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5)
2023(9633)
2022(7365)
2021(5959)
2020(4535)
2019(9932)
2018(9393)
2017(17862)
2016(9247)
2015(10175)
2014(10260)
2013(10271)
2012(9915)
2011(9229)
2010(9517)
2009(8791)
2008(8346)
2007(7536)
2006(7088)
2005(6451)
作者
(28473)
(23872)
(23684)
(22832)
(15162)
(11059)
(10739)
(9173)
(8971)
(8336)
(8276)
(7651)
(7550)
(7446)
(7427)
(7157)
(7058)
(6888)
(6738)
(6416)
(5956)
(5690)
(5589)
(5482)
(5418)
(5375)
(4952)
(4818)
(4708)
(4572)
学科
(74924)
经济(74888)
管理(30405)
(23540)
地方(21766)
方法(19055)
(18653)
企业(18653)
中国(18042)
业经(16837)
数学(16509)
数学方法(16453)
产业(15484)
地方经济(14766)
环境(13940)
(11795)
(10916)
信息(9932)
总论(9764)
(9320)
信息产业(9285)
(8730)
(8672)
农业(8403)
经济学(8122)
(7625)
(7592)
金融(7591)
(7580)
资源(7421)
机构
学院(150885)
大学(149053)
(79241)
经济(77819)
管理(57340)
研究(55864)
理学(49025)
理学院(48462)
管理学(47986)
管理学院(47684)
中国(39977)
(31345)
(30898)
科学(30282)
经济学(26543)
(26502)
财经(24953)
中心(24195)
研究所(23803)
经济学院(23663)
(22646)
(22444)
(20623)
北京(19697)
(19499)
师范(19389)
(18169)
财经大学(18143)
(17523)
业大(17318)
基金
项目(99096)
科学(80083)
研究(74789)
基金(72678)
(61912)
国家(61479)
科学基金(54119)
社会(53366)
社会科(51070)
社会科学(51057)
(38742)
基金项目(38201)
(31086)
教育(30952)
自然(30700)
自然科(29920)
自然科学(29916)
自然科学基金(29334)
编号(28424)
资助(27867)
(25218)
国家社会(23648)
重点(22183)
发展(21796)
成果(21789)
(21481)
(21047)
(20426)
课题(19841)
创新(19221)
期刊
(95759)
经济(95759)
研究(50668)
中国(27772)
(22512)
管理(22208)
科学(17871)
经济研究(16960)
学报(16489)
(15479)
问题(13858)
业经(13850)
技术(13457)
财经(13416)
大学(13265)
学学(12652)
(12007)
(11411)
金融(11411)
农业(10642)
技术经济(9937)
教育(9467)
统计(8606)
(8459)
商业(8205)
现代(8114)
世界(8056)
(7955)
经济问题(7775)
经济管理(7382)
共检索到232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耀武  胡智慧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显著地抑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呈现“绿色效应”;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直接效应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也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这一间接效应来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对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群和非城市群城市进行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的总影响效应优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通过产业升级发挥的间接效应更为显著。经过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耀武  胡智慧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18年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显著地抑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呈现"绿色效应";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直接效应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也可以通过促进产业升级这一间接效应来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对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群和非城市群城市进行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的总影响效应优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通过产业升级发挥的间接效应更为显著。经过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美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发展方向依然是可持续发展,不断调整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特别是一些重工业城市,必须要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形成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在一个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文章从分析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基于区域地方年鉴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由此根据二者的关系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提出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玉博  汪恒  
关于开放条件下FDI环境效应的研究,关系到中国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基于CopelanD-Taylor模型,将环境规制内生化于模型之中,分解并考察了FDI对本地环境质量的异质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1)FDI对本地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收入效应;(2)FDI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效应和收入效应为正,而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负,且理论上存在FDI改善环境质量的门槛值。进一步地,文章选取二氧化硫浓度而非以往文献常用的污染物排放量表征城市环境质量,在地级市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现阶段FDI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收入效应总体上改善了中国的环境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宪  虞孝感  林丽  
二十多年来,随着南京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城市环境质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长江南京段、玄武湖、内秦淮河等三处地表水质的变化能充分反映南京市地表水质量的演变,其水质总体演变趋势良好,但也有波动,个别年份污染偏重;空气质量虽然越来越好,但空间差异明显,各类污染物污染程度逐步减弱,但污染物负荷系数差距甚大;环境噪声污染得到改善,但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构成比例持续上升。调整工业结构,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改造,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率,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控制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应是进一步改善南京环境质量的主要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保平  韩贵锋  余丽娟  谌斌  
本文探讨了基于Mapinfo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思路,在明确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各个省区地级以上城市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评价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Mapin-fo的应用可以有效支持这一评价过程,它能够将数值计算与图形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评价工作更加简洁、直观、高效和易于操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仲远  
城市环境质量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质量组成,是指城市居民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环境质量。而城市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则是描述和评价城市环境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因此,一个科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对环境科学与管理将具有重要的实际与理论意义。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一)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文章基于中国12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综合指数模型与DEA-Malmquist模型,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空间异质性与类型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倒逼技术创新的效应已显现,技术进步、人均实际生产总值、政府财政自主度、金融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对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贸易依存度和外资投入水平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滞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全国、行政等级和规模层面考察了城市环境质量及其类型对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一般地级市或中小城市的环境质量对人口迁移有促进作用;从环境质量类型来看,高等级城市或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会促进人口向城市流动,但会限制人口向城市迁移;大城市环境治理对人口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人口迁移具有限制作用,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对人口迁移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绿化对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亚斌  李英杰  金培振  
本文以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尝试将经济增长背后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结合空间Durbin模型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要素市场的扭曲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且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化率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提升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城市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和政府环境治理度等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够明显。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陈晴  
本文以2001—2016年中国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数据和应用中心公布的卫星监测PM2.5浓度数据,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的基础上将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同时纳入计量回归模型中,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呈现非线性的特征,并进一步从区域归属和行政等级视角探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是否具有异质性,以此综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从支持“污染天堂”假说向支持“污染光环”假说转换;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明栋  周昊  王奇  
基于2003—2018年我国284个设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人均GDP突破5.82万元(人民币2000年不变价)的阈值后,生态环境质量可以显著提升经济效率。东部地区和具有优质旅游资源的城市群组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分别低于全国整体门槛值的15.9%和30.8%,说明周边经济条件良好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势更易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在继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过程中,应注重各地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差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重点培育有条件的地区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琦  肖素萍  李梦欣  
数字经济作为新技术革命引致的新经济形态,能够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中介视角,以2011-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变量替换、分阶段回归以及引入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经济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效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呈现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的不平衡空间结构特征。(3)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生态效率提升的中介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作用于中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彤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使用2000~2007年陕西省10个地区面板数据,考察陕西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陕西省经济不断增长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增量较少,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在快速上升,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开始下降;同时,全省支柱产业大多数为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增长缓慢。因此,陕西省具有高污染特征的产业结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调整是陕西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