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9)
2023(9307)
2022(6611)
2021(5832)
2020(4011)
2019(8833)
2018(8545)
2017(13324)
2016(8270)
2015(9249)
2014(9118)
2013(7841)
2012(7256)
2011(6644)
2010(6731)
2009(5732)
2008(5762)
2007(5106)
2006(4687)
2005(4280)
作者
(21166)
(17790)
(17481)
(17146)
(11062)
(8494)
(8129)
(6945)
(6819)
(6133)
(6007)
(5929)
(5633)
(5497)
(5496)
(5413)
(5305)
(5239)
(5225)
(5176)
(4572)
(4422)
(4204)
(4075)
(4007)
(3936)
(3920)
(3896)
(3691)
(3562)
学科
(26374)
经济(26359)
教育(19573)
管理(17623)
(14974)
中国(14500)
(12018)
企业(12018)
业经(11935)
产业(8838)
信息(8480)
(8426)
总论(8085)
信息产业(8050)
理论(7730)
(7647)
教学(6800)
(6705)
(6173)
方法(6069)
发展(5634)
农业(5631)
(5512)
(5171)
技术(5129)
数学(4960)
数学方法(4834)
地方(4825)
(4514)
银行(4510)
机构
大学(112430)
学院(108118)
研究(42719)
(34502)
经济(33486)
管理(33307)
教育(29462)
理学(28564)
理学院(28107)
管理学(27484)
管理学院(27236)
(26749)
师范(26615)
(25129)
中国(24778)
科学(24503)
师范大学(22184)
(19880)
中心(18332)
研究所(18318)
(17571)
(17223)
(16636)
北京(16619)
技术(15566)
职业(14743)
(13953)
研究院(13730)
财经(13636)
(13375)
基金
项目(74171)
研究(63951)
科学(60822)
基金(50264)
(43531)
国家(42998)
社会(39300)
社会科(37017)
社会科学(37006)
教育(36555)
科学基金(36085)
(29973)
编号(28981)
(27645)
成果(26597)
基金项目(24889)
课题(23343)
(19904)
自然(19241)
重点(18982)
自然科(18733)
自然科学(18732)
自然科学基金(18373)
(18311)
项目编号(17819)
规划(17803)
资助(17507)
(17474)
(16918)
国家社会(16118)
期刊
教育(49637)
研究(42891)
(37357)
经济(37357)
中国(30769)
学报(15412)
科学(13808)
大学(13276)
(12528)
职业(12356)
技术(12150)
(12104)
管理(10895)
学学(10530)
农业(8933)
技术教育(8022)
职业技术(8022)
职业技术教育(8022)
图书(7278)
(7061)
论坛(7061)
(6890)
金融(6890)
业经(6373)
经济研究(6174)
财经(6155)
(6017)
高等(5925)
(5396)
书馆(5336)
共检索到171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萌   彭婵娟  
在风险社会和竞争时代,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难度愈发凸显。为了适应激烈的教育出口竞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英国在数字治理赋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英国通过修订出口数据统计标准、夯实数字化平台基座、建立数据管理机制、汇集内外部营销信息和多方解读数字化应用场景,来提升国际高等教育的韧性和竞争力。通过这些措施,英国可获取可靠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优化数据利用生态、获取全面的市场洞察,以及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从英国数字治理赋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其融合“治数”和“数治”的治理思维,构建起“共治”与“法治”并行的治理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张军凤  
开放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断向前发展,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在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基本职能之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积极开放,加快发展;平等交流,互利互惠;促进改革发展,服务国家利益;双向交流,引进与输出相结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时晨  
结合瑞典高等教育政策与时代背景,对瑞典高等教育在正式学制中赋能终身学习的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瑞典高等教育赋能终身学习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80年代为扩张与整合期,政府的系列改革为非传统学生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为松绑与巩固期,瑞典高等教育由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大学得以自行设计课程方案和入学机制;2011年至今为更新与转型期,大学获得更多自主空间,可因地制宜地架构入学、培养、学位授予等整套制度。上述实践历程可提炼出整套赋能机制,包括拟定多元入学方式、推行弹性课程设置和提供坚实经济保障,体现出教育政策积极推动、制度设计现实可行与大学定位“无墙化”等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晓飞  张策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了数字社会的发展,也加速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要素和层面两个维度进行探讨,阐述高等教育数字化的理念与文化、资源与基础设施、内容与载体、平台与工具、标准与规范、评价与认证、人员素养与能力、管理与政策等八个相关要素,分析课程、专业、学校、政府教育部门和教育生态等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五个层面,提出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八个着力点。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新机遇与新挑战,需要政产学研多方参与,系统谋划,通力协作,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袁希  
高等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带有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开放本身就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由于历史境遇不同,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开放形式、内容和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个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基本路径选择是: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人才输出到人才输入、由学术话语输入到学术话语输出等开放模式的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挑战。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互鉴互容互通,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丽  樊庆丰  陈华  
19世纪以来,老挝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经过了“被迫开放”“为民族独立开放”和“为国家建设开放”的发展历程。老挝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中国、越南、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获取教育援助,助力老挝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老挝开创了高等教育新局面,高等教育机构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程度提升,高等教育法制建设日趋健全,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极大改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民众高等教育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我国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西方则可以追溯至古希腊乃至更早。在先秦和古希腊,跨国"游学"和"游教"之风盛行。学生为接受高等教育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留学,学者出于传播学问的目的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讲学的现象,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服务国际国内大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君  
今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也是加快建设科教强国和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力支撑。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要以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强化使命担当,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在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中展现新形象,做出新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薇  
论文回顾和总结了对外开放以来西藏地区开放边贸,扩大边贸取得的成绩、针对边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西藏对外开放程度和加强边贸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论证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依托“边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时外开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可行之路、必然之路。只有实现开放与变革,才能走出民族边缘化封闭状态,实现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平  
高等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趋势。在当前职业培训教育形式多样化、项目内容纷繁、培训质量良莠不齐的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发展职业培训教育,需要依托自身办学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开发特色培训项目,突显社会职业需求与个体职业需求,创建培训品牌,加强培训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高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中的双重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智庭  戴岭  胡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AIGC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和潜力,但也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和方式变革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首先描述了AIGC多种模态里的“文本生成”的一种实例——ChatGPT。然后,探讨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包括高意识学习、技能本位教育和智慧教育三个方面:高意识学习激发学习者潜意识,由此转向无意识学习,可以开拓高维度的世界;技能本位教育突出技能优先的教育理念,可以助力于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的人才培养;智慧教育整合高意识层面下的技能、道德、知识、智能等要素,可以拓展教育教学的智慧化。最后,提出了数字社会文化综合治理的框架,旨在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雯  
高等教育学是从事相应活动的考察,在一定发展阶段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和命题,有了一个自身理论体系,形成了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的诞生与建立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有助于了解高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张楚廷撰写的《高等教育学导论》一书,对探究高等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途径有一定帮助。作者在书中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菲利克斯·饶纳尔  李玉静  
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渗透与衔接是各国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和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成功的双元制继续学习范例是很少的。为消除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界限,要实施一个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更加规范的框架,并需要对不同的生涯路径以区别对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坚持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的协调统一是中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定位。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自身的国际定位,即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维护和弘扬全人类教育的共同价值;基于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提供一个新的选项;以“平视”取向,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分析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定位的基础上,揭示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