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
- 2023(826)
- 2022(471)
- 2021(231)
- 2020(78)
- 2019(114)
- 2018(77)
- 2017(100)
- 2016(44)
- 2015(47)
- 2014(54)
- 2013(42)
- 2012(58)
- 2011(43)
- 2010(62)
- 2009(40)
- 2008(33)
- 2007(32)
- 2006(37)
- 2005(23)
- 学科
- 济(2110)
- 经济(2110)
- 业经(2048)
- 产业(2008)
- 信息(2004)
- 总论(1998)
- 信息产业(1996)
- 中国(564)
- 银(431)
- 银行(431)
- 行(430)
- 融(428)
- 金融(428)
- 农(421)
- 中国金融(396)
- 发(379)
- 农业(374)
- 管理(358)
- 业(338)
- 发展(297)
- 展(297)
- 农业经济(286)
- 建设(278)
- 经济建设(250)
- 企(215)
- 企业(215)
- 贸(214)
- 贸易(214)
- 易(204)
- 图书(189)
- 机构
- 学院(2556)
- 大学(2413)
- 济(1286)
- 经济(1269)
- 管理(993)
- 理学(880)
- 理学院(877)
- 研究(864)
- 管理学(860)
- 管理学院(858)
- 中国(634)
- 科学(513)
- 经济学(506)
- 经济学院(483)
- 京(459)
- 财(459)
- 中心(436)
- 院(407)
- 财经(402)
- 研究院(368)
- 经(365)
- 农(346)
- 江(343)
- 州(341)
- 所(326)
- 范(323)
- 师范(318)
- 研究所(318)
- 经济管理(318)
- 业大(305)
共检索到3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灾害影响千家万户。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深圳这片自主创新的沃土上,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莲霞 张庆阳 郭家康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国内率先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国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应如何搞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治 美国 日本 印度 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沅 郭明佳
指出网络环境下,各种数字信息源的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对数字信息源有所偏爱且利用率颇高,数字信息源的检索日显重要。对气象专业数字信息源类型、信息检索工具等进行系统介绍,探讨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质量评估、检索要求及检索对策等与数字信息源检索相关的问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曹广喜 丁荷莲 郭雨
本文在提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显性效益和要素效益两方面对我国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信息关注度和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程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有着正向、直接的影响,而气象灾害信息准确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有着负向、直接的影响;(2)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程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信息关注度;(3)由于"半途效应"的存在,气象灾害信息准确度越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反而越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润东 田文东 于海群 李鑫豪 靳川 刘鹏 查天山 田赟
【目的】探究温带落叶阔叶林物候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高植被固碳模型和区域碳固定模拟的准确性。【方法】以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数字相机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相对绿度指数(Gcc),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将Gcc和SRS-NDVI测量仪测定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通量数据拟合估算出的物候指标作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观测期间,Gcc与空气温度(T_a)、土壤温度(T_s)、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光合有效辐射(PAR)、饱和水气压差(VPD)和降雨量(P)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6、0.29、0.45、0.65和0.25。Gcc、NDVI、GPP提取的生长季开始时间(SOS)分别为第129、116、110天,生长季结束时间(EOS)分别为第277、277、283天,生长季长度(LOS)分别为148、162、173天。【结论】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气压差影响,降雨对相对绿度指数具有“触发”作用。与通量数据提取的物候指标对比,数字相机和SRS-NDVI测量仪能够敏感捕捉到植被生长动态变化,数字相机对生长末期的捕捉精度高于生长初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景荣
近年来受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各类气象灾害更加频繁,破坏程度也越来越大。频发的气象灾害严重时会造成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充分认识气象灾害对经济危害的严重性对我国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温室效应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维军 巩在武
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构建了气象灾害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3-2005年我国气象灾害数据评价了各年份气象灾害指数。研究表明,13年间,气象灾害程度最严重的是1998年、1996年和1994年,气象灾害程度最轻的是2000和2001年。其研究对于探讨气象灾害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作玉
目前,人类气象科学已经有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气象规律被揭示,气象信息服务产品越来越多,针对性和参考性越来越强,昔日不可捉摸的气象越来越变得可以捉摸了,可以越来越好地做到防灾减灾和利用自然力,人类在气象与农业之间正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偶然走向必然。我们应该更加主动地利用目前所拥有的能力为目的服务,改变靠天吃饭为顺天吃饭。"气象农业"重点是讲农业,是要进一步发挥气象知识及信息的价值,是进一步突出气象条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像有机农业、石化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等的说法一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梅 仪清菊 接连淑 张文华 王超 倪允琪
用先进的网络技术 ,建立了气象信息共享网络环境 ;选择Sybase作为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库平台 ,建成了 5个内容丰富的气象信息共享数据库 ,具有网上浏览 ,查询 ,下载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数据库 气象信息 共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武全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神经网络性活动。气象应急信息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对政府提高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安徽省气象局为例,分析研究了气象危机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目标、功能划分、建设内容等。
关键词:
应急信息 突发事件管理 气象应急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3·23为世界气象日,2019年其主题为"太阳、地球和天气"。随着全球变暖,与气候相关的卫生、民生、粮食安全、供水、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风险预计将上升。在此期间,深圳市气象局组织两大活动,进一步宣传"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精神,推进抗灾型社会建设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防御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肖春辉
记者:郑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的采访。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每天都为我们提供实时、准确、周到的气象服务,请您介绍一下党的十七大以来气象事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后气象事业将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奋进?郑国光: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气象局承担全国气象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业务服务实行国家—区域—省—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对于冬春季空气污染及雾霾天肆虐,人们的议论还未止歇,时值入夏,雨季和酷暑来临,全国众多城市又面临防旱抗涝的艰巨任务,目前深圳等南方城市已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各地防汛救灾压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对于天气系统变化规律不断加深认知,天气预报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但局地空气污染、刮风下雨演变为灾祸仍时有发生,令人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集聚、城市硬质化建设、工业生产排放等等,无不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环境及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强度和频度。特别是当多种气象灾害频繁、连续或叠加发生,很多城市显得准备不足,生产生活遭受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