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4)
2023(8225)
2022(5985)
2021(4768)
2020(3582)
2019(7725)
2018(7253)
2017(13424)
2016(7223)
2015(8074)
2014(8220)
2013(8163)
2012(7939)
2011(7492)
2010(7859)
2009(7443)
2008(7013)
2007(6480)
2006(6254)
2005(5831)
作者
(23312)
(19482)
(19447)
(18683)
(12406)
(9150)
(8768)
(7630)
(7425)
(7009)
(6908)
(6410)
(6383)
(6274)
(6072)
(5906)
(5716)
(5679)
(5652)
(5274)
(5066)
(4687)
(4552)
(4517)
(4470)
(4441)
(4073)
(3934)
(3921)
(3820)
学科
(60593)
经济(60564)
管理(24135)
(18887)
中国(15973)
地方(15880)
方法(15282)
数学(13588)
数学方法(13529)
业经(13290)
(13156)
企业(13156)
地方经济(12092)
(10695)
产业(9984)
信息(9214)
(9050)
总论(8876)
农业(8706)
信息产业(8395)
资源(8086)
环境(7724)
(7377)
(7150)
经济学(7073)
(6924)
(6710)
劳动(6692)
(6539)
金融(6539)
机构
大学(121844)
学院(121486)
(63938)
经济(62859)
研究(46001)
管理(45000)
理学(38044)
理学院(37629)
管理学(37149)
管理学院(36894)
中国(34123)
(25975)
(25549)
科学(24944)
(22850)
经济学(21859)
财经(20989)
研究所(20544)
中心(19884)
经济学院(19364)
(19015)
(18626)
北京(16499)
(16409)
(16127)
师范(16031)
(15581)
财经大学(15339)
(14676)
科学院(14197)
基金
项目(77215)
科学(61460)
研究(58174)
基金(56419)
(48594)
国家(48224)
科学基金(41543)
社会(40926)
社会科(38995)
社会科学(38982)
(29151)
基金项目(28452)
教育(25329)
(23689)
自然(23359)
编号(22950)
资助(22714)
自然科(22661)
自然科学(22654)
自然科学基金(22234)
(18741)
成果(18660)
国家社会(18480)
重点(17290)
(16906)
发展(15751)
课题(15733)
(15636)
(15515)
经济(15503)
期刊
(78175)
经济(78175)
研究(39753)
中国(28209)
(19113)
管理(18054)
学报(16013)
科学(15161)
(13920)
经济研究(13660)
大学(12212)
财经(11773)
技术(11382)
学学(11228)
教育(10528)
(10448)
业经(10013)
问题(9797)
(9711)
金融(9711)
农业(9567)
技术经济(8098)
图书(7846)
资源(7757)
统计(7315)
世界(6891)
(6588)
经济问题(6430)
(6392)
经济管理(5937)
共检索到196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玉莹   郑浩天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劳动力市场运转以及劳动者就业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解释数字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其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两者关系间发挥机制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会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具备“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地区劳动力错配程度在其中发挥门槛作用,会负向调节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丛屹  俞伯阳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南、北地区划分来看,则是北方地区更为显著。鉴此,我国应加快建设均等化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多样化数字设备科学应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祎庆  杨丹  王琳  
数字经济所具备的技术升级与渗透性特征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自身特征视角,利用2007-202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借助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对数字经济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应与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效应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一结论通过变换核心变量与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作用机制方面,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良性互动,所形成的就业灵活化与就业平台化是数字经济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上述发现推动了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机制与区域差异的理解。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松  李若瑾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数字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低渗透融合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中高水平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层面,只有中等水平的城市,数字经济才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服务业扩张的“鲍莫尔病”现象,虽然数字经济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却不能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和森勤   雒意  
商贸流通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于提升整体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数字经济的兴起为商贸流通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结构的优化,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旨在揭示数字经济如何通过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驱动商贸流通业的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演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恩文   王军   朱杰  
数字经济为缓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阐述了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从资源配置理论的视角,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框架下分析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融合效应、资源匹配效应和技术乘数效应纠正传统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从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运用2011—2019年全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数字红利”,且优化产品、资本与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路径;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城市间内生交互与邻近城市“数字红利”外溢实现区域协调;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在地形坡度较小的城市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军  李雨薇  
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助推绿色经济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基于30个省2012—2021年数据实证考察了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推动劳动力资源配置是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的保障性降低农业风险,影响家庭决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改善产业结构,产生资源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绿色生产技术的使用率,进而影响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绿色发展效应。依据上述结论,认为应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水平,实施农业保险与农村就业培训相挂钩的政策,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广度和渗透深度,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和绿色经济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轩  玛依拉·吐尔逊  
传统商品流通市场资源配置模式束缚了流通产业生产力的发展,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双向补偿的商品流通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及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问题;新的商品流通资源配置模式能够提高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弹性和就业总量,并促进商品流通产业结构和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持续提高对劳动力就业的积极影响,还需要加大对流通产业的资本投入与人才培养,并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视角出发进一步优化流通市场资源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华  罗彤  张洋  
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检验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特征显著,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具体表现为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第三,经济强省资本积累速度的自然放缓与经济弱省的技术吸收和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敛的主要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牛欢  严成樑  
本文梳理中国2004-2016年工业经济数据,基于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二元结构,归纳出跨行业的资本错配加剧环境污染的特征事实,构建包含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环境污染的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消费福利三个维度来考察信贷约束和环境税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善信贷约束和适度提高环境税率能够实现"降污染、去错配、增福利"的三重红利,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构建包含内生信贷约束、环境税收和绿色信贷贴息政策的两部门模型,研究结论与基准模型相似。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环境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天山   石福才   武可栋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发展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能促进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融资约束是数字化发展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在小规模企业、非垄断行业和内陆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作用更强;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能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因此,建议加大数字化发展力度,多措并举完善相关配套;充分考虑数字化发展特征,差异化制定实施战略;增强数字化发展关键要素改革,多维发力提高要素匹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如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流向,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成为各国政府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税收政策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