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2683)
- 2022(9806)
- 2021(8487)
- 2020(6415)
- 2019(14071)
- 2018(13197)
- 2017(23958)
- 2016(13703)
- 2015(14823)
- 2014(14346)
- 2013(13859)
- 2012(12588)
- 2011(11373)
- 2010(11401)
- 2009(10275)
- 2008(9955)
- 2007(9161)
- 2006(8128)
- 2005(6879)
- 学科
- 济(58304)
- 经济(58250)
- 农(48981)
- 业(43829)
- 农业(32648)
- 管理(31617)
- 业经(23032)
- 企(21934)
- 企业(21934)
- 方法(19483)
- 数学(17811)
- 中国(17737)
- 数学方法(17678)
- 农业经济(12361)
- 地方(11645)
- 财(11630)
- 发(11439)
- 贸(11267)
- 贸易(11260)
- 易(11042)
- 产业(10609)
- 制(10480)
- 学(9989)
- 劳(9803)
- 劳动(9785)
- 发展(9487)
- 村(9397)
- 展(9388)
- 农村(9380)
- 信息(9375)
- 机构
- 学院(198046)
- 大学(191049)
- 济(80964)
- 经济(79533)
- 管理(73198)
- 研究(67120)
- 理学(64915)
- 理学院(64231)
- 管理学(63138)
- 农(62830)
- 管理学院(62796)
- 中国(49838)
- 农业(48548)
- 科学(43479)
- 业大(42089)
- 京(38455)
- 所(34212)
- 财(31675)
- 中心(31653)
- 研究所(31597)
- 农业大学(30955)
- 江(29634)
- 财经(26054)
- 范(25545)
- 师范(25163)
- 经济学(24235)
- 业(24036)
- 经(24018)
- 省(23971)
- 经济管理(23588)
- 基金
- 项目(142917)
- 科学(111715)
- 研究(102795)
- 基金(102513)
- 家(92082)
- 国家(91157)
- 科学基金(77091)
- 社会(67304)
- 社会科(63497)
- 社会科学(63480)
- 省(58938)
- 基金项目(54737)
- 自然(48565)
- 划(47890)
- 自然科(47484)
- 自然科学(47467)
- 自然科学基金(46639)
- 教育(46063)
- 编号(42214)
- 资助(38745)
- 农(35407)
- 发(32428)
- 重点(32183)
- 成果(31938)
- 创(30543)
- 部(30473)
- 国家社会(28889)
- 业(28694)
- 课题(28555)
- 创新(28423)
- 期刊
- 济(89972)
- 经济(89972)
- 农(68178)
- 研究(49470)
- 农业(46501)
- 中国(44258)
- 学报(39688)
- 科学(33520)
- 大学(30337)
- 学学(29165)
- 业经(23303)
- 教育(21919)
- 业(21564)
- 财(21285)
- 管理(20004)
- 融(17303)
- 金融(17303)
- 技术(15288)
- 农业经济(14460)
- 农村(13785)
- 村(13785)
- 版(13686)
- 问题(13435)
- 业大(13171)
- 经济研究(12482)
- 财经(11957)
- 农业大学(11869)
- 世界(10824)
- 经(10312)
- 科技(10058)
共检索到28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 翁贞林
应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数据,研究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素养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大。数字素养能拓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信息渠道,由此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客观就业质量;但数字素养降低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相对收入评价,弱化了数字素养对主观就业质量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于人均家庭纯收入低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群体客观就业质量提升效果更显著,而对高收入群体的主观就业质量提升显著。数字素养对客观就业质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16~45岁的群体,对中低文化程度群体的客观和主观就业质量影响更为明显。数字素养各维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各有差异。因此,未来应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女性的数字素养,完善就业权益保障,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关键词:
数字素养 农村女性劳动力 就业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春霞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
关键词:
农村 女性劳动力 外出就业倾向 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若卉 罗明忠
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数字素养能显著促进其非农就业,且对其非正规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正规就业。数字素养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学历匹配、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路径、丰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其非农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女性和中青年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低学历农村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阮若卉 罗明忠
基于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素养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数字素养能显著促进其非农就业,且对其非正规就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正规就业。数字素养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学历匹配、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路径、丰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其非农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素养对女性和中青年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低学历农村劳动力的非正规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务伟 杨学成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2088位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素质、就业、收入等方面既落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更落后于城镇女性劳动力。笔者认为,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既有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城乡公平就业,任重道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群 刘华
近年来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 ,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 ,本文拟以江苏省为例 ,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统计描述 ,并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就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劳动力流动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旷爱萍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多种,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状况,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妍 脱继强
文章基于对江苏省农村的问卷调查,建立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的增长降低了女性从事非农就业尤其是外出就业的可能性;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大,且文化程度越高者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就业;拥有技能的女性通常选择外出就业;配偶从事非农就业的女性比配偶纯粹务农的女性更有可能从事非农就业;另外,相比较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农村,苏中与苏北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当地女性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外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志彬 徐玉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卫红 刘秀娟 刘冬蕾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诸多限制,本文选取河北省保定市8村庄的农村已婚女性为研究样本,应用prob it模型分析其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促进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已婚女性 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爽 张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然后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劳动力素质、观念意识和弱势地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劳动力控制数量、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和完善就业市场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因素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 苏群
本文以农村已外出女性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其留城意愿。本项研究分别从个体特征、就业区域、经济因素、家庭特征、资源因素等方面开展解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外出打工月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决定农村女性劳动力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与留城意愿呈负相关,这说明,拥有土地面积较大的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留城意愿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同时,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家人态度对其留城意愿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留城意愿 单因素分析 模型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云 林世伟
农民工回流问题近来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象。自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尤其是对有低技能的女性农民工的影响更严重,从而出现了大批女性农民工回流的现象。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其现状、理论层面与路径选择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回流 理论研究 路径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本文利用 1 996年山西省 1 0个村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行为和外出打工收入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女劳动力从外出打工中赚取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这一方面是与其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少有关 ,另一方面也是与她们外出打工的工资率较低有关。在影响女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因素中 ,年龄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解释因素 ,农村妇女外出打工者大多是年轻人。同时 ,文化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为较高的文化程度更加有助于增加她们的外出打工机会。然而 ,即使是同样年轻女劳动力 ,在不同村庄之间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女性劳动力 流动 收入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