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5)
2023(7914)
2022(5831)
2021(5139)
2020(3845)
2019(8276)
2018(8180)
2017(14511)
2016(8466)
2015(9651)
2014(10104)
2013(9322)
2012(9073)
2011(7893)
2010(8335)
2009(7567)
2008(8163)
2007(7725)
2006(6832)
2005(6244)
作者
(25681)
(21064)
(20904)
(20028)
(13403)
(10311)
(9944)
(8211)
(8135)
(8029)
(7300)
(7070)
(6823)
(6640)
(6500)
(6459)
(6246)
(6170)
(6151)
(6100)
(5393)
(5099)
(5062)
(5046)
(4816)
(4793)
(4752)
(4732)
(4382)
(4365)
学科
(32130)
经济(32088)
管理(26363)
(22609)
(20878)
企业(20878)
业经(14519)
产业(10472)
方法(10322)
中国(10134)
(9508)
理论(9321)
(9205)
信息(8840)
总论(8324)
信息产业(8216)
(8031)
(7708)
教育(7258)
教学(6955)
数学(6685)
数学方法(6387)
(6336)
财务(6311)
(6309)
银行(6299)
(6297)
财务管理(6279)
农业(6158)
(5974)
机构
学院(123440)
大学(121640)
管理(41690)
研究(39336)
(38578)
经济(37275)
理学(34389)
理学院(33913)
管理学(32939)
管理学院(32678)
中国(31114)
(26953)
科学(25301)
(22054)
(21467)
(20131)
中心(19242)
(19215)
(19132)
师范(19010)
(17994)
研究所(17600)
北京(17213)
技术(16614)
业大(16509)
财经(16449)
师范大学(14798)
农业(14784)
(14662)
(14598)
基金
项目(73784)
研究(57840)
科学(55737)
基金(48746)
(42154)
国家(41672)
科学基金(34958)
社会(33939)
社会科(31856)
社会科学(31845)
(30742)
教育(27499)
编号(26363)
(24638)
基金项目(24122)
成果(23780)
自然(20605)
自然科(20112)
自然科学(20107)
资助(19768)
自然科学基金(19686)
课题(18732)
重点(16860)
(16433)
项目编号(16419)
(15477)
(15029)
(15020)
(14551)
大学(14252)
期刊
(52623)
经济(52623)
研究(37107)
中国(31952)
教育(24741)
学报(21572)
(20072)
(19018)
科学(17664)
管理(17615)
大学(16535)
学学(14870)
技术(13081)
农业(12437)
图书(12422)
(11127)
金融(11127)
书馆(9498)
图书馆(9498)
业经(8970)
财经(8229)
(8006)
职业(7323)
(7230)
经济研究(7105)
(6948)
论坛(6948)
财会(6791)
(6767)
会计(6024)
共检索到202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莎娅江·阿丁   孙振南  
“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治理模式。数字治理在“文化润疆”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维度进行考察。从应用的逻辑可能来看,数字治理的基本要素能够为“文化润疆”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撑、载体支持和主体保障。从应用的现实意蕴来看,数字治理在“文化润疆”中的应用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诉求。从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来看,其应用面临着多元主体自觉性不足,协同不充分;治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发挥效果一般;人才培养机制滞后,数字人才短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难度较大共四重困境。从其应用的具体路径来看,主要采取构建数字文化治理体系,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升新疆各族人民的数字思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数字文化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等具体措施,切实保障数字治理模式在“文化润疆”中的应用取得实际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青丽  
文章从新疆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润疆活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对文化润疆政策的解析、新疆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润疆活动的思路设计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润疆理论对新疆高校图书馆指导路径设计的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立杰  王华丽  王盛华  
文章分析了我国创新创业教学评价的现状,提出要构建"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并从创新创业教学前、创新创业教学中、创新创业教学后三方面阐述了"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进而指出了"双方向、四维度"评价体系的创新之处与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以期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管亚梅  王美玉  
最近几年发生了大量的审计合谋案件,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遏制,但仍然屡禁不止。这不能不说明审计合谋的环境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有措施还不能真正戳到痛处。基于此,通过对审计合谋存在的原因进行剖析,从系统论的角度构建了审计合谋的治理模型——四维空间治理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子科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要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四维向度"的拓展,即由"艺"的创作向"技"的写作拓展;由"生活背景"的校园化向"生活情境"的社会化拓展,由"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向"课外时间"的无限性拓展,由"机械考核"的死板式向"灵活考核"的多样式拓展。教师应围绕这四个方面积极策划,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测评手段,贴近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专业的不同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旭  李迪  王海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审计思维向持续审计思维、全量信息思维、以人为本思维和智能审计思维发生转变。传统审计思维引导的审计模式存在低速度、低效率的缺陷,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的审计需求,在新型审计思维指导下,可以通过构建审计模型的方式来弥补传统审计模式的缺陷。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综合"的四维审计模型以SQL语言为核心,结合机器学习、Benford定律、新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经过数据预处理之后的数据集进行时间、空间、人员、绩效维度上的全方位审计分析,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保证了审计准确性和全面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江亚茹   高雪  
“文化润疆”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新疆各族人民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身份认同,这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将中华优秀文化滋润进各族群众的心中,不仅有利于增强个人职责和身份认同,还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更有利于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新疆“建长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步入新时代“,文化润疆”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疆各族群众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式民族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申  
技术改造工程是电网建设主要投资类型之一,投资大、范围广,加强技改工程审计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审计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蚌埠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推进"四维度"过程化技改工程审计管理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申  
技术改造工程是电网建设主要投资类型之一,投资大、范围广,加强技改工程审计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内在需求。本文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审计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蚌埠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推进"四维度"过程化技改工程审计管理的实践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应隆  谭杰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时空观念作出了四个维度的划分。可见,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不可能一跃而就,它是一个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然而,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渗透还不够,很大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对时空观念不同维度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全面、不透彻。文章旨在对历史时空观念不同维度发展阶段的教学目标进行探讨,希望对各位历史教师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长期来,治校方略或模式趋同化,是中国大学的一个统痛。近年来的探索则更主张彰显个性特色。2009年初,宜宾学院新班子上任,时逢中央在全国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核心是回答"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问题。借此东风,学校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就"大学是什么、大学干什么、大学怎么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初步确立了应当倡导的大学文化,凝练了办学理念。在后来近三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大学文化的要义、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制度,使我们所倡导的大学文化和办学理念有了坚实的支撑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电  
本文借鉴国内外现有的主要企业组织文化相关模型,构建出专门针对企业会计文化的"四维度"量表分析系统,并对全国一线城市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在对样本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进行测评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相对应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新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海婷  
落后的治理结构是制约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治理结构的不断演进推动了家族企业的成长。我国家族企业要突破成长中的"瓶颈"就必须在治理结构上实施创新,由原始的古典家族企业向现代家族企业过渡。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并不一定要实行股权多元化来促使企业发展,但从长远观点来看,实行产权多元化是必然的,也符合企业成长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前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战略举措和迫切需要。建设现代化的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把握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将现代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情、现代化语境有机结合起来,呼应"新常态"的战略需求,走"国际化、本土化"融合创新的治理之路,全面推进高职教育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方式、治理评价的现代化转变,破除政府集权管制体制壁垒,突破高职院校内部官僚体制束缚,打破法律法规供给不足瓶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斌  欧伟强  
以时间、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了主流与新流创新演进的四维理论模型,从微观、动态的视角,探讨四维视阈下创新要素、创新形态、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流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要素的创新流,要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必须进行创新系统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管理。创新要素组合的突变重组,导致主、新流创新轨道的切换,创新能力层级提升,进而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