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8)
2023(10079)
2022(7557)
2021(6725)
2020(5083)
2019(12003)
2018(11604)
2017(21866)
2016(11501)
2015(13433)
2014(12819)
2013(13091)
2012(12412)
2011(11289)
2010(11284)
2009(10537)
2008(10354)
2007(8700)
2006(7967)
2005(7583)
作者
(31134)
(26000)
(25731)
(24898)
(16711)
(12369)
(11877)
(10127)
(9873)
(9319)
(9217)
(8653)
(8429)
(8199)
(8187)
(8135)
(7759)
(7547)
(7379)
(7305)
(6811)
(6171)
(6034)
(6022)
(5941)
(5766)
(5650)
(5515)
(5289)
(5191)
学科
(52085)
经济(52026)
管理(29355)
(28589)
(21677)
(20546)
企业(20546)
税收(20236)
方法(20071)
(20064)
中国(18773)
数学(17041)
数学方法(16935)
业经(14675)
(14652)
贸易(14643)
(14606)
(14409)
(11716)
产业(10668)
(10667)
金融(10667)
(10255)
(10138)
银行(10138)
(9876)
信息(9256)
总论(9002)
理论(8825)
信息产业(8695)
机构
大学(169586)
学院(164829)
(80091)
经济(78691)
研究(61268)
管理(60342)
理学(51067)
理学院(50512)
中国(50125)
管理学(50075)
管理学院(49728)
(41902)
(36632)
财经(31660)
科学(31407)
(29330)
(29089)
经济学(27707)
中心(26698)
研究所(26151)
经济学院(25020)
北京(24418)
财经大学(23669)
(23324)
(22041)
(21464)
师范(21317)
(19108)
(18629)
师范大学(17763)
基金
项目(104569)
科学(83078)
研究(82984)
基金(77993)
(67327)
国家(66838)
科学基金(56940)
社会(56117)
社会科(53429)
社会科学(53417)
基金项目(38890)
教育(36833)
(34868)
编号(33697)
资助(31694)
自然(31010)
(30769)
自然科(30328)
自然科学(30320)
成果(29865)
自然科学基金(29847)
国家社会(26035)
(24801)
中国(24360)
重点(23539)
(22747)
课题(22376)
(22241)
教育部(22217)
(22046)
期刊
(85244)
经济(85244)
研究(61870)
中国(35315)
(30558)
管理(22339)
学报(21185)
教育(19737)
科学(19426)
(16784)
金融(16784)
大学(16734)
经济研究(16331)
(16039)
财经(15736)
(15676)
(15468)
国际(15301)
学学(14896)
(14810)
图书(14096)
(13765)
税务(13685)
技术(13605)
世界(11583)
问题(11474)
农业(11407)
书馆(10734)
图书馆(10734)
业经(9711)
共检索到26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刘博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税收来源。鉴于数字经济特有的虚拟性和跨区域性,可能会导致其价值创造地与利润征税地发生错配,以物理性存在的常设机构无法作为数字经济税收的联结度规则。欧盟与英国以“用户参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全球征收数字服务税,但美国对“用户参与理论”的质疑及其对法国开展的“301调查”,导致数字服务税在全球范围的进展产生变数。数字服务税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数字服务税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前作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为此,建议通过完善和优化“用户参与理论”的内涵,借鉴域外数字服务税的制度经验,从增强国际税收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确定合适的立法时机、合理设定征收范围、加快开展数字化征税流程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是一种既有“教育”又有“人”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考量教师的努力程度,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在评价理念上指向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在评价伦理上承认差异,充盈着对生命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在评价主体上强调结构性主体按照权重综合出场;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在遵循教育逻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全面客观测评学生发展程度。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文化传统、国家育人目标、政府治理能力、公众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推进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需要强化育人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和理论研究,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技术赋能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智能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储超  
《学位法》第四十条通过学术复核制度的创新设计,赋予学位申请人以学术复核权,但相关法律规范的非完备性导致学术复核权易受学位授予单位的实质限制,学术复核制度的非独立性风险由此显现。学术复核制度的独立性理论能够有效回应学术复核制度的理论争议,促使学位纠纷更好预防与化解,亦具备一定的理论和规范基础。全面建构学术复核制度的独立性理论,需要将保障学位申请人的程序主体地位作为逻辑前提,进而确保学术复核权的独立行使与学术复核程序的公正运转。应体系化设立完备的回避、学术复核办法制约以及评估审查机制,明确允许学位申请人寻求外部救济,相关救济机关应将学术复核程序是否具备独立性作为审查重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戴妍  刘斯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农村,只有农村富强、农民富足才能达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乡村教育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乡村教育能够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切实保障与改善村居民生、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而缓解乡村收入贫困、纾解权利贫困、消解能力贫困、破除精神贫困,为实现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在乡村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应以理念引导力、制度供给力、人才驱动力和技术创新力等为着力点,通过统筹乡村教育发展规划、优化乡村教育文化环境、完善乡村教育保障机制、扶持乡村教育人才培养、推动乡村教育数字转型等路径,构筑共同富裕全新格局、满足共同富裕精神追求、夯实共同富裕制度基础、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助力共同富裕提质增效,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永续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卫星  贺菲  
尽管实践研究的特殊性为教师从事研究提供了合理辩护,但无论是侧重于它与理论研究的差异比较、还是偏向于两者共同之处的科学化诉求,都可能影响实践研究的有序发展,反映出理论解释的两难境地。"教师即研究者"潜藏的技术理性观和身份认同问题使教师身处解决实践问题是迎合他人理论或服从集体规范,还是遵循自我角色认知的两难选择。同时,尽管学校作为研究场域的存在支持着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的判断,但自治性主体的假设只是排除多重矛盾后对学校自主发展的孤立分析,而科研机构的假设也是忽视学校专门教育机构属性和教师实践教育者的身份后对学校科研环境的简单预期。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跣  
"中国阐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2019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中国文学批评杂志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承办。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职责使命的重要讲话精神,培根铸魂,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韩明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金融开放,既有各国金融开放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在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再到高水平双向开放进程中,始终深刻把握和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金融开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释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核心要义和行动逻辑,回顾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新征程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所面临的内外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丹   龚晓莺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以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为价值引领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且,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现阶段也存在理论层面的绿色发展数字化意识淡薄、产业层面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迟滞、区域层面的城乡绿色发展遭遇技术掣肘等问题,由此决定了数字技术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纾解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明   方青   吴波  
共同富裕内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目标,是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整体性富裕”社会形态。城乡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首要制约因素。城乡融合发展旨在解决共同富裕中“城兴乡衰”、城乡失衡等结构性困境,从而突破西方“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资本主义制度定律。文章廓清了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逻辑关联,基于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共治视角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机理脉络,将共同富裕解构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协同共治的渐进式过程。城乡融合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在于:加快城乡产业深度融合,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加快城乡要素畅通流动,激发共同富裕内在动能;加快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确保共同富裕起点公平;加快城乡生态共保共享,拓展共同富裕时代内涵。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罗翔丹  刘奇超  李垚林  张怀文  
印度均衡税作为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直接税课税挑战的短期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政策设计看,印度均衡税的征税范围主要聚焦跨境B2B型在线广告服务,税基为特定服务交易的总收入额,适用6%的单一税率。均衡税的开征在理论上回应了"显著经济存在"联结度规则的判定、数据价值的衡量与税收定性的分类问题。在实践中,均衡税仍存在着直接税或间接税的争议、非歧视性原则在国际协定下的适用困境、税收公平缺失与税收效率存疑、征收范围与征管实践的局限问题。因此,在构建经济数字化税收规则体系的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系统研究。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黄红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只有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机制,才能在提升档案使用效率,保证整体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整,形成开放化、自动化以及数字化档案服务模式。本文对中学档案远程服务开展的时代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服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路径展开了讨论,旨在建构与时俱进的中学档案远程服务体系,更好的发挥档案的实际效用,以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雷维群  徐姗  周勇  韦波  朱里莹  
城市更新是保证城市土地与环境刚性约束、治疗"大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双修"是综合、多维的更新理念,是针对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建设风貌、人地和谐等方面问题而开展的多层次、多视角的修复与修补活动。通过梳理城市更新的相关理念与做法,剖析"城市双修"的理论渊源、演替轨迹及内涵特性,并总结国内试点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全域化、持续化、精细化"的"城市双修"模式,最后以广西河池市"城市双修"建设为例探讨相关具体做法,以期为"城市双修"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推广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敏学  张皓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更加顺应移动端信息消费场景的信息流广告成为广告领域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产生背景,即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沟通范式的新发展,进而通过与传统互联网广告对比介绍了信息流广告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对信息流广告前沿实践和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启示;其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国内外信息流广告研究趋势进行介绍,并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了当前信息流广告相关研究的概貌和研究主题分布情况,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信息流广告作用的整合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接着,从信息流广告原生性、动态性和社交性的双面效应视角出发,对信息流广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最后,对信息流广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城  霍忻  
文章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社会资本循环理论,从理论、历史、实践等角度,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实践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回答了"什么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从何而来、新发展格局价值何在"等热点问题。研究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体系、安全发展等理论全方位对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目标和规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