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7)
- 2023(11931)
- 2022(9265)
- 2021(8086)
- 2020(6570)
- 2019(14271)
- 2018(13971)
- 2017(25871)
- 2016(13984)
- 2015(15881)
- 2014(15875)
- 2013(15232)
- 2012(14177)
- 2011(12696)
- 2010(13075)
- 2009(12678)
- 2008(12944)
- 2007(12172)
- 2006(10801)
- 2005(9919)
- 学科
- 济(55789)
- 经济(55700)
- 管理(52175)
- 业(45478)
- 企(38404)
- 企业(38404)
- 财(19959)
- 方法(19819)
- 中国(19366)
- 业经(18529)
- 制(17969)
- 数学(16385)
- 数学方法(16082)
- 农(15191)
- 银(13718)
- 银行(13704)
- 行(13046)
- 融(12207)
- 金融(12205)
- 体(11349)
- 险(11164)
- 务(11085)
- 保险(11073)
- 财务(11037)
- 财务管理(11000)
- 产业(10726)
- 企业财务(10398)
- 地方(10306)
- 信息(10097)
- 理论(10090)
- 机构
- 大学(205018)
- 学院(204355)
- 济(81125)
- 经济(79149)
- 管理(78018)
- 研究(65973)
- 理学(65143)
- 理学院(64458)
- 管理学(63323)
- 管理学院(62906)
- 中国(55689)
- 财(46489)
- 京(43892)
- 科学(38060)
- 财经(34426)
- 江(32944)
- 所(32002)
- 中心(31895)
- 经(31076)
- 农(29209)
- 研究所(28128)
- 北京(27758)
- 业大(26307)
- 州(26175)
- 财经大学(25441)
- 经济学(25361)
- 范(25158)
- 师范(24888)
- 院(24435)
- 经济学院(22704)
- 基金
- 项目(130579)
- 科学(103178)
- 研究(98710)
- 基金(94661)
- 家(81273)
- 国家(80560)
- 科学基金(70237)
- 社会(63909)
- 社会科(60520)
- 社会科学(60503)
- 省(50831)
- 基金项目(48149)
- 教育(45081)
- 自然(43097)
- 自然科(42132)
- 自然科学(42121)
- 划(41945)
- 自然科学基金(41360)
- 编号(40310)
- 资助(38578)
- 成果(34485)
- 制(30553)
- 重点(29026)
- 部(28604)
- 课题(28593)
- 国家社会(27163)
- 创(27134)
- 发(26868)
- 项目编号(25578)
- 创新(25543)
共检索到328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禹璇
区块链凭借着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等特征与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相吻合,能够推动政府治理的新一轮自我革新,加速政府治理现代化。但是区块链在与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耦合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治理权威弱化、数据安全性保障难度高以及制度漏洞和规则冲突等问题。对此,为了使区块链与政府治理更好地实现智慧互联,应当加强区块链政务应用顶层设计,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明确区块链的工具属性定位,发挥政府在数据治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为实现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群丰
区块链能够从三方面赋能政府治理:一是运用分布式治理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多中心参与,优化权力配置;二是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科层制治理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造政府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打造基于客观数据而非主观随性的信任关系,降低信息传输成本;三是部署智能合约的区块链政务系统能够实现多主体实时监督,建立“不能腐”的事前防范机制,减少不作为。区块链赋能政府治理进程中伴随着结构转型和功能升级,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规制方案来保障实施和防范风险。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政务区块链管理规范,包括数据上链规范、私钥管理规范、节点监管规范等。其次,明确区块链赋能政府治理的法律边界,防范将去中心化等技术特征发展为冲击政府权威的教条,同时防止资本增值逻辑主导区块链治理规则的建构,将提升治理效能与保障公共利益作为区块链赋能的基本法律原则。最后,应当将民主集中制嵌入到区块链法律治理体系之中,引导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约翰 朱一青 朱占峰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的地位愈发重要。在研究区块链技术演进和类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块链和海产品供应链的耦合机理,重构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产品供应链管理平台架构,再造了海产品供应链交易运作流程。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海产品供应链 耦合机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博 邱国栋
供应链金融作为金融机构对一条或多条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并予以授信的融资创新活动,在解决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上下游链条网络冗长复杂、对关联企业贸易背景监测困难,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积聚了难以估量的隐形风险,特别是合谋掩饰行为具有非全局性、隐蔽性等特点,现行监管手段难以准确识别,成为当前阻碍我国供应链金融稳健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道德缺失下的风险逐利心理是驱动融资者产生合谋掩饰行为的根本原因,虚假共识下的运行机制局限是阻碍金融机构识别合谋掩饰行为的客观障碍。为克服供应链金融中的合谋掩饰行为,可通过智能区块链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耦合,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为确保所构建新型机制稳定运行,治理者应大力加强供应链金融技术环境配套建设,使科技创新成为供应链金融有效规避不可预见风险、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方向、充分挖掘耦合效应潜在价值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强化信用资产属性及风险监管,编织以供应链企业之间信用资产互相交叉背书为担保的金融风险防控网。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还可尝试转变既有角色与功能定位,扩大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范围。
关键词:
合谋掩饰 智能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 耦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建斌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的现象日趋严重,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规范农地征收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在农村土地征用的目的、补偿、程序、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陷。我国在征用农地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制度选择,可从健全农村土地登记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并完善补偿项目、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征用程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征收 政府规制 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睿珂 汤春华
运用区块链技术,从企业征信、风险机制两个方面研究区块链赋能创新的可行性,对中小企业物流金融进行创新研究。首先,构建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对直接信任中的信息披露机制进行阐释分析,探究区块链的智能信任合约在解决物流金融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时的能动性;其次,根据博弈模型探究区块链技术与中小企业物流金融的耦合机理;最后,指出区块链技术与物流金融业务功能耦合与技术耦合可有效推动中小企业物流金融业务的进展。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中小企业 物流金融 耦合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樊慧玲
社会性规制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耦合是满足消费安全、生产安全及良好环境等公共需求的必然选择。作为政府规制与CSR耦合的模式,必须既体现政府规制的强制力,又具有CSR的内生性;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和回应型规制便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治理模式。
关键词:
授权型自我规制 共同规制 回应型规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静
文章从区块链技术视角研究电商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利用全面风险管理,对电商行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市场风险问题提出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的方式,确保对整体市场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信息的安全;对电商行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三方信用评价"的方式,将三方评价数据与区块链对接,并为金融机构授信提供支持;对电商行业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操作风险问题提出电商企业采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确保信息不可篡改,对于金融机构的评估模型问题提出适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优化更新评估模型,并给出区块链技术在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思路和具体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降低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涛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逐步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但是,在规制改革过程中,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国内外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经验、教训表明,能否有效地控制规制过程中引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制改革的绩效,甚至影响到对规制改革本身的评价。引发规制风险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规制本身、市场、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三方面所引发的规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化解规制改革中面临的风险。
关键词:
自然垄断 规制 风险 市场 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滕霞光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由政府资金支持的风险投资,外国的风险资本正登陆抢滩,民间资本也跃跃欲试,风险投资业前景看好。当前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主要以政府资金为主。那么,政府资金用于风险投资,是喜还是忧?本文拟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同伟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化金融产品,其内在风险在于交易结构的复杂化和交易链条的加长扩大了终端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以致在外生冲击下会倍数放大风险。区块链技术特有的信息处理优势可以有效消弭资产证券化的结构风险。本文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性风险,扼要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技术特征,探讨了区块链在资产证券化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区块链证券化应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关键词:
分布式账本 资产证券化 金融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卫萌 张永红
政府环境审计是保护环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监督制度体系;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由于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对于完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体系,形成"互联网+监管"格局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局限性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府环境审计体系,并提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环境审计的机遇与难点,以使其更好的发挥监督功能,服务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区块链 联盟链 政府环境审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万琼 钟希余
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管理存在设计管理、工期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多方面风险。区块链审计作为当前审计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对助推高校有效防控基本项目建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内部审计视角,试图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链式加密连接、共识机制核对、数字签名上链等技术特性来确保建设项目审计资料及时、真实、有效,借助区块链系统内置智能合约以实现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智能审计。并以项目变更为例,探索了区块链审计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风险防控应用中的可能性,为高校防控基本建设风险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审计 建设项目 风险防控 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颜昌武 何巧丽
公共决策的合法性高度依赖于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以公众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为由将其排除在政策过程之外。基于"公众理解科学"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在茂名"PX"项目政策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保证决策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出了以"不要怕"为基调的科学话语体系,但公众依托地方性知识的认知视角,将政府的科学话语转向以"我还是怕"为基调的风险话语,并采用"把事情闹大"的策略对决策项目行使"否决权"。文章认为,要避免政策过程中的"两败俱伤",就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政府的专业性知识与公众的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张力,并合理定位好地方政府和公众各自的角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票据市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金融子市场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有效连接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票据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全国性票据报价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结算、信息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