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9)
2023(6964)
2022(4995)
2021(4063)
2020(3168)
2019(6687)
2018(6673)
2017(12011)
2016(6423)
2015(7311)
2014(7210)
2013(7100)
2012(6671)
2011(6271)
2010(6284)
2009(5991)
2008(5809)
2007(5350)
2006(5036)
2005(4686)
作者
(23863)
(19734)
(19609)
(18655)
(12353)
(9533)
(8937)
(7681)
(7671)
(7145)
(6720)
(6693)
(6462)
(6291)
(6234)
(6212)
(5967)
(5866)
(5749)
(5714)
(5088)
(4863)
(4735)
(4599)
(4532)
(4519)
(4426)
(4378)
(4081)
(3930)
学科
(30159)
经济(30134)
管理(24500)
(18306)
(15887)
企业(15887)
业经(12719)
信息(11026)
方法(10240)
产业(9783)
(9436)
环境(9164)
总论(9053)
信息产业(8997)
数学(8245)
数学方法(8079)
(7975)
中国(7925)
(7071)
(5687)
生态(5686)
(5607)
理论(5550)
(5544)
财务(5527)
财务管理(5516)
资源(5458)
企业财务(5326)
(5210)
银行(5183)
机构
大学(107204)
学院(103790)
研究(39434)
管理(38799)
(36420)
经济(35498)
理学(32670)
理学院(32254)
管理学(31499)
管理学院(31337)
中国(29398)
科学(27878)
(24722)
(22035)
(20844)
研究所(19312)
业大(18807)
中心(18480)
农业(17699)
(17198)
(16230)
北京(15827)
(14865)
(14230)
师范(13932)
财经(13582)
(13318)
(12765)
科学院(12420)
(12305)
基金
项目(74858)
科学(58186)
基金(54485)
(50450)
研究(50232)
国家(50100)
科学基金(41839)
社会(31301)
社会科(29659)
社会科学(29649)
(28863)
自然(28568)
基金项目(27924)
自然科(27779)
自然科学(27767)
自然科学基金(27295)
(25328)
资助(22051)
教育(21319)
编号(19745)
重点(17437)
成果(16644)
(16189)
计划(15560)
(14834)
(14760)
科研(14580)
科技(14010)
创新(13979)
国家社会(13771)
期刊
(40017)
经济(40017)
研究(27114)
学报(23974)
中国(22279)
科学(18735)
(18612)
大学(16609)
学学(15201)
管理(14082)
(13695)
农业(13035)
图书(12555)
教育(9556)
书馆(8744)
图书馆(8744)
技术(8506)
情报(8146)
(8032)
金融(8032)
(7461)
财经(6453)
经济研究(6435)
业大(6373)
业经(6239)
(5927)
资源(5831)
理论(5580)
(5540)
林业(5513)
共检索到158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宏川  朱登亚  
从数字生态角度探讨信息生态失衡的问题,提出信息干预的思路并设计出数字信息流动干预模型。对数字信息流动的干预进行具体的、可操作的讨论。旨在通过对数字信息流的干预操作实现数字信息流动可控性,达到数字信息系统生态平衡的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小鹏  朱湘晖  
根据Internet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IIES)失衡现象,对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用成本-收益范式分析IIES中重要构成要素"人"的行为规则,揭示Internet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演化模型(IIESEM)其内在演化动力;根据IIESEM模型,从信息计量的角度,揭示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云合  娄策群  齐芬  
结合生态学及信息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维持机制和恢复机制。正反馈、信息生态位的分化和信息生态链(网)的形成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平衡;价值追求、竞争、信息行为自律和监管能维持信息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状态;人工调控和系统内部调节则能使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恢复平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维刚  王娜  
指出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系统的稳定性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应用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在界定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泛在网络的特点与信息生态理论,提出泛在网络中信息生态因子的构成模型,并运用协同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构建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模型,且进一步阐述模型内的价值链、信息群落与各生态因子间的关系,最后分析泛在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的危害与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子静  
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上  
信息生态系统与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的背景、内涵、研究内容和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重视人和相关环境,二者有共同的发展起源,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庆利  
本文首先构建了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动态模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然后结合模型中的信息生态因子,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及其表现,最后就如何构建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纪远  岳天祥  张仁华  邵全琴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新明  王振  张红岩  
信息生态已经成为人们在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并且是一个跨越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信息生态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以人为本的生态问题研究的基本理念,并探讨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构建以人为本的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娄策群  杨小溪  王薇波  
对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概念、机制和形式进行探讨。认为信息生态系统进化是指通过优化其结构和功能,信息生态系统整体从低层次平衡状态向高层次平衡状态发展的过程。外部信息环境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根本动力,信息人态度和主导因子的变化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先导,其他要素的适应性改造是信息生态系统进化的实现过程。信息生态系统进化有突变式进化和渐变式进化、直线式进化和波浪式进化等形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云合  娄策群  
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具有政务信息生产、政务信息传递、政务信息利用和政务信息监管等基本功能,同时具有提供社会规范、提供生产经营性信息、提供社会服务性信息、沟通协调等多种信息生态服务功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健  
构建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系统的组成要素;以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与发展等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在内的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说明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网络教学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时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素侠  
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51.27%。然而,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的措施。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昊青  兰月新  张鹏  夏一雪  
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是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生态治理的核心内容,其平衡与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舆情生态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在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结构机理和演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平衡理论与失衡成因,继而,从整体、系统、层级、生态链以及场域等维度提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网络舆情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