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3)
2023(13752)
2022(10979)
2021(9572)
2020(7827)
2019(17430)
2018(17203)
2017(32772)
2016(17451)
2015(19857)
2014(20067)
2013(19556)
2012(18497)
2011(17186)
2010(17343)
2009(16638)
2008(16130)
2007(14764)
2006(13283)
2005(12297)
作者
(51604)
(43390)
(43139)
(41250)
(27725)
(20400)
(19693)
(16746)
(16386)
(15571)
(15051)
(14565)
(14078)
(13850)
(13697)
(13394)
(12744)
(12566)
(12477)
(12199)
(11203)
(10510)
(10504)
(9952)
(9794)
(9736)
(9550)
(9349)
(8722)
(8299)
学科
(99687)
经济(99562)
管理(58684)
(51159)
(43529)
企业(43529)
方法(37155)
数学(32288)
数学方法(32093)
中国(23519)
(23050)
业经(21851)
地方(21009)
(19618)
(19534)
(17390)
(15624)
金融(15617)
(15185)
(15157)
银行(15140)
(14534)
地方经济(13879)
理论(13631)
(13507)
财务(13473)
财务管理(13441)
产业(13366)
农业(13304)
环境(12916)
机构
大学(270196)
学院(267945)
(123731)
经济(121379)
管理(101709)
研究(91797)
理学(86894)
理学院(86025)
管理学(84830)
管理学院(84311)
中国(70359)
(60056)
(55774)
科学(50327)
财经(46972)
(44685)
(42465)
中心(41540)
(41155)
经济学(40955)
研究所(39803)
(37504)
经济学院(36625)
北京(34996)
财经大学(34742)
业大(33898)
(33132)
(33068)
师范(32739)
(32081)
基金
项目(172003)
科学(137474)
研究(129706)
基金(126659)
(108276)
国家(107416)
科学基金(93420)
社会(87168)
社会科(82841)
社会科学(82827)
(66266)
基金项目(65400)
教育(59314)
自然(55684)
(54798)
自然科(54410)
自然科学(54396)
自然科学基金(53482)
资助(51672)
编号(51059)
成果(43347)
(39263)
重点(38460)
国家社会(37574)
(37534)
(37294)
(36384)
课题(36110)
教育部(34839)
创新(34162)
期刊
(143799)
经济(143799)
研究(86283)
中国(55806)
(47848)
管理(41012)
学报(38007)
科学(34753)
(33962)
大学(30235)
学学(28380)
(28114)
金融(28114)
教育(26821)
财经(25786)
经济研究(24670)
技术(23904)
(22266)
农业(22171)
业经(20482)
问题(18155)
技术经济(14887)
(14372)
统计(13659)
理论(12726)
(12694)
世界(12679)
商业(12336)
科技(12164)
图书(12053)
共检索到415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伟   刘玲  
在梳理数字科技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科技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科技会显著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且该作用在数字科技发展良好的实体经济中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科技会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三条路径间接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性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存在产权与规模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民营和中小规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应夯实基础,加强数字科技相关设施保障力;营造场景,优化数字科技创新推动力;深度融合,挖掘数字科技赋能驱动力,推进数字科技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晓君  胡凯玲  刘德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契机下,文章研究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利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其中数字产业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最大,其次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数字经济赋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效果高于东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平   王辉  
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文章在测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钰苓   刘成杰   谭君印   李虹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机制检验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会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互联网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地区规模和城市特征上具有显著异质性,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城市也能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来提升城市质量。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多重效应,应强化顶层设计,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金融三个方面培育壮大城市发展质量的新动能;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数实共生”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昊诺   赵霞  
在数实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和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来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未来,需要从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关注数字人才培养、数字资源互联互通等着手,促进数字经济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昊诺   赵霞  
在数实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机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同时还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和激发农村创新活力来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未来,需要从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数字普惠金融、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关注数字人才培养、数字资源互联互通等着手,促进数字经济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蓝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潘明清  
数字经济是激活和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在电商平台的带动下,提升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将数字经济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理论机制归纳为两个:一是互联网的“知识溢出效应”刺激农村家庭的消费动机;二是电商平台的“消费释放效应”促使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基于CFPS微观数据,以互联网参与度衡量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参与度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提升互联网参与度是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互联网能够通过影响家庭的认知和观念,进而影响农村家庭的消费;互联网参与度增强有助于提升农村家庭对网络消费模式的偏好程度,提高家庭消费额。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作用,应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网络知识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测算的2012—2018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强化财政分权,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机制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分别通过扩大增值税规模、增加个人所得税规模和提升经济开放水平,从而强化财政分权。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分权的强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地区强化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姝  王雪标  
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1—2019年我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测算结果探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推动劳动技能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即对高技能劳动力产生的需求效应大于对中、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且劳动技能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随着劳动技能结构的升级,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超过43.1560%时,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具有“跨越式”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曙畅  胡熠  栾佳锐  
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上,还体现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变竞争格局三条路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梅澳裕  郑月明  
在“数实孪生”与“双循环”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与贸易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协同共生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而后,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了相应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且存在着显著的区位差异、政策差异和产业发展差异。(2)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来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发展数字经济,强化数字动能;增强创新投入,优化市场氛围;协调区域差异,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帅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流通业上市公司数据,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直接效应。此外,数字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创新协同和技术吸收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创新协同效应,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基于数字经济推动流通企业组织变革,加速资源优化配置与流程再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青   乔立娟   王建忠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文章从产业现代化、生态优良化、文化现代化、治理有效化和生活富裕化五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2)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现代化、生态优良化、文化现代化、治理有效化和生活富裕化来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且对五个维度的促进作用有异质性,其中数字经济对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最为强劲,对文化现代化、生活富裕化、治理有效化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对生态优良化的影响程度最弱。(3)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中部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冬梅  孙阳阳  
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数据,构造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并结合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地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管理效率等途径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处于数字化关注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希宇  
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绿色金融和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体两面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需要充分运用和协同推进这两个重要抓手。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内生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推进本地区低碳经济转型,反之亦然;第二,绿色金融跨地区对其他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产生挤出效应,并且邻近地区低碳经济转型也对本地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冲击;第三,邻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给本地低碳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而邻近地区的低碳经济规模的扩大亦对本地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正面助推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应持续研究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强化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第二,应树立绿色金融发展全局战略思维,构建互利共生的区域金融发展格局。第三,要及时解决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低碳经济转型进程中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第四,加快培育低碳技术方面的优质人才,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共享机制,不断推动低碳经济走向更高水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