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1)
- 2023(15514)
- 2022(12861)
- 2021(11905)
- 2020(9540)
- 2019(21673)
- 2018(21548)
- 2017(41003)
- 2016(22306)
- 2015(24859)
- 2014(24320)
- 2013(23160)
- 2012(20804)
- 2011(18578)
- 2010(18269)
- 2009(16792)
- 2008(15837)
- 2007(13679)
- 2006(11709)
- 2005(9878)
- 学科
- 济(85892)
- 经济(85797)
- 管理(63325)
- 业(56921)
- 企(48269)
- 企业(48269)
- 方法(38962)
- 数学(32928)
- 数学方法(32534)
- 业经(23666)
- 中国(23035)
- 农(21907)
- 财(20812)
- 学(18444)
- 理论(16457)
- 地方(16402)
- 贸(15026)
- 贸易(15018)
- 农业(14939)
- 易(14539)
- 和(14271)
- 产业(14015)
- 制(13474)
- 务(13321)
- 教育(13320)
- 环境(13312)
- 技术(13284)
- 财务(13254)
- 财务管理(13232)
- 银(12536)
- 机构
- 大学(307061)
- 学院(303173)
- 管理(121552)
- 济(115463)
- 经济(112840)
- 理学(106531)
- 理学院(105366)
- 管理学(103396)
- 管理学院(102868)
- 研究(95135)
- 中国(68712)
- 京(64028)
- 科学(59895)
- 财(52667)
- 所(45146)
- 业大(44153)
- 中心(43514)
- 财经(43259)
- 范(43026)
- 农(42783)
- 师范(42702)
- 江(41921)
- 研究所(41573)
- 北京(39705)
- 经(39410)
- 院(35387)
- 经济学(35181)
- 州(35139)
- 师范大学(34377)
- 农业(33466)
- 基金
- 项目(216279)
- 科学(170866)
- 研究(162280)
- 基金(156215)
- 家(134724)
- 国家(133610)
- 科学基金(116140)
- 社会(102126)
- 社会科(96784)
- 社会科学(96764)
- 省(84645)
- 基金项目(83386)
- 教育(75105)
- 自然(74212)
- 自然科(72495)
- 自然科学(72482)
- 自然科学基金(71133)
- 划(70752)
- 编号(67893)
- 资助(62322)
- 成果(54976)
- 重点(47886)
- 部(46803)
- 课题(45773)
- 创(45646)
- 发(45624)
- 项目编号(42671)
- 创新(42306)
- 国家社会(41806)
- 科研(41200)
- 期刊
- 济(121071)
- 经济(121071)
- 研究(87417)
- 中国(53060)
- 学报(46271)
- 管理(42430)
- 科学(41779)
- 教育(40866)
- 财(39066)
- 农(37941)
- 大学(35510)
- 学学(32321)
- 农业(27091)
- 技术(25133)
- 图书(22108)
- 业经(21066)
- 融(20648)
- 金融(20648)
- 财经(20240)
- 经济研究(19750)
- 经(17289)
- 问题(15455)
- 书馆(15053)
- 图书馆(15053)
- 理论(14811)
- 科技(14720)
- 情报(13906)
- 实践(13767)
- 践(13767)
- 技术经济(13663)
共检索到423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鑫 周玲元 王秋先 贾伟强
本文以三元世界理论为基础,提出建立高校数字空间辅助智慧校园建设的构想,利用物理、社会、信息空间三维视角构建高校数字空间,进而辅助智慧校园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凝练"高校数据画像"的概念及其内涵,使之成为细化和落实高校数字空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数据画像 数字空间 智慧校园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亚雪 李纲 谢辉 马超
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为探索如何利用物理、社会、信息空间中的城市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本文根据三元世界理论,在分析城市空间构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数字空间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的构想。为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出"城市数据画像"的概念作为城市数字空间的构建方法及产品形式,首先,对城市数据画像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阐释如何通过城市分面建模、利用智慧数据勾勒城市脉络两个核心步骤实现城市数据画像的构建;最后,探讨城市数据画像的适用领域,并对三个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借助城市数据画像打造城市数字空间能够全景化呈现城市运行状况,使城市成为由智慧数据辅助治理、运行、发展的有机体,进而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城市信息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梅 杨春光
产权制度与会计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是对经济改革的回应。利用现代产权理论和方法,思考和分析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和发展,透过会计的价值数字来观察它所反映的产权关系和权利流动,将缩短我国会计学研究与世界发达国家会计研究水平的距离。我们有理由相信,把产权理论纳入会计理论将把我国的会计学研究推入国际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产权 产权理论 会计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华 马卓 陈力朋
随着技术进步,要素流动加快,从空间维度研究税收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基于空间视角的最优税收相关研究日趋丰富。本文从空间经济中最优税收研究问题、空间最优税收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最优税收的福利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空间视角下的人口迁移、产业分布、经济集聚等因素被纳入税收分析框架,拓展了最优税收的研究视角;要素流动、贸易关联和税收竞争等皆会影响生产力布局和经济集聚,从而影响最优税收设计;空间最优税收要考虑地理特征,通过恰当的税制设计使得生产和消费达到最优状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总结的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相关研究,将为我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空间视角 最优税收 要素流动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许斌
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有效评价绩效指标实现情况,为组织提供更加客观、权威的评估结果。本文探索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开展研究型审计,让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审计对象行为特征,为组织决策提供专业支持,并以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主要办学指标,构建高校内部审计对象画像标签体系,拓展研究型审计实施方式,更好地推动实现内部审计增值。
关键词:
画像技术 高校 标签体系 内部审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亮 沈凯 张宁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机构号用户画像,揭示各类机构号群体的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对机构号内容运营的优化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了活动理论框架下的机构号信息行为模型。抽取特征标签并量化,刻画包含基本信息、内容生产、社群交互、平台功能和话题专注特征的机构号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结合活跃度标签和内容质量标签实现用户聚类,并分析各聚类的画像特征。[结论/发现]生成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机构号画像,按内容质量和活跃度识别出机构号的四种类型。机构号内容运营的核心要素是在擅长领域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高质量的回答能够吸引高影响力用户,通过社群经营能够提高内容运营可见度与社区曝光;机构号内容运营聚焦少数主题策略,但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时,适当结合其他更有传播性的主题,可以实现用户引流。[创新/价值]基于活动理论构建机构号用户画像,识别出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有助于优化机构号内容运营效率和提升社区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茜 徐建华 陈嘉茜
在国家海洋战略背景下,建设"海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海疆地区军警民基本文化权益、巩固国家海防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海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探讨国家海洋战略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系,提出"海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的定位和目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胜译 徐爽 樊舒 吴丹
公共文化服务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多语言用户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调研,是建设好多语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促进民族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前提。基于对内蒙、西藏和新疆三个民族地区多语言用户在功能、资源和服务终端三个方面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进行的聚类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积极需求型、潜在需求型和偏好需求型三种类型的用户画像,同时还就健全多语言服务功能、丰富多语言数字资源和拓展多元化服务形式对多语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海舰 赵丽
本文按照“数据时代特性—理论创新—范式变革”的逻辑线路,探讨数据价值理论。通过软要素与硬要素、软要素与软要素之间的比较以及数据自身特性得出,数据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非物质化、非实物态,非有限性、非稀缺性的时代特性。正是数据要素的时代特性,颠覆传统价值理论,带来包括数据价值形成、数据价值实现、数据价值确权、数据价值定价在内的“生产—交换”理论创新。从数据价值形成看,数据质量程度、加工程度、使用程度、连接程度、应用场景、开放程度影响数据价值形成;从数据价值实现看,数据独立作为生产要素产生价值创造效应、数据赋能其他生产要素产生价值倍增效应、数据替代其他生产要素产生价格归零效应;从数据价值确权看,基于产权经济理论,数据私地悲剧效应大于私地喜剧效应,基于共享经济理论,数据公地喜剧效应大于公地悲剧效应;从数据价值定价看,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可以按照实体产品属性定价,非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可以按照虚拟产品属性定价。基于数据时代特性及其理论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交换”范式从“有形生产有形、有形交换有形”向“无形生产有形、无形交换有形”,最终到“无形生产无形、无形交换无形”的变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王宗军 毛磊
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企业的发展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较小。动态能力对企业的规模、业务起着不断延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动态联盟视角,对动态能力理论背景、发展历程、内涵及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对动态能力的研究要从能力形成和发展、绩效等方面入手,为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联盟 资源整合 关系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本忠 白雪娇 刘甜甜 毕艳冰
企业运营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基础。文章基于大数据并结合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等技术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多维度画像。以国家电网某地市电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标签—场景—画像"的研究思路,讨论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画像的指标构建方法。该画像技术工作机制也可用于企业其他审计业务场景画像。利用该审计画像机制可进行多场景、多指标的分析,并可视化。结合大数据指标预测分析功能可发现对象指标异常,预警经营风险,让审计画像成为辅助审计决策的工具,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对象和方向,对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推动审计机制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乃至连续审计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大数据 标签 用户画像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史雅莉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生态模型的分析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微观信息生态系统的案例解读,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从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三个层面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信息生态系统进行探讨。选取开展创客空间服务较早的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对其创客空间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采用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注重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物理环境的交互设计、健全创客空间的管理规范。
关键词:
信息生态 创客空间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鹏程 毕强 张晗 牟冬梅
[目的/意义]为了挖掘用户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构建用户画像模型,为数字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提供新动能。[方法/过程]针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剖析,分析用户画像的数据来源及采集处理过程,提出数据驱动下用户画像数据化→标签化→关联化→可视化的驱动主路线,从自然维度、兴趣维度、社交维度,构建多维度、多层级、立体化的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详细阐述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模型的构建流程,设计用户画像的框架模型,并将用户画像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精准推荐、个性化检索、精准宣传以及参考决策中,以促进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升级。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数字图书馆 用户画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孙洁 李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逻辑。数字经济企业"值钱不赚钱"现象与传统行业企业"赚钱不值钱"现象并存,使得以利润和现金流为基础的传统估值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国外学者结合实物期权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旨在解释数字技术投资潜在价值的数字期权理论,为数字经济企业估值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从数字期权的概念界定、生成机制、识别途径和经济价值等四个方面,对数字期权理论进行评述。现有研究表明,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知识、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平台投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期权,这些数字期权会对企业敏捷性、企业家警觉性、生成能力、吸收能力、突破式创新、企业绩效和IT能力投资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企业估值。本文以数字期权估值、数字期权思维和数字期权流程为一体的分析框架,可为更准确地为数字技术投资价值评估提供崭新的微观视角。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魏辅轶 李静
本文讨论了信息共享空间(IC)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IC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空间、技术和服务在图书馆社会化过程中逐步演变为情景、人文和协同的理论关系;并以此三个新要素为框架讨论了构建社会信息共享空间(SIC)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社会情境作为基本框架,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图书馆IC三个基本要素社会化的过程中从空间、技术和服务进化为情景、人文与协同,为图书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服务升级与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