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6)
- 2023(18059)
- 2022(15197)
- 2021(13781)
- 2020(11504)
- 2019(26165)
- 2018(25417)
- 2017(48849)
- 2016(26677)
- 2015(29794)
- 2014(29253)
- 2013(29144)
- 2012(26808)
- 2011(24190)
- 2010(24217)
- 2009(22009)
- 2008(21568)
- 2007(18753)
- 2006(16498)
- 2005(14361)
- 学科
- 济(107491)
- 经济(107364)
- 业(74756)
- 管理(74685)
- 企(60266)
- 企业(60266)
- 方法(51002)
- 数学(44360)
- 数学方法(43915)
- 农(28896)
- 中国(28512)
- 财(27602)
- 业经(26564)
- 贸(24600)
- 贸易(24588)
- 学(24515)
- 易(23949)
- 地方(20477)
- 农业(19579)
- 制(18582)
- 技术(17130)
- 理论(16827)
- 务(16376)
- 和(16361)
- 财务(16312)
- 环境(16303)
- 财务管理(16277)
- 银(16055)
- 融(15999)
- 金融(15997)
- 机构
- 大学(386752)
- 学院(380890)
- 济(151136)
- 管理(149989)
- 经济(147987)
- 理学(131042)
- 研究(130122)
- 理学院(129518)
- 管理学(127228)
- 管理学院(126538)
- 中国(94918)
- 科学(83705)
- 京(82079)
- 农(69925)
- 财(68047)
- 所(66276)
- 业大(62280)
- 研究所(61110)
- 中心(58309)
- 农业(55521)
- 财经(55463)
- 江(54908)
- 北京(51126)
- 经(50792)
- 范(50293)
- 师范(49678)
- 院(47126)
- 经济学(46278)
- 州(44218)
- 经济学院(42156)
- 基金
- 项目(271312)
- 科学(212316)
- 基金(197911)
- 研究(191987)
- 家(176280)
- 国家(174643)
- 科学基金(148212)
- 社会(122030)
- 社会科(115727)
- 社会科学(115693)
- 基金项目(104931)
- 省(104743)
- 自然(97967)
- 自然科(95716)
- 自然科学(95685)
- 自然科学基金(94017)
- 划(89353)
- 教育(87105)
- 资助(81046)
- 编号(76160)
- 成果(61550)
- 重点(61078)
- 部(59399)
- 发(57354)
- 创(56490)
- 创新(52750)
- 科研(52638)
- 课题(52068)
- 国家社会(50969)
- 计划(50430)
- 期刊
- 济(156282)
- 经济(156282)
- 研究(107550)
- 学报(70792)
- 中国(69517)
- 农(62247)
- 科学(60556)
- 管理(52486)
- 大学(52224)
- 财(49327)
- 学学(49026)
- 农业(43104)
- 教育(39111)
- 融(30681)
- 金融(30681)
- 技术(29763)
- 财经(26719)
- 经济研究(25854)
- 业经(25231)
- 图书(24642)
- 业(23242)
- 经(22852)
- 问题(20678)
- 科技(19557)
- 版(19405)
- 业大(18545)
- 贸(18520)
- 理论(17877)
- 技术经济(17790)
- 书馆(16989)
共检索到547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润哲 魏君英 陈银娥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2008—2020年G20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数字服务出口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数字服务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但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际竞争力极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追赶趋势明显。进一步,基于波特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服务业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直接投资、互联网发展和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提升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抑制效应;分经济发展水平看,互联网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具有不显著的微弱抑制作用;分数字服务部门来看,5个维度影响因素对数字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部门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服务出口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欣 桑硕
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有效促进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其影响机制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激励和提高制造业群体数字化水平来实现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对中低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数字产业辐射力为靶向构建行业交流平台;以产业数字化为靶向激发制造业的创新活力;以数字化生产力为靶向加强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丰祺 刘纳新
从数字创新、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安全、数字服务5个维度构建国家数字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出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探究其2014~2020年国家数字竞争力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发展趋势来看,2014~2020年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了13.7%;从区域差异来看,G20国家数字经济竞争力呈现出“北美洲领先、亚洲和欧洲并驾齐驱、大洋洲居中、南美洲与非洲较弱”的态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从国家数字竞争力核心指标来看,G20国家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数字创新与数字经济占优、数字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据此,我国应制定科学化发展政策,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国平
构建以福利为导向的低碳竞争力模型,并对G20国家1990-2010年的低碳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行列中,法国的低碳竞争力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双重优势;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低碳发展的标杆;中国的低碳竞争力在G20国家中处于劣势,未来中国需要在技术、制度和理念上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创新,以实现跨越式的低碳发展。
关键词:
碳排放 福利 低碳竞争力 低碳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刘军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FDI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结论却截然不同。为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两者间的关系,文章选取77个国家1980-2008年相关数据,并采取只考虑出口因素的lnRXA指数及同时考虑进出口因素的RC指数来衡量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别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业FDI限入水平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来看,FDI流入不会提高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业FDI限入水平国家的FDI流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除高限入水平国家外,服务业GDP不会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服务出口及货物出口分别会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及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荣斌 彭雅倩
以限制性投资政策为特征的东道国投资壁垒正重塑中国ODI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投资壁垒、制度质量及其交互效应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对G20国家2003-2020年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东道国投资壁垒对中国ODI起到了显著的遏制作用;第二,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D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国家异质性,发展中国家呈现出显著的制度质量规避特征,发达国家呈现出制度质量偏好特征;第三,发达国家东道国高质量的治理水平弱化了投资壁垒对中国ODI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对华贸易依存度对投资壁垒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绍芳 刘晓星
通过构建区制转换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RSGVAR)并基于关联网络方法,测度并比较分析了G20成员国在2016至2020年间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的时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因素对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的长短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加息周期内(2016-2018),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有所增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及美股的多次熔断导致股票市场压力溢出急增;发展中国家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变化周期性特征与美国基本一致,但其信贷市场和外汇市场压力溢出波动要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从短期内看,本国货币政策、美国货币政策和欧元区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各金融子市场压力的影响总体一致,而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长期看,美国货币政策和欧元区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渠道和方向完全不同: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影响其他成员国家,并且存在长期正向冲击;欧元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股票市场影响发达国家,但呈现负向冲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直庆 陈锐
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焦点,技术进步已成为出口品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而国际贸易领域文献并未从技术水平视角考察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为此,本文首次基于技术水平构建国际竞争力指数,考察我国出口品和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出口品技术含量和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增长趋势明显,不同技术含量出口品国际竞争力及其增长趋势出现分化,中等、高等和低等技术含量出口品国际竞争力依次递减。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水平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中国地区间以竞相税收优惠为竞争手段进行招商引资,制造税收"洼地",影响公平竞争和市场统一。本文研究中国地区间税收竞争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提出并检验本文的理论假设。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地理相邻的地区间税负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并在多数地区间形成税负"逐底"的恶性竞争;经济相近的地区间税收竞争更激烈,阻碍资源有效整合;人口规模增长、工业化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地区保持高税负,缓解"逐底竞争"。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缓解竞争方面提供经验证据,中心城市带动地区人口流入、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同时,拉开地区经济发展层次,有利于税收竞争缓解和资源有效配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宗彪 周勤
经济活动中的时区差异作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能否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来源并促进中国服务业出口增长?文章在讨论时区差异影响服务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基础上,基于双边视角检验了时区差异对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时区差异对中国服务业出口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时差为11小时最为明显,因此时区差异能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来源之一。而且,这种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和贸易伙伴异质性特征。在行业异质性方面,时区差异的出口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在线处理(跨时区转移成本较低)知识、资本密集型等服务业;在贸易伙伴异质性方面,时区差异的出口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中。上述结论在改变时区差异衡量指标和估计方法后依然成立。文章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认识时区差异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而且在实践中也能够为中国制定服务业出口促进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刘意 沈自峥
选取2001~2014年世界上28个林产品贸易大国的出口数据,构建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指数和质量升级指数,测量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变量实证分析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品质量将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而汇率升值、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则会抑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刘意 沈自峥
选取20012014年世界上28个林产品贸易大国的出口数据,构建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指数和质量升级指数,测量世界主要国家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实际有效汇率、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变量实证分析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品质量将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而汇率升值、制度质量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则会抑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平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校美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基于1985-2016年G20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其临界值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4.61左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该临界值时,它能促进技术创新;当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该临界值时,它又会抑制技术创新。目前G20中越过该临界值的国家和组织有12个,它们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人口结构、养老金制度和法定退休年龄也是影响人口老龄化与技术创新临界值的重要因素,且采用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国家都能使该临界值增大。这一研究结果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