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8)
2023(11177)
2022(8479)
2021(7362)
2020(5657)
2019(11948)
2018(11769)
2017(20624)
2016(10529)
2015(11489)
2014(10759)
2013(10107)
2012(8851)
2011(7970)
2010(7907)
2009(7160)
2008(6446)
2007(5809)
2006(5085)
2005(4425)
作者
(29742)
(24837)
(24797)
(23735)
(15488)
(11891)
(11294)
(9643)
(9421)
(8567)
(8384)
(8279)
(7640)
(7540)
(7528)
(7494)
(7463)
(7431)
(7358)
(7051)
(6104)
(5958)
(5839)
(5780)
(5553)
(5493)
(5476)
(5358)
(4923)
(4840)
学科
(41958)
经济(41914)
管理(29697)
(26884)
(20944)
企业(20944)
业经(15411)
方法(14797)
(13889)
中国(12390)
数学(12325)
数学方法(12028)
产业(10985)
(9936)
农业(9457)
信息(9423)
(9212)
总论(8873)
信息产业(8781)
(8198)
贸易(8191)
(7730)
(7601)
地方(7155)
(7145)
银行(7135)
(6948)
理论(6900)
(6624)
金融(6622)
机构
学院(148871)
大学(143104)
(55376)
管理(54755)
经济(54127)
研究(47570)
理学(47450)
理学院(46886)
管理学(45741)
管理学院(45473)
中国(36862)
科学(30758)
(29411)
(26197)
(22981)
中心(22486)
(22439)
(21700)
研究所(21078)
业大(21069)
财经(20852)
(20714)
师范(20509)
(18873)
(18479)
北京(18039)
(17985)
农业(17691)
技术(17558)
经济学(16901)
基金
项目(104952)
科学(83564)
研究(78215)
基金(75366)
(65834)
国家(65265)
科学基金(56733)
社会(50662)
社会科(47962)
社会科学(47949)
(42385)
基金项目(38700)
教育(35248)
自然(35207)
(34920)
自然科(34441)
自然科学(34436)
自然科学基金(33745)
编号(33358)
资助(28755)
成果(25583)
重点(23995)
(23453)
(22643)
课题(22493)
国家社会(21415)
(21184)
创新(21045)
项目编号(20791)
科研(20104)
期刊
(65625)
经济(65625)
研究(41919)
中国(28131)
学报(22721)
(21078)
科学(20993)
管理(20205)
(18212)
教育(17922)
大学(17220)
学学(16204)
业经(15023)
农业(14603)
经济研究(13207)
技术(12573)
(11239)
金融(11239)
商业(10332)
图书(9105)
财经(8880)
统计(8166)
(7693)
(7657)
商业经济(7224)
(7140)
(7002)
科技(6969)
问题(6796)
决策(6557)
共检索到21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亮  宋锋华  
流通产业数字化,为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数字流通的逐渐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流通市场的发展质量,有利于实现供给—需求端的有效衔接。当前,我国数字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带动了居民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和生产的"双升级"。数字流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时还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决策和行为,为生产和消费"双升级"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因此,需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促进消费结构向中高端消费转变。同时,还需要以数字流通发展为契机,深化需求侧改革,提高国内消费市场的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欢  
本文基于“价格效应”逻辑考察商贸流通服务“成本病”的特征事实,并通过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服务“成本病”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第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商贸流通服务的“成本病”特征明显,尤其体现在生活性服务部门上。第二,商贸流通业的相对生产率负向影响相对价格水平;相对价格水平正向影响部门的就业份额与产出,在商贸流通服务内部引导劳动生产要素更多流向生活性服务部门。第三,数字经济正向调节商贸流通服务相对生产率与相对价格水平的关系,负向调节相对价格水平与就业份额及产出的关系;数字经济弱化商贸流通服务的“成本病”,对生活性服务部门的弱化效果更强烈。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结论得出强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服务深度融合等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双伶   陈丽莎  
数字经济以其高技术性、高融合性和高协同性,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对消费领域也产生着深入持久的影响。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GM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探究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行地区和消费群体异质性分析,以及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平行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婉云  
本文实证分析了双重中介效应视角下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通过实施数字新基建战略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在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素芳  赵学军  
新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发挥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消费金融通过总量提升效应、品质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内部联动效应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畅通国内大循环,并通过内外联动效应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良性互动。目前,消费金融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触达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性、消费者权益保障不足、风险控制能力有限、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问题。未来,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深耕下沉市场、重视“新消费”趋势、践行“行业监管+机构自律+消费者自我保护”原则、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经济政策等提升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率,以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香品  
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已渗透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经济背景下居民消费呈现出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居民消费增长势头强劲、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居民消费协同发展、数字消费逐步占领居民消费的新高点、90后展现出巨大的网络消费潜力、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发展六大态势。这些繁荣的背后昭示出居民消费的新特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网络消费营商环境与体系不断完善、网络消费趋于个性化与特色化且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明显、消费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消费品质迭代升级加快、消费行为不确定性增加等。这些特征传达出居民消费机理出现重大改变:在生产决定消费基本逻辑框架下,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重构与融合;促进了生产方式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循环升级;改变了居民消费行为与消费决策。同时,机理变革又重塑了居民消费的信息传递模式、心理情景模式、需求动能模式,优化了消费循环升级的实现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亚丽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产业深度融合,快速推进了流通业智能化转型发展,并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数据样本,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数字技术创新在其中具有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数字技术创新在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过程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内需,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流通产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必然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流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较弱。此外,流通产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添加新消费热点以及影响其它产业发展等方式,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江平   董欣童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在城市,更在农村地区催生了新的机遇,其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关注在流通效率这一中介因素的作用下,分析数字经济如何驱动农村居民实现消费升级。通过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流通效率和农村消费升级之间的机制关系,本文旨在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可行的战略和政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能够以提升流通效率的方式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国萍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进行转变,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农村市场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表现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联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但我国不平衡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各项农村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在消费水平、要素分配以及供给等方面农村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得不到有效开发,居民消费观念、能力、环境以及结构等方面升级缓慢。因而,本文以农村居民消费为基础,对农村消费环境和水平进行分析,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纵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研究智慧流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流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智慧流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影响效应最强,其次为中部地区,对东北及西部地区影响效果相对偏弱。最后,提出积极推动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智慧流通体系软硬件设施建设、实行智慧流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充分释放智慧流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带动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广柱  
本文基于市场价格理论视角,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路径,得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变不同层次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相关产业的获利能力,引导资源向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获利能力相对提高的产业配置,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而后通过计算居民八大类消费品的消费比例与轻重工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衣食等相对低层次的消费比例变化与轻工业比例变化高度正相关,交通通讯、医疗和文化娱乐等相对高层次的消费比例变化与重工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变化高度正相关,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相关性,间接验证了上述基本路径分析的正确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上创利   邓龙骞  
本文从流通产业集聚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数字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流通产业集聚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相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产业集聚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作用更大;数字营商环境能够强化流通集聚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   王乾宇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居民优化消费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了基础支撑,成为推动地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因此,本文利用2012-2021年我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流动性约束、支付便利、投资效率和居民风险对冲能力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影响机制。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流通效率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