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9)
- 2023(13970)
- 2022(11319)
- 2021(9989)
- 2020(8277)
- 2019(18576)
- 2018(18263)
- 2017(34722)
- 2016(19166)
- 2015(21846)
- 2014(22248)
- 2013(21749)
- 2012(20736)
- 2011(19168)
- 2010(19628)
- 2009(18592)
- 2008(18425)
- 2007(17385)
- 2006(15540)
- 2005(14236)
- 学科
- 济(101361)
- 经济(101268)
- 管理(56070)
- 业(50479)
- 企(42265)
- 企业(42265)
- 方法(37088)
- 数学(31354)
- 数学方法(31075)
- 中国(24457)
- 业经(23336)
- 地方(22987)
- 农(22774)
- 学(21341)
- 财(21020)
- 制(18676)
- 理论(15683)
- 贸(15224)
- 贸易(15215)
- 农业(14748)
- 和(14724)
- 体(14691)
- 易(14609)
- 融(14532)
- 银(14529)
- 金融(14523)
- 银行(14499)
- 地方经济(14440)
- 行(13951)
- 产业(13263)
- 机构
- 大学(298719)
- 学院(296700)
- 济(126303)
- 经济(123495)
- 管理(108500)
- 研究(103886)
- 理学(91859)
- 理学院(90752)
- 管理学(89184)
- 管理学院(88615)
- 中国(77215)
- 京(63455)
- 科学(62731)
- 财(58536)
- 所(53051)
- 农(48373)
- 研究所(47914)
- 中心(47189)
- 江(46991)
- 财经(46166)
- 范(41597)
- 业大(41529)
- 经(41511)
- 师范(41220)
- 北京(39960)
- 经济学(39892)
- 农业(37835)
- 州(37252)
- 院(36679)
- 经济学院(35620)
- 基金
- 项目(187550)
- 科学(147203)
- 研究(138583)
- 基金(134749)
- 家(117048)
- 国家(116115)
- 科学基金(98831)
- 社会(89190)
- 社会科(84443)
- 社会科学(84417)
- 省(73685)
- 基金项目(70586)
- 教育(63761)
- 划(61596)
- 自然(60894)
- 自然科(59477)
- 自然科学(59457)
- 自然科学基金(58372)
- 编号(57223)
- 资助(54183)
- 成果(48654)
- 重点(42510)
- 部(41138)
- 发(41015)
- 课题(40091)
- 创(38119)
- 国家社会(37330)
- 创新(35708)
- 教育部(35357)
- 科研(35114)
共检索到455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宝珠 陈尧
数字生产力的发展和数字空间的形成将世界历史推入一个崭新阶段,传统物理经济空间竞争开始转向数字空间竞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化、数据资源争夺霸权化及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化垄断化等成为数字空间竞争的新型实现形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随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转向数字空间,数字空间竞争成为国际资本争夺国际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数字空间竞争的特殊性表现为在不同的竞争策略下呈现超越传统物理经济空间的极化效应,以及颠覆传统物理经济空间极化逻辑的互利共赢效应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应对全球网络空间竞争的应然选择,也是引领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宣辰 程倩
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传播语境的变迁,也带来了文化空间的延伸和社会互动的变革。其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非理性网络民族主义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会诱发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断裂、混乱和隐退,打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联结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由此,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确证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转向”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建构和价值情境的展演,回应个体情感、刻写群体情感、强化共同体情感,实现民族情感从体验感知到认同领悟的演进,发挥“情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功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曼
人类社会加速由工业文明步入数字文明新时代,对于数字文明所依托的网络空间,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梳理日本旨在实现价值的网络空间经济治理沿革和旨在管控风险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沿革可知,公权力在公共部门得到加强,民间部门在延续"自律性"原则,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规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标准等举措,促进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努力打造多主体有机协作的自律性可持续发展网络生态系统。这是日本与美欧间长期合作与博弈、多轮政策协调的结果,未来,日本势必在这一动态系统中综合权衡经济治理、人权治理、安全治理诉求,在国际协调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日本未来网络空间治理战略的核心导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志娇 杨思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对深刻理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共有的变革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共通的价值追求——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均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思路、生成现实道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泉涌
经济要素流动在各种流网络空间的客观经济现象,需要运用现代经济数学理论与研究手段,对抽象化的流网络经济空间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根据原有基于九大经济要素指标体系为可测基础,协同广义关系和泛协同结构理论等方法,运用经济规模模型,分析流网络空间内经济动力源与汇流动的众多学术研究成果,提出关于流网络空间经济学内涵与外延的深入思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昕蔚 刘刚
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演化进程是网络空间、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三元融合过程。从狭义生产方式看,“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推动网络化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同时拓展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范围;另一方面,引领在线化新业态发展,促进网络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融合,同时引致数字化条件下的劳动组织方式向虚拟化、网络化、非线性方向演化。从广义生产方式看,以数据要素和网络空间发展为基础,传统的劳动者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被数据要素参与的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劳动协作所取代,劳动组织方式的网络化在局部增强劳动者就业灵活性和生产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强了资本对劳动者控制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琳 曾刚 曹贤忠 陈思雨
在经济联系网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网络分析法与核密度估计法结合,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中心节点、网络密度及网络子群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处于较低水平;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呈自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弱的梯度发展态势;经济带包括4个区域性子群,小团体特征显著,子群间的互动较弱。因此,本文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加快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总体优化方向,并针对各区域提出区域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联系 网络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勃然 黄凤志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承载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发展与安全的重荷。网络空间存在的黑客攻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网络空间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美国政府于2011年5月16日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瞩目。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以"共同创造繁荣、安全、开放的网络世界"为基本宗旨,以"基本自由、隐私和信息流动自由"为核心原则,从经济、网络安全、司法、军事、网络管理、国际发展、网络自由等诸方面为美国未来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的出台表明美国政府已将网络安全提升到国际战略的新高度,它隐含着美国谋求网络空间霸权的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国际战略新变革和引发网络空间价值观冲突的现实战略效能,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之策也是值得认真分析和思考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少奇 李亚婷 高建华
以中原经济区县级行政单元为网络节点,利用重力模型测算1996年、2010年231个节点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取各个节点对外联系强度第1位、前5位、前10位的连接建立经济联系网络,运用GIS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网络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发育不平衡,节点度分布呈明显的右倾"斜长尾分布"特征,少数节点掌握着绝对的"网络权力",郑州市为整个网络的首位核心,洛阳市、邯郸市为副中心;网络中部、北部节点间连通情况相对较好,而东、南两个方向上节点连通能力亟需提升。②核心、边缘节点网络权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010年节点度值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比1996年均有明显提高,边缘区节点连通能力不足且进一步弱化,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同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③网络呈现多重轴—辐结构,郑州市为一级枢纽,洛阳市、邯郸市、漯河市等为二级枢纽;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的"十"字形发展轴和"米"字形发展带,有助于巩固一、二级枢纽间的经济联系,并使整个经济区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④网络中的"掮客"节点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板块中,因此中原城市群发展对提高网络整体连通能力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空间格局 中原经济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杰 李秀敏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空间结构优化是承上启下推进"数字生态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单元载体,也是深度落实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内在需求。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急速增长平台型经济、推陈出新颠覆性技术、覆盖全面生态位竞争的影响下,数字网链价值关系扁平化、高渗透性和高效率性成为数字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布局的重要特征。剖析中国数字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发展所面临挑战,应从内到外重构秩序,加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切实落地网络强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秩序与规则制定,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施行"以网治网"策略,打造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新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宇
全球化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经济繁荣,但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平等。面对甚嚣尘上的逆全球化思潮,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思考全球治理问题,因为发展关乎经济,发展成果分配则关乎政治。本文梳理了逆全球化的表现,指出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得到大幅改善,但一国之内的贫富差距问题却日益突出。经济分化引发政治极化,当各国民粹主义政客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把自身问题归咎于他国,便有了国际层面的逆全球化乱象。本文从经济、政治制度和国际秩序等方面分析了逆全球化的成因,指出要弥合技术变革造成的经济分化,解决制度供给与改革需求的错配,摆脱全球经济治理的"两难悖论",即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与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治理体系之间的矛盾,需要对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进行再定位,对自由民主制进行再思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对全球治理路径进行再探索,让全球化再出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麻清源 马金辉 张超 陈正华
在区域经济中,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纽带,交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各地理单元空间相互作用的广度与深度。针对不同交通模式赋以不同的权重,基于最短加权交通网络,提出新的空间权重矩阵构建方法,构建了交通网络空间权重,与各种传统空间权重一起,对比研究甘肃省各县域单元之间的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交通网络空间权重生成的空间权重矩阵,能更真实地反映区域间实际的空间过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具有空间相关性但不显著,核心城市经济外溢现象不明显。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曹磊 罗天雨
在《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一文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运用中英文语料库的词频分析、可视图谱、语义关联、词汇解析等方法,从学科、技术和政策以及中英文语义的比较等维度进一步研究"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概念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中外语义的异同和变化,以期为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本文论述"信息安全"概念的出现和发展,依据近年来全球信息安全领域的文献资料,并结合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阐述"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信息安全可泛称各类信息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指称网络所带来的各类安全问题,网络空间安全则特指与陆域、海域、空域、太空并列的全球五大空间中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三者均类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都聚焦于信息安全,可以相互使用,但各有侧重;三者的概念不同,提出的背景不同,所涉及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厘清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在信息安全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起点上形成清晰的认知,在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形成业界内外公认的学术规范。图1。表3。参考文献34。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海超 蒲清平
提升网络空间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需要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引领主力;吸纳多方力量,汇聚引领合力;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引领动力;增强底蕴素养,提升引领能力。需要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理论修养,增强队伍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舆论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