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09)
2023(19934)
2022(16581)
2021(14947)
2020(12581)
2019(28865)
2018(28270)
2017(53080)
2016(28752)
2015(32165)
2014(32006)
2013(31585)
2012(29432)
2011(26642)
2010(26588)
2009(24338)
2008(23995)
2007(21482)
2006(18811)
2005(16822)
作者
(86792)
(72644)
(72342)
(68379)
(45816)
(35002)
(33139)
(28588)
(27519)
(25917)
(24723)
(24429)
(23164)
(22662)
(22416)
(22360)
(22328)
(21539)
(20904)
(20868)
(18214)
(17974)
(17687)
(16457)
(16454)
(16175)
(16148)
(16063)
(14840)
(14444)
学科
(122397)
经济(122270)
管理(79600)
(79131)
(62468)
企业(62468)
方法(52826)
数学(46080)
数学方法(45469)
中国(34610)
(33947)
(29495)
业经(29217)
地方(28661)
(28375)
贸易(28357)
(27499)
(24926)
农业(22855)
(21637)
(19488)
银行(19412)
(18786)
金融(18783)
技术(18706)
(18614)
环境(18399)
(18053)
财务(17991)
财务管理(17940)
机构
大学(412088)
学院(411129)
(168094)
经济(164585)
管理(156948)
研究(143939)
理学(134939)
理学院(133360)
管理学(130876)
管理学院(130112)
中国(107835)
科学(91193)
(88265)
(78172)
(75289)
(74063)
研究所(67590)
中心(67118)
业大(66298)
(62887)
农业(61726)
财经(59613)
北京(55297)
(54280)
(54143)
师范(53589)
(52011)
经济学(50628)
(50025)
经济学院(45801)
基金
项目(280950)
科学(219292)
基金(202406)
研究(198660)
(180472)
国家(178750)
科学基金(151281)
社会(125845)
社会科(119399)
社会科学(119361)
(111179)
基金项目(106691)
自然(99288)
自然科(97041)
自然科学(97010)
自然科学基金(95251)
(93973)
教育(90460)
资助(82540)
编号(79999)
成果(64522)
重点(63946)
(63892)
(60510)
(58559)
课题(55071)
科研(54880)
创新(54782)
计划(53370)
国家社会(52638)
期刊
(182084)
经济(182084)
研究(114519)
中国(83702)
学报(72744)
(70356)
科学(63455)
(58300)
管理(56550)
大学(53913)
学学(50562)
农业(47981)
教育(42096)
(37023)
金融(37023)
技术(36246)
业经(30831)
经济研究(29504)
财经(28640)
(26718)
图书(25824)
问题(24732)
(24717)
(22847)
统计(20975)
(20736)
技术经济(20625)
科技(19988)
国际(19789)
(19293)
共检索到61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孟晓华   许军  
本文基于2011—2020年5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综合利用熵权TOPSIS模型、泰尔指数及核密度估计,对各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指数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发达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增速较慢,发展中国家水平较低,但增速较高;样本国家所在洲之间的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差异性逐年扩大;美、中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居一、二名,其中美国在数字基建和数字安全等方面优势凸显,无明显“掣肘”项;中国的主要优势集中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建,但数字服务贸易壁垒、结构及营运环境则表现欠佳。实证检验中,服务贸易开放度、服务业增加值、城镇化进程等五个因素对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推进数字服务业开放、推动新兴数字服务业发展、改善数字服务业营运环境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卓琼   张明  
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是研究和制定数字贸易发展战略的起点。本文从基础支撑、贸易业务、创新能力、贸易场景、贸易保障五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测度55个国家2011—2021年的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整体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存在一定的分化趋势,各国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大;从整体看,发达国家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且年度变化较小,处于稳定高位的状态;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在近几年呈现出持续赶超的态势,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存在分项指标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营商环境、前沿技术水平、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均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张珍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文章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机理,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在服务出口方面,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相较于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在进口方面则相反;一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受到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也会受到来自邻国或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且这两种影响效果在短期内更加明显,长期虽会略有减弱但持续存在。研究结果对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龚静  
近年来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贸易规模的扩张,强调贸易质量的提升。文章利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测算了全球88个样本国(地)的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并使用2000~2011年80个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该技术复杂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服务、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最高,样本国(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进口,货物贸易出口,人力资本均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贸易开放度对该技术含量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相反,外商直接投资则会降低该技术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丽   项义军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贸易强国建设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决策,需要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种贸易壁垒,包括数字服务贸易壁垒。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贸易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至关重要。对43个国家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与贸易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显著抑制贸易强国建设,国家创新这一中介变量在数字服务贸易壁垒显著抑制贸易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起抑制作用。通过相关异质性检验,数字服务贸易壁垒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强国建设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对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强国建设产生显著的抑制影响。因此,减少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促进创新,特别是在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将是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和改善的方向。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贸易环境,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向贸易强国迈进,应加强国际合作;进行数字技术研发与创新,降低技术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数字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打破技术壁垒;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服务规则制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林  刘培华  
本文基于主要国家贸易信贷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影响贸易信贷变化趋势的经济因素,从微观视角研究了影响我国企业贸易信贷行为特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工业产值增长,导致当期对外资产和负债规模扩大;批发零售业产值增长,导致当期资产规模减小。微观市场主体的贸易信贷行为存在趋同性,可能引发群体性资产负债配置失衡,增加政策管理的难度。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贸易信贷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蕊  
本文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69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法治环境冲击和贸易开放冲击对金融发展的动态影响及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研究表明,一方面,法治环境冲击在短期内对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后更明显。另一方面,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国家收入水平和金融危机影响有关: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开放积极影响金融发展;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国际贸易市场持续萎缩造成的贸易扭曲抑制了金融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蕊  
本文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69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法治环境冲击和贸易开放冲击对金融发展的动态影响及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研究表明,一方面,法治环境冲击在短期内对金融发展有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金融危机后更明显。另一方面,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国家收入水平和金融危机影响有关: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开放积极影响金融发展;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国际贸易市场持续萎缩造成的贸易扭曲抑制了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王强  
本文利用20个国家1970~2010年的数据,构建了一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国民储蓄率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贸易和储蓄二项式,测度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国民储蓄率和贸易开放度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力临界值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对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过度储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适度的贸易开放度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经济体可以容忍一个相对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而储蓄率也将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不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叔文  贾艳琴  贺仁飞  胡莉莉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50个国家电能消费与5个人文发展指标之间的变化特点及规律。结果表明:①国家的收入水平越高,电能消费量越大,人文发展水平也越高,4个收入水平分组国家的差异明显;②随着收入的增加,单位电能消费对增加人均GDP和人均居民消费支出的贡献在增强,而对提高城市化率、人口的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的贡献则呈减弱趋势;③为促进人文发展必需加快电力建设,改善低收入居民对电力的可获得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平  施凤丹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经历着产业内贸易的形态变迁,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可能不同。本文通过对1996-2005年18个制成品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较大,同时调整成本也因不同产业而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本文认为,倒U型曲线的原因与一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完善程度、剩余劳动力充裕状况等因素有关。重视内部原因、认清现实差异是缓解外部失衡的有效出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娟  张捷  
从理论上看,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总的影响不确定。本文利用88个国家1992~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造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均与碳生产率正相关,且高收入组比中等收入组更容易通过对外贸易渠道提升碳生产率。这对于我国的启示在于要充分重视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对于提升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将资源、碳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转移出去,并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通过提升碳生产率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建党  杨贞  
2004年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流量主要受GDP和人均GDP的影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内地与香港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未来,内地应该加快发展区域经济,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统一市场,深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优化区域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