾霾污染,而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雾霾污染,则会通过空间外溢显著加剧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还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而间接加剧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本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创新超过一定水平时,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缓和。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以地谋发展”和雾霾治理两难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喜光 马栋栋
技术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它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角色之一。本文以2013—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STIRPAT模型考察科技创新效率对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雾霾污染,但长期内会减轻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形式;城市化水平会显著改善雾霾污染,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会加重雾霾污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人口密度与FDI会显著降低雾霾污染。因此,本研究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的匹配程度、实现区域之间的联防联动、提升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升级、提升人口密集程度等方面,有效实现京津冀区域的雾霾治理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利用我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绿色创新水平测度以后,分析了省际绿色创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创新呈缓慢上升趋势;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区域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中国省际绿色创新空间正自相关显著,存在空间集聚,主要是L-L集聚;中国省际雾霾污染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使用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实证考察了绿色创新、贸易开放度、能源强度对PM2.5的影响,经济权重中,绿色创新水平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距离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贸易开放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邻接权重和经济权重中,能源强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雾霾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帅
本文利用2015—2019年城市空气质量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雾霾污染会倒逼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党组织嵌入治理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且该作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更为显著,同时企业环保制度文化和政府补助在党组织嵌入治理发挥调节作用的路径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党组织嵌入治理的细分因素中,党组书记兼任董事长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更加凸显,且政府补助中介传导有效性的明显提升是党组织嵌入治理调节作用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更为显著的原因之一。回顾建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福祉作为重要任务来推进,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其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本文证实了党组织嵌入能够推动企业"绿色治理"并强化党的号召在企业中的贯彻执行,相关结论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发展绿色经济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面所产生的微观经济影响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党组织嵌入治理 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宏兵 蹇雪莹
以长江经济带12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PM_(2.5)浓度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周末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除了2016年表现为负周末效应外,2015年、2017年、2018年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末均值高于工作日均值的正周末效应。同时,区域内部“周末效应”差异性较大。长江上游地区雾霾浓度较低,表现为负周末效应。长江中下游地区雾霾浓度高,表现为正周末效应,且雾霾污染的季节性明显,春、冬两季浓度高,具有明显的正周末效应;同时,长江经济带具有高于全年平均浓度的“春节假日效应”与低于全年平均浓度的“国庆假日效应”。分析结果还表明,距离长江经济带主要发达城市越近,雾霾浓度越高。针对长江经济带雾霾污染周末效应,基于生态文明治理视角,提出加快区域协同治理、打造长效治理机制以及在统筹治理下重点防治、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的治理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
关键词:
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联立方程 门槛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伟 杨明 李新刚
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人口集聚、工业集聚、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人口集聚、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已进入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雾霾污染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使周边地区从中受益。为了考察城镇化率的差异对集聚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门槛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大于68.60%时,工业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集聚和雾霾污染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
集聚 雾霾污染 空间联立方程 门槛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呈正相关关系,即工业占GDP比重的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和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能源消费和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也越大。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内陆地区。
关键词:
雾霾污染 产业结构 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红
运用2007-2016年我国273个地级市的PM_(2. 5)数据,探讨了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并运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城市蔓延不但对雾霾污染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通过改变居民交通模式和行为模式影响能源消费,进而对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均呈现U型曲线关系;小城市、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会带来雾霾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这两类城市而言尤为迫切;对于小城市而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政府应通过科学确定城市边界、推动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式,依据城市规模,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治理雾霾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祁毓
文章构建了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机动车使用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能起到改善作用。从环境管制来看,事前的环保法规有显著效果,而事后的环境处罚则效果不明显。此外,治污投资也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预期来看治理效果会比较好。
关键词:
雾霾污染 能源结构 机动车 地区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晓菲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双向固定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了政绩诉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环境EKC曲线成立,且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且在多元化的政绩考核标准下,政绩诉求有利于直接降低雾霾污染,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雾霾污染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丽梅 张晓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这两大经济增长极相连接的中部地区,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其重要原因,产业转移加深了地区间经济与污染的空间联动性,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建立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水平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动息息相关。此外,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倒"U"型关系并不存在或还未出现,即随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污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实证分析得到,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所换取的环境质量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环境规制、影子经济与雾霾污染——动态半参数分析
陕西经济重心与雾霾污染重心的动态演变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抑制城市雾霾污染吗——绿色创新的传导效应和门槛效应
城市规模、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群集聚经济视角下的环境规制与雾霾污染——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抑制雾霾污染?—兼论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关系分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雾霾污染的经济分析与京津冀三方联动雾霾治理机制框架设计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进程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_(2.5)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