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7)
- 2023(18144)
- 2022(15045)
- 2021(13574)
- 2020(11424)
- 2019(26286)
- 2018(25807)
- 2017(49961)
- 2016(26673)
- 2015(29863)
- 2014(29900)
- 2013(29720)
- 2012(28148)
- 2011(25623)
- 2010(25774)
- 2009(23918)
- 2008(23532)
- 2007(20972)
- 2006(18440)
- 2005(16868)
- 学科
- 济(138343)
- 经济(138227)
- 管理(75518)
- 业(73047)
- 企(58456)
- 企业(58456)
- 方法(54466)
- 数学(48239)
- 数学方法(47748)
- 中国(36263)
- 地方(33027)
- 农(33005)
- 业经(29398)
- 财(29070)
- 学(25197)
- 农业(22419)
- 贸(21844)
- 贸易(21833)
- 制(21815)
- 易(21023)
- 融(19081)
- 金融(19078)
- 银(18698)
- 银行(18661)
- 环境(18575)
- 地方经济(18476)
- 产业(18206)
- 务(18134)
- 财务(18077)
- 财务管理(18029)
- 机构
- 学院(390767)
- 大学(389814)
- 济(172281)
- 经济(168831)
- 管理(150279)
- 研究(136614)
- 理学(128900)
- 理学院(127407)
- 管理学(125364)
- 管理学院(124607)
- 中国(102874)
- 京(83064)
- 科学(81357)
- 财(76249)
- 所(68656)
- 农(62937)
- 中心(62632)
- 江(62268)
- 研究所(62023)
- 财经(60764)
- 业大(55378)
- 经(54999)
- 经济学(53839)
- 北京(52134)
- 范(51373)
- 师范(50818)
- 院(49584)
- 农业(49092)
- 经济学院(48325)
- 州(47512)
- 基金
- 项目(258124)
- 科学(204502)
- 基金(188014)
- 研究(187982)
- 家(163179)
- 国家(161859)
- 科学基金(139855)
- 社会(121701)
- 社会科(115659)
- 社会科学(115630)
- 省(101330)
- 基金项目(99007)
- 自然(89275)
- 自然科(87231)
- 自然科学(87210)
- 教育(85835)
- 自然科学基金(85655)
- 划(84537)
- 资助(77571)
- 编号(75328)
- 成果(60427)
- 发(60073)
- 重点(58577)
- 部(57248)
- 创(53167)
- 课题(52321)
- 国家社会(50820)
- 创新(49856)
- 教育部(49249)
- 科研(49126)
- 期刊
- 济(194865)
- 经济(194865)
- 研究(117597)
- 中国(76769)
- 财(59196)
- 学报(57028)
- 农(56304)
- 管理(55613)
- 科学(54000)
- 大学(43498)
- 学学(41049)
- 农业(38200)
- 教育(37605)
- 融(37582)
- 金融(37582)
- 技术(36077)
- 经济研究(31979)
- 业经(31138)
- 财经(30864)
- 经(26642)
- 问题(26627)
- 技术经济(21345)
- 统计(20868)
- 业(20491)
- 贸(19973)
- 策(18792)
- 商业(18741)
- 图书(18282)
- 世界(18115)
- 现代(17704)
共检索到59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菡 吕本富 徐晓辰
研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着重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经济释放城市经济高质量红利的重要中介因素和门槛因素。数字经济红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红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红利最大,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鲁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创造高速增长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流通业对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构建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前者每上升一个单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提升13.3%。分区域来看,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本文提出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升级要素发展,加大人力及创新投入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宗顺 郑军 汪发元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关,但不显著;产业结构和金融规模彼此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菲 胡强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物流智慧化转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智慧化转型有效提高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效率,促进了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智慧化转型主要依靠提升物流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机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阳 郭世乐 冯银虎
推进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协调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测算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杜宾模型,剖析二者协调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各省份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协调程度稳步上升,但流域内具有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固化”特征,并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特征呈“波浪式”演进,地区差异未缓和;数字金融、成本压力、人口密度、绿色治理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二者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魁 李成标 张晨
文章基于2004—2021年长江经济带十个规模以上主要沿江港口及其腹地城市相关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探究内河港口物流、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经济增长、内河港口物流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经济惯性;内河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长期来看,城市经济增长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能长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内河港口物流深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应继续推动港口物流集约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优化港口物流结构,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港产城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慧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来看,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地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表现出规律性的区域异质性,促进作用强度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介效应来看,在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5.17%,即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文章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0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周边城市存在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财政分权度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负向中介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均为正,但下游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涵 林晓冰 许思琪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方法]文章基于福建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趋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有所减弱。[结论]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要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充分发掘其中介作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农业产业链效益,引领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 张羽瑶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2007—2016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区域一体化战略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阈值模型考察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一体化环境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二,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特征。在低集聚度和高集聚度地区,一体化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中集聚度地区却呈现相反的效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来军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全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本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抉择。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力,发挥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共抓大保护的协同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蒋坷 段东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理论,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性。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知识增长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省份之间以及省份内部自身的差异性,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柠瑞 闫强明 郝超鹏 曲扶摇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代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辐射面积广阔,而各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乃至交通基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首先明确各区域自身禀赋,依托中心城市的构建,以点带面,打造各区域创新引领的产业分工梯度。同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全面覆盖、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形成,实现资源在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效利用,形成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仁发 杨超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万古奔腾的长江,用博大的胸怀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能撑起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又能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质量发展下对外贸易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检验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TOPSIS模型的分析
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例证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的实证
长江经济带数字新基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效应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工业布局优化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基于区域间产业转移视角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