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3)
- 2023(12938)
- 2022(10333)
- 2021(8982)
- 2020(7467)
- 2019(16619)
- 2018(16189)
- 2017(30898)
- 2016(16102)
- 2015(17734)
- 2014(17453)
- 2013(17615)
- 2012(16228)
- 2011(14528)
- 2010(14964)
- 2009(14202)
- 2008(14095)
- 2007(13026)
- 2006(11786)
- 2005(10901)
- 学科
- 济(101485)
- 经济(101403)
- 业(82185)
- 企(76628)
- 企业(76628)
- 管理(68530)
- 方法(35796)
- 业经(32869)
- 数学(27499)
- 数学方法(27383)
- 农(25005)
- 财(24975)
- 地方(20579)
- 技术(20531)
- 中国(19988)
- 务(18969)
- 财务(18960)
- 财务管理(18947)
- 农业(18825)
- 企业财务(17969)
- 制(16174)
- 策(15827)
- 划(15653)
- 和(14831)
- 理论(14461)
- 体(14026)
- 技术管理(13816)
- 地方经济(12886)
- 产业(12786)
- 企业经济(12448)
- 机构
- 学院(249477)
- 大学(242456)
- 济(121322)
- 经济(119438)
- 管理(104433)
- 理学(89649)
- 理学院(88860)
- 管理学(88009)
- 管理学院(87527)
- 研究(79192)
- 中国(63583)
- 财(52797)
- 京(49089)
- 科学(43654)
- 财经(41755)
- 农(39264)
- 所(38667)
- 江(38665)
- 经(37784)
- 经济学(37546)
- 中心(35865)
- 研究所(34527)
- 经济学院(33573)
- 业大(33422)
- 农业(30603)
- 北京(30417)
- 财经大学(30380)
- 商学(30252)
- 商学院(29965)
- 州(29903)
- 基金
- 项目(157709)
- 科学(128034)
- 研究(118349)
- 基金(117054)
- 家(99918)
- 国家(98998)
- 科学基金(88158)
- 社会(81156)
- 社会科(77313)
- 社会科学(77294)
- 省(63325)
- 基金项目(61767)
- 自然(53839)
- 自然科(52715)
- 自然科学(52705)
- 自然科学基金(51934)
- 教育(51912)
- 划(50120)
- 资助(45908)
- 编号(45629)
- 创(39581)
- 业(36950)
- 创新(35950)
- 发(35701)
- 成果(35089)
- 部(34684)
- 重点(34572)
- 国家社会(34538)
- 制(31592)
- 人文(31158)
- 期刊
- 济(143921)
- 经济(143921)
- 研究(75865)
- 中国(48168)
- 管理(46825)
- 财(44752)
- 农(36582)
- 科学(31537)
- 学报(29271)
- 技术(25337)
- 农业(25272)
- 大学(23751)
- 业经(23648)
- 经济研究(23564)
- 学学(22779)
- 融(22382)
- 金融(22382)
- 财经(22329)
- 经(19566)
- 技术经济(18379)
- 问题(17882)
- 教育(17392)
- 业(16584)
- 世界(14021)
- 现代(13413)
- 商业(13324)
- 贸(13046)
- 策(12990)
- 统计(12809)
- 经济管理(12656)
共检索到38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朋吾 刘雨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创新作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企业报告中出现的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细分指标的频次衡量数字经济水平,探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变量替换和补充变量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水平,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雨 袁雪 查勇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工具,2013—2014年,我国建立了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近十年以来,此项政策的减排效果已经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值得探究。基于2010—2019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以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该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碳交易市场特征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在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碳交易政策效果在非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高的企业中更强,并且碳市场的交易规模、流动性、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对碳交易政策效果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碳配额价格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德龙 石满珍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交易费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有利于营造公平环境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有利于激励产业技术创新和加速技术扩散,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2011—2020年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等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其作用会因所有制、所属产业、所处城市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数字经济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应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带动技术进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提升数字化普惠水平,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杜江
文章从绿色创新视角切入,以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城市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对国有性质和中小城市的重污染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绿色创新是数字经济驱动重污染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传导机制,但仅绿色发明专利申请量有中介效应,增加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不是数字经济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绿色创新的门槛约束,随着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数字经济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分别表现出效应增强和效应减弱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玮 金雪 田舒涵
本文选取我国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价值链协同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经济较落后、小规模以及中西部城市中,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冀助力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金环
当前,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创新水平和促进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伟 郭童 耿晔强
将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并利用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为我国政府制定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灿灿
文章基于不同价值链视角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据此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的赋能效应。不同价值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业务链和服务链数字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管理链数字经济的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在各分位点处的效应不同,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能产生更高的边际贡献。基于影响机理的研究发现,业务链数字经济能促进企业业务多元化,服务链数字经济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价值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超平 胡猛
采用Wind数据库互联网线上销售和上市企业数据,以企业创新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线上销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是新时期制造业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动力,且该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进一步使用门槛回归模型证明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呈现出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3)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4)中介效应机制检验证明互联网线上销售可以通过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张娅楠
探索式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源头,对于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至关重要。利用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且呈正"U"型,即当研发资源的投入处于低水平时,探索式创新对主营业务资源的占用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及成果的显现,探索式创新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异质性会对企业的创新动机与内部资源配置造成影响。按照产权性质分组,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按照行业性质分组,相对于非研发企业,研发企业的探索式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U"型关系更加明显。(3)税收优惠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禀赋和创新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缓解探索式创新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克甝 徐宗文
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