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8)
2023(13406)
2022(10761)
2021(9481)
2020(7314)
2019(16328)
2018(15824)
2017(29804)
2016(15882)
2015(17256)
2014(17633)
2013(17720)
2012(17260)
2011(16109)
2010(16570)
2009(15454)
2008(14977)
2007(13731)
2006(12602)
2005(11521)
作者
(48967)
(41288)
(40615)
(38999)
(26111)
(19619)
(18434)
(15805)
(15559)
(14850)
(14259)
(13554)
(13396)
(13225)
(12810)
(12521)
(11921)
(11771)
(11747)
(11604)
(10618)
(10111)
(9904)
(9551)
(9349)
(9242)
(9115)
(8905)
(8525)
(8160)
学科
(97202)
经济(97127)
(43878)
管理(40482)
(32359)
(29543)
企业(29543)
地方(28815)
方法(26987)
中国(26950)
业经(24767)
数学(23251)
数学方法(23100)
农业(21905)
地方经济(17163)
(17019)
产业(16438)
(15882)
(15609)
(15075)
(14819)
金融(14819)
(14390)
银行(14375)
(14061)
(12531)
贸易(12519)
环境(12237)
(11986)
技术(11640)
机构
学院(244465)
大学(240867)
(114133)
经济(111879)
研究(93638)
管理(88141)
理学(74393)
理学院(73472)
管理学(72451)
管理学院(71956)
中国(70424)
科学(53813)
(51451)
(49564)
(47502)
(45072)
研究所(42657)
中心(41664)
(38719)
财经(38452)
经济学(36635)
(34696)
业大(34355)
(33894)
农业(33821)
师范(33581)
(33172)
北京(32973)
经济学院(32634)
(31179)
基金
项目(156006)
科学(123511)
研究(117198)
基金(112127)
(97271)
国家(96394)
科学基金(82013)
社会(78560)
社会科(74530)
社会科学(74516)
(62362)
基金项目(58383)
教育(50956)
(50877)
自然(48029)
自然科(46875)
自然科学(46865)
编号(46563)
自然科学基金(46037)
资助(44513)
(41162)
成果(38506)
重点(35399)
发展(33971)
(33831)
国家社会(33558)
课题(33433)
(33414)
(32190)
(30802)
期刊
(144164)
经济(144164)
研究(80306)
中国(56097)
(47767)
学报(36486)
(35956)
科学(35203)
管理(33590)
农业(31713)
大学(28415)
(28099)
金融(28099)
学学(26896)
教育(25216)
业经(25130)
经济研究(23367)
技术(21172)
财经(20042)
问题(18593)
(17620)
(14464)
技术经济(13815)
世界(13482)
(12775)
经济问题(12489)
商业(12335)
统计(11917)
(11569)
农业经济(11311)
共检索到393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群芳   闵佳迪   郭沛瑶  
[目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分析如何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使用中国30个省份(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2013—2019年数据,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的角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抵抗力、恢复力、再造力3个维度衡量乡村产业韧性,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分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然成立;产业韧性在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通过增强乡村产业韧性,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方面,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份比较显著,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份不显著,在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省份不显著,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省份比较显著;非线性分析方面,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门槛特征,只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才会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结论]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增强产业韧性,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乡村产业主体使用无人机、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数字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乡村产业韧性;加强乡村数字知识宣传和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高校、科研机构与乡镇企业合作,在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教育;推动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乡镇企业与数字技术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的广泛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覃朝晖  田杰鑫  何宇  
数字经济加速了现代产业要素与乡村传统产业的融合,如何利用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性;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错配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本要素错配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西部省份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要素配置水平,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英华   于沛太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高佳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了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中国宏观经济、不同产业和微观企业产生重大冲击,而且也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中国经济及其高质量转型升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疫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经济韧性和企业发展的挑战。特别地,本文还诠释了经济韧性的内涵及其持续演进过程,解析了国民经济韧性体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了影响经济韧性水平的各个关键因素,识别了提升经济韧性过程中需要特别权衡的几个重要关系,并围绕全力推进中国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消费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以及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动荡的市场环境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敏  魏海湘  黄海玉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旅游经济韧性是旅游产业应对外部干扰、抵御冲击后调整自身发展路径的能力,包括冲击下的抵御力、恢复力、重构力和创造力等内容,与旅游脆弱性、路径依赖、复苏、协同演化等概念联系紧密~((2))。本文在分析疫情与旅游经济韧性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韧性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提升旅游经济韧性,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鲁晨曦  
本文剖析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收集2009—2020年30个省份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模型测度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及其通过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SPSS软件对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从空间上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区域聚类特征显著,它可分为4个板块:区域龙头型、东、中、西部主导型。板块中各省市的韧性结构特征呈现异质性。(2)从时间上看,东部的龙头型省份一直领先,中部、西南西北的智力密集省份进步明显。龙头型、智力密集型省市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相关。(3)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自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递增;创新成果转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双门槛影响且边际效应波浪式递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城   张树山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省份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效果、作用机制、异质性表现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弱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效应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丰付  胡承晨  魏亚飞  
数字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探讨数字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上,通过构成要素将数字产业纳入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因素中,构建“一个要素两条渠道”的分析框架,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揭示了数字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内在机理和逻辑联系。实证研究结论显示:(1)数字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促进效应,即数字产业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应对冲击的能力越强;(2)数字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会因城市区位和政府引导的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城市数字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更大;(3)数字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劳动力结构优化两条渠道进行响应。本文识别出数字产业发展驱动城市经济韧性的塑造,有助于厘清数字产业发展的实际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燕  赵楷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数字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新业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经济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破除旧有观念束缚,城乡数字鸿沟和生产流通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同时注重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的建设与动态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娅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建设强大的数字中国而努力。基于新型智能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有效融合,有序开展乡村数字经济活动,能够赋予乡村高质量发展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逐渐延伸到乡村农业发展领域,逐渐赋能农产品生产和发展的各个流程,指引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经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改造城市面貌,更能助力“三农”提质增效。如今我国已经在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上下功夫,致力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探索数字经济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入手,提出实践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转移在数字乡村发展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和政府支持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条件背景下存在差异。为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数字要素赋能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建立系统有效的政府支持机制,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广实  
农村电商发展能够打破地域和渠道限制,这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提升乡村经济韧性中尤为重要,但鲜有学者探讨农村电商提升发展韧性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农村电商发展影响经济韧性的作用路径,然后以2009-2021年的省际面板为基础,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量化农村电商发展对乡村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商通过改善地区消费结构能够达到提升乡村经济韧性的效果。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的中介效应显著有效,约为34.45%。此外,文章还揭示了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电商影响乡村经济韧性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伏开宝  丁正率  郭玉华  
海洋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我国沿海省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海洋劳动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海洋经济数字基础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北明   邱雪梅  
旅游产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究二者关系对于地区旅游产业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以西部民族地区7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对2012—2022年旅游产业韧性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以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二者关系。结果表明:7省区旅游产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西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耦合协调状态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下降与回升,且在研究末期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韧性受阻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滞后;旅游产业韧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各级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都大于0.35,处于较好关联状态,其互动关系较为明显。论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对旅游产业韧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共进治理格局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北明   邱雪梅  
旅游产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究二者关系对于地区旅游产业快速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以西部民族地区7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对2012—2022年旅游产业韧性和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以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究二者关系。结果表明:7省区旅游产业韧性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呈现“西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耦合协调状态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下降与回升,且在研究末期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韧性受阻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滞后;旅游产业韧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各级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都大于0.35,处于较好关联状态,其互动关系较为明显。论文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对旅游产业韧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共进治理格局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