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5)
2023(16638)
2022(13365)
2021(12134)
2020(9893)
2019(22089)
2018(21962)
2017(41956)
2016(22002)
2015(25158)
2014(25127)
2013(25038)
2012(22994)
2011(20881)
2010(21232)
2009(20204)
2008(19942)
2007(18089)
2006(16655)
2005(15413)
作者
(62972)
(53009)
(52536)
(49934)
(33387)
(24952)
(23700)
(20454)
(20024)
(18960)
(18215)
(17423)
(17087)
(16818)
(16302)
(16050)
(15532)
(15155)
(15154)
(14759)
(13332)
(12888)
(12716)
(12202)
(11985)
(11803)
(11551)
(11535)
(10545)
(10429)
学科
(125121)
经济(124989)
(91654)
(73073)
企业(73073)
管理(70982)
(51161)
方法(41949)
业经(38728)
农业(34085)
中国(33099)
数学(33003)
数学方法(32869)
(28503)
地方(28043)
(21825)
技术(20238)
(19857)
贸易(19841)
(19271)
(18342)
(18198)
财务(18167)
财务管理(18145)
产业(17933)
(17535)
(17423)
(17385)
企业财务(17110)
理论(16935)
机构
学院(335358)
大学(326335)
(161376)
经济(158774)
管理(131940)
研究(114233)
理学(112485)
理学院(111418)
管理学(110200)
管理学院(109568)
中国(91954)
(69415)
(67681)
科学(61860)
(60690)
(55814)
财经(54715)
(51865)
中心(51771)
经济学(50711)
研究所(49902)
(49602)
业大(46221)
农业(45769)
经济学院(45615)
北京(42815)
(40373)
(40333)
师范(40090)
财经大学(39657)
基金
项目(211086)
科学(169361)
研究(162783)
基金(154924)
(131794)
国家(130532)
科学基金(114012)
社会(110706)
社会科(104864)
社会科学(104836)
(82892)
基金项目(81594)
教育(71044)
自然(66634)
(66562)
编号(65849)
自然科(65126)
自然科学(65113)
自然科学基金(64034)
资助(61113)
成果(52262)
(49735)
(47666)
国家社会(47223)
重点(46660)
(46538)
课题(44445)
创新(42831)
(42732)
(42387)
期刊
(197257)
经济(197257)
研究(104264)
中国(69155)
(63983)
(54375)
管理(52836)
科学(44814)
农业(43388)
学报(42067)
业经(36207)
(35317)
金融(35317)
大学(34627)
学学(32920)
技术(31715)
经济研究(31144)
财经(28699)
教育(27977)
问题(26132)
(25162)
(22861)
世界(21190)
技术经济(20909)
(19541)
经济问题(17412)
商业(17145)
国际(17021)
现代(16955)
农村(16249)
共检索到522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然选择和必然之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叠加长期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已有近1/4的区域率先进入超老龄社会,其共同面临劳动力与人才老化、乡村发展能力弱化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的现实挑战。为应对挑战,超老龄农村依靠尚存的人口机会窗口与内生的资源禀赋维系发展。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外部资源输入的方式支持乡村发展,以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弥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然而,内生资源形塑的区域差异与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匹配“错位”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本研究从保障基本、深入发展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契合超老龄农村不同的发展基础,探索适合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生产制度、生产关系以及生产技术的变革,大力扶贫、减贫,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总结和反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李子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应然选择和必然之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叠加长期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已有近1/4的区域率先进入超老龄社会,其共同面临劳动力与人才老化、乡村发展能力弱化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的现实挑战。为应对挑战,超老龄农村依靠尚存的人口机会窗口与内生的资源禀赋维系发展。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外部资源输入的方式支持乡村发展,以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弥合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差距。然而,内生资源形塑的区域差异与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整齐划一”的发展模式导致的匹配“错位”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并最终达成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本研究从保障基本、深入发展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契合超老龄农村不同的发展基础,探索适合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健  
伴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逐渐成为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既能显著提升本省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又能对相邻省份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替换解释变量测度方法、剔除直辖市后仍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间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小林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冬梅  
新时代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不均衡,资源不足和绿色低碳要求,农业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等都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农村党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保护体系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辽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剑朝   胡杰   王宗林  
作为一个富有学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学术论坛,“金融赋能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7日至9日在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研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150余位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汇聚于此,围绕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与农户发展、增强农业发展韧性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和交流了金融如何赋能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金融赋能是实现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政策工具,未来应持续推进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韧性,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金融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顺武  董鹏斌  
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着数字产业升级困难、数字专业人才匮乏、数字乡村建设缓慢、数字监管激励欠缺以及数字治理规范性不足等现实困境。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现实要求,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择要如下:一是建构数字产业发展制度以奠定乡村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二是夯实数字人才制度以保障乡村人才振兴的人力资源;三是健全数字文化制度以涵养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文力量;四是创新数字监管以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的监管能力;五是完善数字治理以优化乡村组织振兴的治理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异常复杂,须以体系化的思维进行擘画以遂行纲举目张的路径抉择图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