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9)
2023(9943)
2022(7633)
2021(6504)
2020(5176)
2019(11112)
2018(10848)
2017(19883)
2016(9998)
2015(11080)
2014(10738)
2013(10564)
2012(10128)
2011(9479)
2010(9686)
2009(9299)
2008(8827)
2007(8182)
2006(7486)
2005(6893)
作者
(29359)
(24846)
(24504)
(23286)
(15662)
(11531)
(10923)
(9442)
(9250)
(8607)
(8586)
(8039)
(7989)
(7982)
(7468)
(7452)
(7235)
(7074)
(6982)
(6537)
(6316)
(5818)
(5773)
(5739)
(5697)
(5528)
(5223)
(5178)
(4807)
(4793)
学科
(67487)
经济(67415)
管理(36979)
(33275)
(29336)
企业(29336)
方法(17496)
地方(17200)
业经(16264)
中国(15887)
技术(15003)
数学(14819)
数学方法(14703)
地方经济(12574)
技术管理(11653)
(11392)
(11204)
产业(11014)
(10638)
(10626)
(9890)
金融(9887)
信息(9541)
(9463)
总论(9456)
银行(9456)
(9229)
信息产业(8957)
(8642)
农业(7985)
机构
大学(156214)
学院(155532)
(77656)
经济(76361)
管理(60752)
研究(55529)
理学(51647)
理学院(51093)
管理学(50510)
管理学院(50167)
中国(42125)
(34319)
(31417)
科学(29169)
财经(26622)
(26283)
经济学(25482)
中心(24693)
(24174)
(24035)
研究所(23381)
经济学院(22481)
北京(20090)
(20077)
(19654)
师范(19525)
财经大学(19477)
(18958)
(17755)
商学(17503)
基金
项目(99470)
科学(80714)
研究(76864)
基金(72941)
(62235)
国家(61705)
科学基金(54237)
社会(53802)
社会科(51145)
社会科学(51135)
(39068)
基金项目(37676)
教育(33664)
(31674)
自然(30557)
自然科(29892)
自然科学(29886)
自然科学基金(29392)
编号(29297)
资助(27265)
(27078)
成果(24284)
创新(24269)
国家社会(23539)
(23052)
重点(22339)
(21611)
(21155)
课题(20886)
发展(19602)
期刊
(96048)
经济(96048)
研究(53365)
中国(34711)
管理(27249)
(26071)
科学(19342)
学报(18114)
经济研究(16635)
(16543)
(16348)
金融(16348)
教育(15661)
技术(15059)
大学(14887)
财经(14627)
学学(13869)
业经(13404)
(12862)
问题(11461)
技术经济(10912)
农业(10735)
科技(9036)
(8559)
(8420)
世界(8205)
统计(7954)
商业(7690)
(7631)
论坛(7631)
共检索到250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巧  
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创新活跃度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至关重要。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度及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考察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创新活跃度在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有助于提升创新活跃度进而推动共同富裕;此外,数字人才供给在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明霞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动态因子分析法分别测度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并且,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且对邻近城市共同富裕水平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超大城市与中心城市更强。数字新基建能够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为此,应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创优营商环境、缩小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明霞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动态因子分析法分别测度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与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并且,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识别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可以显著提升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且对邻近城市共同富裕水平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超大城市与中心城市更强。数字新基建能够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驱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为此,应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创优营商环境、缩小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加速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杨子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作为根本研究方法,实证探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伴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服务效率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增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以创业活跃度为影响渠道,对共同富裕产生助力作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不仅能对本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可对邻近地区共同富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作用,且该外溢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显著。据此,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杨子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创新要素禀赋、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下,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异质性。创业活跃度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外溢作用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杨子  
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发挥明显助力作用,且该结论可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干扰。在创新要素禀赋、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下,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异质性。创业活跃度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外溢作用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彭伊  孟庆娜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且创业活跃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这些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被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创业活跃度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卿文  达潭枫  杜笑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渠道、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创业活跃度在其中起到渠道作用,同时,这一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创业活跃度可以从富裕度、共同度、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雪   杨洪  
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选择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最为显著;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但可提升本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而且对临近省份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贤波  
将数字经济创新纳入共同富裕分析框架,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地区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数字经济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鉴于此,应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非农就业为渠道,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实现数字经济统筹协调,以期更好释放数字经济创新红利,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贤波  
将数字经济创新纳入共同富裕分析框架,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效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地区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数字经济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鉴于此,应以创新驱动为牵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非农就业为渠道,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因地制宜,实现数字经济统筹协调,以期更好释放数字经济创新红利,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丽娟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数字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理论逻辑,并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普遍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贡献超过东部地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思仪   韩秋红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产物,数字经济创新通过发挥财富积累效应、协同发展效应及普惠共享红利效应,对筑牢共同富裕坚实基石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为中介,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探析数字经济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数字经济创新能分别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低碳技术进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低碳技术进步的联动效应三条路径作用于共同富裕。在不同城市规模层面,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共同富裕的路径存在明显城市规模异质性。其中,特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不显著,大城市的三种中介路径均显著,而中小城市仅有低碳技术进步的中介路径显著,其他两条路径均不显著。对此,提出释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红利、丰富要素供给渠道、提升低碳技术进步水平、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的建议,以期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婧  
选取200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系统GMM、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流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包括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均等、绿色发展平衡在内的子维度均有正向推动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融合发展可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存在创新要素流动的门槛效应。另外,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要素流动二者融合对不同地区精神共同富裕和物质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规律。据此,提出激发数字普惠金融新活力、构筑创新要素流动新格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局面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