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6)
- 2023(12063)
- 2022(9620)
- 2021(8372)
- 2020(6913)
- 2019(15241)
- 2018(14901)
- 2017(28687)
- 2016(14522)
- 2015(16174)
- 2014(15255)
- 2013(15105)
- 2012(13611)
- 2011(11932)
- 2010(12123)
- 2009(11417)
- 2008(11612)
- 2007(10640)
- 2006(9355)
- 2005(8682)
- 学科
- 业(79968)
- 企(75357)
- 企业(75357)
- 济(68900)
- 经济(68835)
- 管理(63279)
- 业经(31491)
- 方法(28129)
- 财(23453)
- 贸(22682)
- 贸易(22667)
- 农(22555)
- 易(22050)
- 技术(19870)
- 数学(19406)
- 数学方法(19289)
- 务(18490)
- 财务(18478)
- 财务管理(18469)
- 企业财务(17406)
- 中国(16466)
- 农业(16421)
- 制(14833)
- 理论(14043)
- 策(13749)
- 技术管理(13741)
- 划(13501)
- 和(12589)
- 产业(12304)
- 企业经济(12287)
- 机构
- 学院(213490)
- 大学(207043)
- 济(98258)
- 经济(96566)
- 管理(93703)
- 理学(80356)
- 理学院(79734)
- 管理学(79023)
- 管理学院(78598)
- 研究(60619)
- 中国(50028)
- 财(44483)
- 京(41323)
- 财经(35243)
- 江(33010)
- 科学(32087)
- 经(32025)
- 农(29452)
- 经济学(29436)
- 中心(28754)
- 商学(27849)
- 所(27629)
- 商学院(27589)
- 经济学院(26825)
- 业大(26274)
- 州(26241)
- 财经大学(25842)
- 北京(25311)
- 经济管理(24944)
- 研究所(24403)
- 基金
- 项目(138481)
- 科学(113107)
- 研究(107212)
- 基金(102978)
- 家(86844)
- 国家(86043)
- 科学基金(77966)
- 社会(73009)
- 社会科(69589)
- 社会科学(69574)
- 省(55253)
- 基金项目(54262)
- 自然(47122)
- 教育(46223)
- 自然科(46217)
- 自然科学(46210)
- 自然科学基金(45510)
- 编号(43432)
- 划(43246)
- 资助(39363)
- 创(36365)
- 业(34371)
- 成果(33399)
- 创新(32805)
- 国家社会(31191)
- 发(30266)
- 部(30123)
- 重点(29725)
- 制(29344)
- 项目编号(28292)
- 期刊
- 济(109759)
- 经济(109759)
- 研究(60708)
- 中国(41287)
- 管理(41061)
- 财(37643)
- 农(27705)
- 科学(23985)
- 学报(22690)
- 业经(21152)
- 技术(21114)
- 融(19718)
- 金融(19718)
- 农业(19469)
- 大学(18824)
- 经济研究(18277)
- 财经(17632)
- 学学(17505)
- 贸(16856)
- 教育(16638)
- 经(15449)
- 问题(14801)
- 国际(14382)
- 图书(14215)
- 技术经济(14150)
- 业(13609)
- 商业(12864)
- 世界(11698)
- 现代(11637)
- 财会(11125)
共检索到32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跃刚 郝夏珍
中国企业面临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与创新水平“一高两低”并存的现实困境,利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突破企业创新发展困境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将多重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联系强度与结构洞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会因企业异质性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通过“贸易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效应”作用于企业创新;企业生存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嵌入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创新终止风险率。基于以上结论,应积极推动企业融入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并合理布局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由“被动嵌入”转向“主动利用”,推动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关键词:
贸易网络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宁 程大中
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且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利用企业贸易网络破解企业创新困境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构建一个企业贸易网络与同伴创新博弈模型,然后基于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贸易网络中同伴企业的技术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即企业贸易网络中存在创新同群效应,且垂直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知识溢出,而水平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竞争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具有高阶性质,且在供应商垂直同伴样本和共享客户水平同伴样本中更显著,并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因此,要合理布局企业贸易网络,确立竞争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政策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创新同群效应 企业贸易网络 反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与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在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受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数字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发挥研发要素协同配置效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技术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与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模型、门槛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在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受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企业技术持续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数字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发挥研发要素协同配置效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技术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福耀 孟珊珊 冯阔
近年来,数字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本文结合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WIOD数据和USPTO数据库的国际专利数据,将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解构为国内增加值网络和国外增加值网络,分析了不同增加值网络的结构特征,检验了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国际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PageRank中心度攀升趋势明显,但对比美国尚有差距;(2)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显著促进了国际创新活动,且其创新促进效应因行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3)研发要素跨境流动、贸易规模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影响国际创新活动的重要渠道。同时,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创新促进效应仅体现在制度环境水平高的国家。本研究为中国充分利用贸易网络枢纽地位优势,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创新带来新的契机,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影响企业创新的微观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测度了中国各行业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度,选用2014-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于中国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数量,还有效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促进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包括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信息共享水平和促进企业国际创新合作。(3)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前沿技术企业、非劳动密集型、高竞争行业以及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而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企业创新效应更为明显,但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地理区位不是关键异质性因素。研究结论为渐进有序推进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实现中国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中国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汪宁
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探究企业在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贸易网络中的位置变化如何影响其自身的研发创新,首先通过一个分工贸易网络与企业创新模型揭示贸易网络地位与创新的关系,然后使用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显著激励了其自身的研发投入,且生产边际成本降低、产出扩张和交易成本提升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与相应组别的其他企业相比,企业贸易网络位置提升对自身研发水平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与其贸易伙伴间地理距离的缩短、贸易伙伴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位于贸易网络下游程度的加深而增强。此外,企业所在行业层面的贸易网络地位提升也显著提高了其研发水平,即存在正向的外部规模经济、或网络分工经济效应。本文基于企业与其供应商、客户的贸易数据构建企业贸易网络,拓展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维度,揭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未来创新增长的结构源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汪宁
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探究企业在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贸易网络中的位置变化如何影响其自身的研发创新,首先通过一个分工贸易网络与企业创新模型揭示贸易网络地位与创新的关系,然后使用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显著激励了其自身的研发投入,且生产边际成本降低、产出扩张和交易成本提升是重要的作用机制。与相应组别的其他企业相比,企业贸易网络位置提升对自身研发水平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与其贸易伙伴间地理距离的缩短、贸易伙伴创新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自身位于贸易网络下游程度的加深而增强。此外,企业所在行业层面的贸易网络地位提升也显著提高了其研发水平,即存在正向的外部规模经济或网络分工经济效应。本文基于企业与其供应商、客户的贸易数据构建企业贸易网络,拓展了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维度,揭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未来创新增长的结构源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米军 王怡凡
协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采用随机行动者导向模型(SAOM)探究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与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协同演化。结果表明,经济体间的高标准规则关系与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关系能相互促进;仅有数字贸易规则网络明星节点能吸引其他经济体与其成为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在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拥有共同第三方的经济体间更易成为数字服务贸易伙伴,在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拥有共同第三方的经济体间更易建立高标准规则关系。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对保险与养老金服务贸易网络的跨网络效应更突出,而个人文娱服务贸易网络对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跨网络效应更突出。经济体政府治理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两类网络协同演化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赵瑞丰
产能利用率提升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关于国际贸易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网络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深入考察了贸易网络深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贸易网络深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搜寻成本、提高外部知识获取能力和加剧市场竞争渠道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网络深化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同时,本文还区分进口和出口贸易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网络深化均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数字中国对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化解作用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果越强。最后,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同行业和下游行业中心度均能够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本文研究为我国促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升贸易质量和水平以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文韬 杨汝岱
本文探讨国际贸易网络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以2000—2016年跨国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构建国别贸易网络指标体系,衡量一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并由此对接中国企业层面出口数据构建企业出口网络指标,再进一步在引力模型中研究企业贸易网络对出口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将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引入到引力模型后,模型对于企业出口动态的解释力更强。企业当期的一阶、二阶和高阶贸易网络指标提高一个单位,会使得企业—市场下期成功出口的概率分别提升4.86%、4.70%和8.93%,出口额分别增加68.55%、65.25%和128.86%,成功存活的概率分别提升5.97%、5.76%和10.90%。在基准回归中加入扩展地理距离项与控制不同层面固定效应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会根据不同层面的目的地网络信息进行调整,网络信息对企业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产品异质性。动态分析表明,相较于地理距离,企业贸易网络指标对企业出口动态有着更强的解释力。本文提出了将网络分析方法与计量经济学相结合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贸易网络 出口动态 引力模型 网络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昭玲 高晓彤
全球范围的疫情蔓延和保护主义兴起对中国企业提高出口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通过构建企业自生贸易网络指标并借助生存分析法,研究了企业贸易网络对贸易关系出口恢复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既有贸易网络能通过降低出口恢复时的固定成本和缓解危机期间的受冲击程度,有效提升中断贸易关系在危机后的出口恢复概率。此外,贸易网络对中断贸易关系的恢复程度也具有明显提升作用。本研究为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已有贸易优势,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
贸易网络 出口恢复 经济冲击 生存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杨 刘蕙嘉 刘会政
本文利用PageRank算法,纳入出口产品质量,刻画企业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地位,并在整合多方微观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检验了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销售模式转型对企业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销售转型对提升企业的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销售模式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市场广度和出口强度促进了企业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数字化销售模式对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贸易网络范围小的企业的影响效果尤其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