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5)
- 2023(8575)
- 2022(6555)
- 2021(5526)
- 2020(4302)
- 2019(9241)
- 2018(9150)
- 2017(17141)
- 2016(9245)
- 2015(10104)
- 2014(9744)
- 2013(9275)
- 2012(8332)
- 2011(7632)
- 2010(7643)
- 2009(7272)
- 2008(7163)
- 2007(6462)
- 2006(5814)
- 2005(5485)
- 学科
- 济(39516)
- 经济(39451)
- 管理(35503)
- 业(28088)
- 企(23832)
- 企业(23832)
- 业经(14934)
- 方法(13041)
- 财(13011)
- 制(12139)
- 环境(11317)
- 数学(11019)
- 数学方法(10915)
- 农(10634)
- 中国(10586)
- 产业(10288)
- 信息(9864)
- 总论(9137)
- 信息产业(9092)
- 体(8440)
- 银(7990)
- 银行(7982)
- 划(7782)
- 融(7677)
- 金融(7674)
- 行(7631)
- 务(7605)
- 财务(7587)
- 财务管理(7569)
- 体制(7250)
- 机构
- 大学(134138)
- 学院(133234)
- 济(56943)
- 经济(55824)
- 管理(52173)
- 理学(44759)
- 理学院(44304)
- 研究(44219)
- 管理学(43699)
- 管理学院(43432)
- 中国(34234)
- 财(29761)
- 京(27859)
- 科学(25043)
- 财经(23048)
- 中心(21001)
- 经(20859)
- 所(20619)
- 江(20366)
- 经济学(18699)
- 研究所(18457)
- 农(18425)
- 业大(17523)
- 北京(17193)
- 财经大学(17081)
- 经济学院(16910)
- 院(16562)
- 范(16463)
- 师范(16326)
- 州(15919)
- 基金
- 项目(93069)
- 科学(75041)
- 研究(71069)
- 基金(69414)
- 家(59815)
- 国家(59365)
- 科学基金(51963)
- 社会(48456)
- 社会科(46149)
- 社会科学(46139)
- 基金项目(36235)
- 省(35340)
- 教育(30790)
- 自然(30637)
- 自然科(29844)
- 自然科学(29838)
- 划(29442)
- 自然科学基金(29261)
- 编号(28369)
- 资助(26135)
- 制(24558)
- 成果(23252)
- 国家社会(21630)
- 重点(21041)
- 部(20645)
- 创(20086)
- 发(19934)
- 创新(18898)
- 课题(18619)
- 教育部(18210)
共检索到20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平
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的六大重点工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表述。这是继2019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壮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表述后又一个鲜明的信号。放眼全球,中国和美国已经占据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9年9月4日发布的《数字经济2019》的相关报告指出,美国和中国目前占有超过75%的区块链技术相关专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施春来
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商业与价值变革的生态特征,是对传统品牌生态圈的颠覆,品牌生态圈沟通模式从单向线性结构向多向网状结构转化。面对用户品牌偏好下降、生态圈形成的决定依据、沟通模式变化等挑战,需要规划数据来源与数据竞争力,估值品牌数字资产与预判消费行为路径,改善媒体碎片化的生态圈,复合进行品牌生态圈数据管理,以实现品牌生态圈重构的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生态 生态圈 品牌资产 价值重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本文通过探讨数字经济与流通企业生态圈的协同互动机制,实证检验二者间的互动耦合水平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流通企业生态圈呈现逐步走高的协同发展趋势,但不同地区间二者协同发展程度却表现出明显差异。数字经济与流通企业生态圈间具有双向互动的协同发展效应,技术创新对二者间协同互动存在突出的中介传导效应,该中介效应强度表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特质。此外,数字经济对流通企业生态圈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超过流通企业生态圈对数字经济的技术创新中介影响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贤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机制的改革是生态圈重构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核心、政府统筹的产教融合体系,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成为当下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突破内部封闭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发展机制,紧密联系企业,以产定教、以教促产,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平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态圈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2012-2013年冬春季节,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连续发生的雾霾天气,污染浓度之高、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所罕见,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首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广域性。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解决大气污染、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仅靠北京自身的努力难以实现,需要在更大空间范围上的协作。加强首都地区区域间生态环境合作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在2014年2月26日举行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晖 郑宏涛
特色小镇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培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拉动消费升级,而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厘清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内在机理,基于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圈理论,对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含义、要素、特征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提升特色小镇的内涵建设。提出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驱动要素和支撑要素,具有共生性、进化性和溢出性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及协同共生机制推动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整体有效运行和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晖 郑宏涛
特色小镇是城乡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培育特色小镇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拉动消费升级,而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为厘清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内在机理,基于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圈理论,对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含义、要素、特征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提升特色小镇的内涵建设。提出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驱动要素和支撑要素,具有共生性、进化性和溢出性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及协同共生机制推动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的整体有效运行和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湛泳 唐世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而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自主创新生态圈对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至关重要。基于生态学和创新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探讨了自主创新生态圈的基本内涵与特性,分析了自主创新生态圈中的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以及创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提出了建设和完善自主创新生态圈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生态圈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唯茵
生态体系建设是融入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发挥生态集聚和链路的作用,对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职生态位重构、高职开放式教育资源重构、高职动态能力培养重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重构,探索重构高职生态圈的有效路径,为高职生态圈研究和高职教育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高职生态圈 理论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静茹
OTT电视和智能电视依靠互联网和智能操作系统,整合了电视、视频网站等内容产业和终端产业,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条,构建起新的媒介生态圈。本文以二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频平台数据及案例,分析"互联网+电视"背景下新的媒介生态圈的建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郑若星 孙梦瑶 王鹤静
从知识生态视角,分析构成学术研究的知识生态圈的核心要素和质量影响要素,以"数字图书馆研究"为对象,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 II,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2000-2011年间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为样本,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知识生态圈的构成要素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揭示数字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知识生态圈 数字图书馆 可视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君 任腾飞
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以生物学为隐喻,注重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能够放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在回顾创新生态圈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界定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内涵,明确创新生态圈要素构成;以企业聚集发展为逻辑起点,探讨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生态特征;基于生态学、创新理论等跨学科知识,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演进模型,探究其运行机制。研究认为,区域中心城市创新生态圈具有开放式协同、动态自调节、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等生态特征,其运行机制由协同共生机制、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环境匹配机制共同组成。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金兰 冉从敬
构建跨界融合的数据服务生态圈是“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协同创新、转型突破的新态势。文章在对图书馆数据服务生态圈相关主题研究、可行性、必要性及其学术和应用价值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架构思路、构建流程和主要功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旨在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结构重组、跨界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图书馆 数据服务生态圈 互联网+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金兰 冉从敬
构建跨界融合的数据服务生态圈是"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协同创新、转型突破的新态势。文章在对图书馆数据服务生态圈相关主题研究、可行性、必要性及其学术和应用价值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架构思路、构建流程和主要功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旨在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结构重组、跨界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图书馆 数据服务生态圈 互联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可发 吴海平 金明星 陈颖康
打造品牌生态圈对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此认识和研究并不深入。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江西婺源篁岭旅游目的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市场压力和领导者驱动双重关键要素作用下的资源配置行为及行动特征,并最终归纳出资源行动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形成机制模型。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的形成会经历核心圈构建、产业圈完善、生态圈形成三个阶段;(2)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中,资源行动会经历由资源拼凑到资源编排再到资源协奏的演变历程,资源利用能力也会经历由重构能力到整合能力再到协同能力的跃迁;(3)旅游目的地品牌生态圈打造的目的是突破产业及组织边界,达到多元主体赋能和价值共创,最终形成系统性竞争优势。本研究结论拓展了品牌成长和品牌生态理论,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