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24)
- 2023(20413)
- 2022(16994)
- 2021(15480)
- 2020(13103)
- 2019(29744)
- 2018(29516)
- 2017(55917)
- 2016(30583)
- 2015(34024)
- 2014(33690)
- 2013(33107)
- 2012(30258)
- 2011(27144)
- 2010(27405)
- 2009(25594)
- 2008(25485)
- 2007(23240)
- 2006(20295)
- 2005(17726)
- 学科
- 济(126796)
- 经济(126657)
- 业(110129)
- 管理(96345)
- 企(91341)
- 企业(91341)
- 方法(59073)
- 农(49645)
- 数学(49539)
- 数学方法(48775)
- 业经(38074)
- 财(35913)
- 农业(32846)
- 中国(31466)
- 务(25095)
- 财务(25032)
- 财务管理(24988)
- 制(24706)
- 技术(23882)
- 企业财务(23691)
- 学(23581)
- 贸(23189)
- 贸易(23175)
- 理论(22990)
- 易(22540)
- 地方(22459)
- 和(20180)
- 策(19274)
- 划(19024)
- 银(18932)
- 机构
- 学院(441957)
- 大学(435344)
- 济(176809)
- 管理(174380)
- 经济(173196)
- 理学(151358)
- 理学院(149754)
- 管理学(146884)
- 管理学院(146099)
- 研究(140309)
- 中国(108185)
- 京(90519)
- 农(90391)
- 科学(89922)
- 财(79379)
- 业大(73082)
- 所(71211)
- 农业(70679)
- 江(67442)
- 中心(66834)
- 研究所(64946)
- 财经(63922)
- 经(58125)
- 北京(55549)
- 范(54139)
- 师范(53438)
- 州(53301)
- 经济学(52968)
- 院(50226)
- 经济学院(48137)
- 基金
- 项目(300883)
- 科学(237229)
- 基金(218792)
- 研究(213424)
- 家(192902)
- 国家(191221)
- 科学基金(164977)
- 社会(135764)
- 社会科(128602)
- 社会科学(128561)
- 省(120928)
- 基金项目(116176)
- 自然(109727)
- 自然科(107359)
- 自然科学(107327)
- 自然科学基金(105459)
- 划(100474)
- 教育(98496)
- 资助(88862)
- 编号(86099)
- 成果(67718)
- 重点(67487)
- 创(66167)
- 部(64975)
- 发(64301)
- 创新(61334)
- 课题(58705)
- 科研(58303)
- 业(57135)
- 计划(56353)
- 期刊
- 济(193744)
- 经济(193744)
- 研究(116886)
- 农(86769)
- 中国(83785)
- 学报(73900)
- 科学(67182)
- 管理(65599)
- 财(63887)
- 农业(58372)
- 大学(55868)
- 学学(53246)
- 教育(42877)
- 技术(40824)
- 融(38927)
- 金融(38927)
- 业经(37449)
- 业(32086)
- 财经(31265)
- 经济研究(29347)
- 经(26906)
- 问题(26087)
- 技术经济(23733)
- 版(23299)
- 统计(22283)
- 科技(21864)
- 策(21325)
- 商业(20565)
- 现代(19729)
- 业大(19506)
共检索到63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静 陈哲 夏显力
基于2018年陕西和四川两省686家农户的调研数据,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使用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比较了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与非试点县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研究表明:农户数字素养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其创业,而且能对地理邻近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返乡创业试点县内农户数字素养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在非试点县这一效应并不明显。据此,应大力开展数字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户数字素养水平,以合理引导农户的创业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静 陈哲 夏显力
农户参与电商不仅能够缩短流通环节、节约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本文在阐述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产生作用的机理性分析基础上,利用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层面捕捉其参与电商对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评估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主要结论有:(1)农户参与电商及其绿色生产意识呈现明显的地理集聚性;(2)农户参与电商不仅直接导致自身绿色生产意识提高,而且间接诱导周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提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间绿色生产意识差异性较大,地理标志保护区外比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明显;(4)参与电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其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若愚 曾洁华
近些年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新活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居民消费生活。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两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空间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级市居民消费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当地和临近城市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数字经济在产业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是提高居民消费的关键。通过中介模型疏导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加强产业创新能力拓展居民消费的可能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强 左静娴 王琰
分析了环境分权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分权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分权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水平的环境分权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抑制作用,而较高水平的环境分权有利于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 2)引入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无论在邻接空间权重还是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环境分权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都存在"U"型关系,环境分权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从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入手来促进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分权 全要素能源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春 孙凯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前期专利存量、研发人员数量占就业人员比例对区域创新绩效呈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外贸依存度对区域创新绩效呈负向影响;前期专利存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空间滞后影响;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呈现空间依赖性和空间集聚现象。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游达明 欧阳乐茜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笛 宣勇
为探究高校学术资本转化对区域不同类型创业的影响程度,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高校R&D经费投入所带来的学术资本溢出能够显著推动本地区的机会型创业,以专利出售为形式的学术资本应用不仅能够推动本地区的机会型创业,也能提升其他地区的机会型创业活力,但两者对于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并不显著;高校R&D人员投入所带来的学术资本溢出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机会型创业,也能推动区域的生存型创业,并且这一效应能够正向溢出到其它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适 秦明 樊林峰 王志刚
围绕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争论从未停止,然而空间溢出效应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基于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以此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空间溢出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其中,直接效应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而间接效应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是影响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保护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权益,制定差异化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促进区域要素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