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6)
- 2023(17808)
- 2022(14644)
- 2021(13221)
- 2020(11269)
- 2019(25356)
- 2018(24879)
- 2017(47264)
- 2016(25892)
- 2015(29040)
- 2014(28629)
- 2013(28039)
- 2012(25789)
- 2011(23208)
- 2010(23136)
- 2009(21324)
- 2008(21049)
- 2007(18979)
- 2006(16353)
- 2005(14022)
- 学科
- 济(109792)
- 经济(109674)
- 业(77406)
- 管理(70401)
- 企(55548)
- 企业(55548)
- 方法(51522)
- 农(48816)
- 数学(46474)
- 数学方法(45934)
- 农业(32184)
- 业经(29063)
- 财(27765)
- 中国(26548)
- 学(20985)
- 贸(20848)
- 贸易(20845)
- 易(20327)
- 制(19476)
- 地方(19390)
- 务(17238)
- 财务(17195)
- 财务管理(17152)
- 技术(16765)
- 企业财务(16311)
- 理论(15832)
- 银(15762)
- 银行(15687)
- 融(15303)
- 金融(15298)
- 机构
- 学院(372659)
- 大学(370366)
- 济(150744)
- 经济(147868)
- 管理(144128)
- 理学(126313)
- 理学院(124981)
- 管理学(122682)
- 管理学院(122020)
- 研究(121200)
- 中国(90722)
- 农(83826)
- 科学(77395)
- 京(75613)
- 财(66285)
- 农业(65637)
- 业大(64901)
- 所(61383)
- 中心(58424)
- 研究所(56345)
- 江(54725)
- 财经(54137)
- 经(49568)
- 范(46596)
- 经济学(46200)
- 北京(45965)
- 师范(45963)
- 州(43283)
- 院(42601)
- 经济学院(42203)
- 基金
- 项目(261260)
- 科学(204920)
- 基金(190283)
- 研究(184972)
- 家(168823)
- 国家(167164)
- 科学基金(142785)
- 社会(118140)
- 社会科(111933)
- 社会科学(111898)
- 省(103854)
- 基金项目(100988)
- 自然(94061)
- 自然科(91950)
- 自然科学(91919)
- 自然科学基金(90284)
- 划(86781)
- 教育(85283)
- 资助(76885)
- 编号(74645)
- 成果(59127)
- 重点(58855)
- 部(57286)
- 发(55779)
- 创(54992)
- 创新(51421)
- 科研(51058)
- 课题(50382)
- 国家社会(49717)
- 计划(49044)
- 期刊
- 济(157827)
- 经济(157827)
- 研究(97054)
- 农(82217)
- 中国(67834)
- 学报(66895)
- 科学(57788)
- 农业(55626)
- 财(50819)
- 大学(50234)
- 学学(47812)
- 管理(46989)
- 教育(35246)
- 融(32827)
- 金融(32827)
- 业经(31718)
- 技术(31553)
- 业(28064)
- 财经(26108)
- 经济研究(24227)
- 经(22319)
- 问题(22267)
- 版(20797)
- 统计(18493)
- 业大(18172)
- 技术经济(17909)
- 科技(17833)
- 图书(17749)
- 世界(17362)
- 策(17135)
共检索到52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明龙 杨柠泽 周静 刘博
农民工举家迁移不仅是我国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而且还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采用OLS模型分析了数字素养对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民工举家迁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提升数字素养能够促进农民工举家迁移;与其他农民工相比,数字素养对高学历、已婚的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影响更大。为此,政府应全面培育农民工数字素养,激活举家迁移主体的内生动力;完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农民工数字素养标准;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县域城市融合发展。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民工 举家迁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乾
利用五城市1076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迁移城市意愿总体上不强烈,农民工的年龄、就业状态、月收入、农村土地、住房情况、养老保障状况及社会融合对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社会资本对迁移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强
近年来,农民工以家庭形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逐渐增加,经典的迁移理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现象给出了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传统模型更多关注个体,而缺少对家庭进行整体性分析。本文以农民工举家迁移的决策机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多期动态模型,模型以生活成本为核心,分析了对城市生活成本信息的积累与修正,以及城市社会网络规模的变化对举家迁移的影响。模型表明农民工家庭中最初迁移者对城市信息的积累和家庭社会网络的扩大能够降低迁移成本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并促进举家迁移的发生。随后本文使用一项在北京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是否举家迁移的Probit模型表明家庭结构、自经营的协同效应和务工的机会成本等影响迁移成...
关键词:
农民工 举家迁移 生活成本 多期动态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忠斌 黄露露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2002、2007、2008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的农民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Probit回归分析考察了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对举家迁移决策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自购房和独立租赁住房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建筑工地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最有可能实现举家迁移;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农民工难以实现举家迁移。考虑到城市房价的飙涨,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成为城市市民的主
关键词:
外出农民工 居住方式 举家迁移 城市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一南
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讨农民工自雇就业对其实现举家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雇农民工比受雇农民工更倾向于举家迁移,这一现象在女性、新生代、未受过高等教育、跨省迁移和高收入的农民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工具变量控制潜在内生性、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同时,自雇就业也有利于农民工选择其他家庭化迁移程度较高的迁移模式,自雇就业对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化迁移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工自雇就业促进举家迁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独立居住和农村土地转出的家庭空间资源再配置机制实现,而配偶不工作和老人随迁等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论表明,通过积极扶持自雇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举家迁移,为自雇就业农民工提供城市居住、农地转出等方面的便利有助于这一机制的实现,而城市则应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雇就业农民工特点的公共服务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九杰 孟凡友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家庭决策模式等影响农民工的持久性迁移决策。本文选择教育水平(表征人力资本 )、迁移距离和进城时间 (反映社会资本 )、迁入 -迁出地收入差距 (影响家庭内部劳动力区域配置 ) 4个变量 ,利用深圳市农民工持久迁移意愿调查资料、描述统计及判别分析技术 ,探讨了农民工自身因素与迁移行为的关系。基本结论是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较短的进城时间、较低的收入、较低地位的职业及工种、较差的居住社区环境 ,导致农民工的非持久性迁移取向 ;迁移距离并不是持久性迁移的主要障碍 ,迁移距离越远的农民工表现出的持久迁移意愿越强 ;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民工久留与否的首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管煜茹 董晓林
家庭时间配置对举家迁移农民工自身发展、城市融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透过家庭研究视角,利用结构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结构—行动”互构层面探索农民工时间配置的决策逻辑。基于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时间配置的优化因为家庭结构的制约而受到外部阻力,又因为夫妻间的分配与磨合而产生内部矛盾。进一步选取结构、经济和文化三重角度归纳出了困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回不去”的农村、随迁子女人力资本投资和城市的学习效应,从政策完善和家庭应对两个方面挖掘出了可能的突围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本文基于在杭州务工的543名农民工1995~2008年的追述式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态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近14年中,杭州外来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发生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夫妻携子女迁移的情形日益增多,人口迁移间距越来越短,入迁居住方式更加城市化。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对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行为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阳 黄毅祥 许秀川
新型城镇化具有创造潜在内需的持续动力.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点为农民工市民化。本研究以重庆市9个主城区868个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在分析当前农民工结构、素质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基础上.从转户意愿、放弃宅基地意愿、在务工地定居意愿3个维度对农民工“候鸟式”迁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新老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承包地的种植方式、城乡差距、城市打工过程中的居住条件、工作压力等7个因素对其在城乡之间循环流动有重要影响。而宅基地作为农民工最后退路的保障.或因对宅基地的未来收益看涨.大多农民工不愿意放弃宅基地。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转户 宅基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丹 任洁
基于四川省内300多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各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比老一代具有更强的进城意愿与流动性;其人力资本存量总体上有较大提升,并对其迁移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务农收入和家庭供养负担也对其迁移有显著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育正确的择业观,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结构,改革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及健全劳动者社会保护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 生存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健 张东辉
文章基于我国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O-B分解结果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及宏观环境政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发现,个体特征对于城镇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影响最大,其中工资收入是决定性因素。家庭特征和地理因素对不同的迁移模式影响不同。外部宏观环境及政策对于城镇农民工的迁移模式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迁移模式 影响因素 O-B分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许洁
本文基于上海市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工流动性转移和永久性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发现:农村因素不是影响农民迁移的核心因素,其核心影响因素在输入地(即城镇)。因此,侧重于从城镇吸引力角度制定有利于农民工永久性迁移的政策,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应该是政策制定的根本落脚点。本文对于研究农村劳动力从流动性转移到永久性迁移的本质性转变,以及城镇化道路的推进路径和模式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曲恒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1/5样本,对农村迁移家庭进行了识别,发现举家迁移家庭、非举家迁移家庭、非迁移家庭分别占农村核心家庭的4.82%、5.03%和90.15%。然后,本文使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对举家迁移、非举家迁移和非迁移三种情形的选择行为。混合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城纠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就业率差距缩小能够提高农村居民举家迁移的可能性,但城乡收入差距对举家迁移的影响幅度在不同农村家庭之间有着一定的变异性,而就业率差距的影响幅度则不存在变异性;人口年龄结构与父母亲特征对举家迁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鉴于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家庭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推...
关键词:
迁移 农村家庭 混合Logit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恒周 殷红春 石淑芹
在2011年天津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推拉理论重新梳理影响农民工城乡迁移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推拉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析出和显化在不同代际农民工城乡迁移和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宅基地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教育程度、供养系数和对农村基础设施满意程度。在拉力因素方面,对第一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有无专业培训经历或证书、是否签订劳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文
本文针对目前农民工家庭成员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交互影响的现象,基于山东省农民工家庭调研数据,立足研究家庭成员间有序迁移的时间间隔,实现农民工家庭有序迁移与代际迁移现象的分割研究,并探索影响有序迁移和代际迁移动态演进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工家庭首个农民工迁移表现出与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宏观趋势和代际特征密切相关的三阶段特征;首个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不仅影响到自身迁移,还决定后续成员迁移的实现;农民工家庭处于生命周期前、中、后期时,家庭成员结构、年龄结构和支出结构均对迁移产生不同影响,也反映出第一、二代农民工家庭和农民工家庭内第一、二代成员迁移对成员有序迁移直至举家迁移所产生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决策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
“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
农民工家属选择性迁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的静态分析——基于成本—收入的数理模型与实证检验
农民工的迁移与健康——基于迁移地点的Panel证据
农民工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的关系研究——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
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性别差异视角下女农民工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