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4)
- 2023(7699)
- 2022(5408)
- 2021(4298)
- 2020(2847)
- 2019(5951)
- 2018(5308)
- 2017(9785)
- 2016(4993)
- 2015(5169)
- 2014(5029)
- 2013(5055)
- 2012(4752)
- 2011(4702)
- 2010(4668)
- 2009(4428)
- 2008(4236)
- 2007(4015)
- 2006(3647)
- 2005(2833)
- 学科
- 济(30037)
- 经济(30005)
- 农(22302)
- 业(19132)
- 业经(15357)
- 农业(15155)
- 管理(14161)
- 企(10586)
- 企业(10586)
- 中国(8822)
- 产业(8582)
- 方法(8198)
- 信息(8067)
- 总论(7859)
- 信息产业(7833)
- 财(7703)
- 数学(7377)
- 数学方法(7340)
- 制(6949)
- 农业经济(6855)
- 发(6420)
- 地方(6327)
- 收入(6185)
- 发展(5612)
- 展(5610)
- 银(4923)
- 银行(4920)
- 融(4919)
- 金融(4916)
- 行(4798)
- 机构
- 学院(84078)
- 大学(81231)
- 济(37119)
- 经济(36370)
- 管理(32582)
- 理学(28748)
- 理学院(28470)
- 管理学(28126)
- 管理学院(27947)
- 研究(27226)
- 中国(20517)
- 农(18376)
- 财(17235)
- 京(14937)
- 科学(14627)
- 财经(13894)
- 中心(13573)
- 农业(12843)
- 经济学(12784)
- 经(12753)
- 江(12291)
- 业大(12279)
- 经济学院(11799)
- 所(11644)
- 范(11446)
- 师范(11365)
- 研究所(10587)
- 财经大学(10273)
- 院(9829)
- 州(9767)
- 基金
- 项目(61147)
- 科学(49721)
- 研究(47667)
- 基金(45972)
- 家(39556)
- 国家(39130)
- 社会(35115)
- 科学基金(34293)
- 社会科(33131)
- 社会科学(33123)
- 省(23875)
- 基金项目(23753)
- 教育(19718)
- 编号(19416)
- 划(18936)
- 自然(18184)
- 自然科(17786)
- 自然科学(17784)
- 自然科学基金(17454)
- 国家社会(16136)
- 资助(16030)
- 成果(15509)
- 发(14198)
- 制(13650)
- 部(13267)
- 重点(13239)
- 农(12885)
- 创(12786)
- 课题(12418)
- 发展(12026)
共检索到119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小华 李昕儒 刘魏
本研究利用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探索了乡村数字治理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乡村数字治理促进了农户家庭共同富裕水平提升,主要通过缓解精英俘获现象、促进家庭创业和缩小数字鸿沟的方式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其中,乡村数字治理更加有助于缓解位于大起伏山地及以上区县的精英俘获现象、促进低人力资本家庭创业、助力非老年独居家庭跨越数字鸿沟,进而有助于推进乡村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数字治理更有助于有劳动力回流的家庭和促进财政支持能力相对更强区县的家庭迈向共同富裕。因此,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首先应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数字基建,逐步建立完善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便捷;其次应提升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让农村农民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实现“软着陆”,有效享受数字政府带来“智慧红利”,确保乡村数字治理更有温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坤 张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框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乡村振兴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直接促进共同富裕时具有非线性效应,这种非线性效应在乡村振兴中介变量调节后依然存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影响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刘越
文章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享受到的数字乡村建设红利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且数字乡村建设的共富效应对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的影响大于粮食主销区;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军
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全国省级数字乡村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实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样本期内,数字乡村建设显著加速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治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两个重要的维度均显著提升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数字乡村治理带来的农村共富效应大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力 董伟萍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途径。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共同富裕与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与共同富裕水平均在上升,且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中西部地区的“追赶”效应明显;(2)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其促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强于促进总体富裕的“做大蛋糕”效应;(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创业活力和农村产业融合三种渠道促进共同富裕;(4)在空间异质性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珂 张琳雪 万立全 张国献
作为新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通过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基于收入分配平等化“分好蛋糕”,使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建共享。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数字技术与数字金融的约束、数字人才与数字素养的局限性、数字鸿沟与数字统治的显现、数据效应与数字红利的偏向。其制约机制在于:数字设施与产业弱质制约数字赋能、认知差异与技能异化制约共享能力、低度融合与数字转型弱化共富基础、制度缺位与保障低弱抑制共富追求。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在于:完善数字设施,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硬件支撑;发展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和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经济基础;培育数字人才,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就业帮扶,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人力支持;注重分配公平,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原则遵循;推动均等服务,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提供社会条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赋能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婉婷 卢秀茹
【目的】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间的机理关系,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富裕”和“共同”两维度选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共同富裕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从数字设施建设、数字平台建设、数字金融建设三方面选取5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①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②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但没有证据证实对中部地区共同富裕有影响。③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④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随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海 赵路犇 胡雅淇
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了2012-2021年全国2997个县级行政区的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考察了数字基础条件和数字乡村治理两个维度,使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农村居民相对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硬环境维度的数字基础条件推动了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的收入增长,也拉大了革命老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造成数字鸿沟;作为数字乡村建设软环境维度的数字乡村治理在消除数字鸿沟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由此,本文认为,在大力建设革命老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需优化数字乡村治理措施,加强数字赋能,革命老区才有可能从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取更大收益,从而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兴锋 王力 董伟萍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主要途径。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共同富裕与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与共同富裕水平均在上升,且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中西部地区的“追赶”效应明显;(2)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其促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强于促进总体富裕的“做大蛋糕”效应;(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创业活力和农村产业融合三种渠道促进共同富裕;(4)在空间异质性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锡月 吴俊杰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共同富裕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应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把握数字技术“新机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特色“新品牌”,践行差异化发展之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涛 宋加山 所丹妮 黄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和实现路径。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会随着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乡村创新和乡村创业来促进共同富裕;门槛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受到乡村创新双重门槛和乡村创业单一门槛的影响,当乡村创新和乡村创业处于更高的门槛区间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创新 乡村创业 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哲 雷琳
全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农户共同富裕,而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创新性将数字乡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户共同富裕纳入同一发展框架,以实证检验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户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向影响农户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效应存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地区以及与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全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促进农户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莹 郭磊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逐渐成为缓解相对贫困、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分析数字乡村建设、相对贫困缓解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以及相对贫困缓解在二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东部地区而言,数字乡村建设对中部、东北和西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较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相对贫困缓解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未发生较大变化,反映研究结论较为可靠。对此,提出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高地、纵深驱动各地区数字乡村均衡发展和构建相对贫困缓解长效机制的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合理制定相对贫困缓解政策法规,对于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中伟 焦方义
构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农民富裕度与共同度的影响强于农村共享性与可持续性;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政府支持与金融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不同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具有明显差异。据此,提出注重数字乡村建设的赋能作用,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底座;充分发挥政府支持与金融发展的中介作用,拓展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多维路径;探索区域差异化发展道路,落实多层次、有重点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