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8)
- 2023(13570)
- 2022(10905)
- 2021(9302)
- 2020(7481)
- 2019(16671)
- 2018(15832)
- 2017(29986)
- 2016(15523)
- 2015(16967)
- 2014(16365)
- 2013(16357)
- 2012(15337)
- 2011(14136)
- 2010(14006)
- 2009(12879)
- 2008(12251)
- 2007(10854)
- 2006(9913)
- 2005(9036)
- 学科
- 济(91949)
- 经济(91871)
- 管理(43739)
- 业(39667)
- 方法(34157)
- 企(30561)
- 企业(30561)
- 数学(30527)
- 数学方法(30344)
- 贸(25866)
- 贸易(25855)
- 易(25040)
- 地方(20783)
- 中国(20103)
- 农(19130)
- 业经(18527)
- 财(17970)
- 学(17022)
- 出(14356)
- 地方经济(13347)
- 环境(12906)
- 农业(12799)
- 产业(12604)
- 制(12244)
- 融(11444)
- 金融(11441)
- 银(10683)
- 银行(10641)
- 关系(10446)
- 信息(10310)
- 机构
- 大学(240194)
- 学院(237936)
- 济(117381)
- 经济(115593)
- 研究(89201)
- 管理(87112)
- 理学(76053)
- 理学院(75156)
- 管理学(73982)
- 管理学院(73586)
- 中国(64832)
- 科学(53430)
- 京(49417)
- 财(48262)
- 农(45298)
- 所(45176)
- 研究所(41435)
- 财经(39392)
- 经济学(39334)
- 中心(38649)
- 业大(38053)
- 农业(36119)
- 经(36056)
- 经济学院(35584)
- 江(34459)
- 院(32643)
- 北京(30412)
- 财经大学(29434)
- 范(28188)
- 师范(27760)
- 基金
- 项目(165435)
- 科学(131093)
- 基金(124953)
- 家(112506)
- 研究(112268)
- 国家(111696)
- 科学基金(94738)
- 社会(78396)
- 社会科(74855)
- 社会科学(74832)
- 基金项目(65892)
- 省(62299)
- 自然(61196)
- 自然科(59891)
- 自然科学(59870)
- 自然科学基金(58837)
- 划(52997)
- 资助(49910)
- 教育(48661)
- 编号(40188)
- 重点(37629)
- 发(36816)
- 部(36594)
- 国家社会(35127)
- 创(34477)
- 创新(32496)
- 科研(32283)
- 教育部(31282)
- 计划(31098)
- 人文(30428)
- 期刊
- 济(126202)
- 经济(126202)
- 研究(72459)
- 学报(43928)
- 中国(41229)
- 农(39431)
- 科学(37987)
- 财(34887)
- 大学(32542)
- 管理(31531)
- 学学(31337)
- 农业(26812)
- 经济研究(24513)
- 财经(20485)
- 贸(20467)
- 融(20353)
- 金融(20353)
- 业经(18411)
- 经(17865)
- 问题(17833)
- 国际(17745)
- 技术(17028)
- 业(14672)
- 世界(13537)
- 技术经济(13273)
- 商业(12816)
- 统计(12105)
- 教育(12033)
- 策(10976)
- 业大(10948)
共检索到354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宇 刘长君
数字经济能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共享性,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而借助数字经济打造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商贸流通效率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商贸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和商贸流通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均等化,提高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商贸流通效率;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富裕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彭迪云 赵送琴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毅 赵轩 毛峰
为深入研究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外延关系,从社会福利性、保障性和发展性维度构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的动力因素,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2011—2020年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发现:(1)数字经济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数据要素资源提升数字化就绪度,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先富带动后富”作用明显;(2)数字经济驱动共同富裕实现“做大并分好蛋糕”的效应,门槛检验显示社会福利水平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将加快共同富裕的非线性增长;(3)数字经济提升数字素养促进“文化共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数字人才培养政策会巩固共同富裕的社会文化基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艳丽 傅德印
文章基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总体差异呈逐年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共同富裕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在短期内为负;从空间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元源 秦武 吴亮 陈意锒 李龙真
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份相关数据,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分别构建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和共同富裕水平量化评价体系,并通过ArcGIS刻画两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破除区域协调发展壁垒、实现整体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省域共同富裕政策强度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2)随时间推移,省域间共同富裕政策强度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水平“高—高”集聚地区不断扩大,“低—低”集聚地区不断缩减。(3)当地共同富裕政策通过府际政策学习和涓滴效应产生空间溢出影响区域共同富裕水平。(4)地理区位、制度阶段、经济效率和资源错配4种因素对共同富裕政策的空间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对构建区域政策协调发展机制助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景睿 侯卓君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以下简称“地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计量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本存量的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本地居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存在滞后性;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先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仅对本地的居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对周边后富地区会产生消极的空间效应;从地区差异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适配度对地区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强。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在享受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的同时,要协调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资源的配置,减少中心城市、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效应”;有效发挥先富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抑制其“回波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赋能 共同富裕 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李佳杰 陈洋毅
文章通过搜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共同富裕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创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规模效应对共同富裕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对周边区域也有着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中西部地区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东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斌 王力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大维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态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东强西弱”的时空非平衡性;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和创业带动三种渠道提高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系统GMM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滨 吴露露 艾盈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过程中应有所为。本文在测度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存在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其中,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共同富裕实现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基于中介效应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可以通过带动制造业升级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基于发展程度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呈现东部、中部到西部逐渐增强的效果。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共同富裕 制造业升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云 陆倩 李芷萱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中国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已经成为推进共同富裕发展的新动能。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测度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维度测度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进而利用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发展,既具有提升总体富裕水平的“做大蛋糕”效应,又具有推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但目前“做大蛋糕”效应更强。(2)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加快共同富裕发展。(3)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化维度和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的赋能效果更明显。上述结论对探索我国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娟娟 于涛 吴菲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同向变化使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运用熵权分析、计量分析和门限模型对2013—2021年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共同富裕具有多维性,共同富裕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在我国可以划分为经济引领型、文化引领型、社会引领型和生态引领型4种类型。数字经济赋能文化引领型、经济引领型和社会引领型共同富裕的效应更大,政府干预和居民消费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加快外贸和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有助于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应发挥。区域发展阶段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强劲作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双重门限和滞后性,滞后一期能够使赋能效果覆盖全国,内蒙古、贵州等9省(区)可以达到单一门限的共同富裕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门限 区域比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谷源 张忠宇 邵皖宁 成春林
将数字经济具象化,构建七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冲击模拟研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经济效应,并以209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从“共同度”“富裕度”两个维度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中介变量,数字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边际影响越强;从数字经济的二级指标看,数字技术、数字金融、互联网经济平台均有助于提升“富裕度”,但数字技术对“共同度”的影响不显著。对此,建议大力引导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重视解决数字技术的负外部性问题,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为全体人民共享,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思仪 韩秋红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创新通过发挥财富积累效应、协同发展效应及普惠共享红利效应,对筑牢共同富裕坚实基石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为中介,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探析数字经济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创新能分别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低碳技术进步的联动效应三条路径作用于共同富裕。在不同城市规模层面,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共同富裕的路径存在明显城市规模异质性。其中,特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不显著,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显著,而中小城市仅有低碳技术进步的中介路径显著,其他两条路径均不显著。对此,提出释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红利、丰富要素供给渠道、提升低碳技术进步水平、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的建议,以期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