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36)
2023(20417)
2022(16872)
2021(15544)
2020(13069)
2019(29648)
2018(29066)
2017(56111)
2016(29818)
2015(33323)
2014(32322)
2013(31785)
2012(28760)
2011(25633)
2010(25586)
2009(23903)
2008(22630)
2007(19912)
2006(17245)
2005(15157)
作者
(82076)
(68385)
(67596)
(64330)
(43327)
(32664)
(30801)
(26626)
(26028)
(24152)
(23213)
(22946)
(21574)
(21344)
(21058)
(20788)
(20316)
(19917)
(19633)
(19531)
(16590)
(16542)
(16430)
(15640)
(15267)
(15136)
(15120)
(14992)
(13599)
(13426)
学科
(121615)
经济(121490)
(106150)
管理(97733)
(94835)
企业(94835)
方法(55373)
数学(45364)
数学方法(44765)
业经(37942)
(36598)
(36013)
中国(34623)
(28363)
金融(28361)
(27115)
银行(27075)
(26191)
财务(26117)
财务管理(26079)
(26041)
(25481)
农业(25427)
企业财务(24749)
地方(24043)
技术(23911)
理论(23453)
(21050)
(20821)
贸易(20803)
机构
学院(412941)
大学(409469)
管理(170188)
(168436)
经济(164996)
理学(147315)
理学院(145820)
管理学(143397)
管理学院(142647)
研究(129165)
中国(104190)
(85432)
(79010)
科学(77599)
(63942)
财经(63496)
(61932)
中心(61272)
(60145)
业大(59147)
(57920)
研究所(56248)
北京(53176)
(51321)
经济学(51103)
师范(50866)
农业(49851)
(49019)
(47602)
财经大学(47365)
基金
项目(283423)
科学(225433)
研究(210437)
基金(207129)
(178591)
国家(177021)
科学基金(155245)
社会(134851)
社会科(128013)
社会科学(127983)
(111248)
基金项目(109753)
自然(99723)
自然科(97530)
自然科学(97510)
教育(96370)
自然科学基金(95800)
(91893)
编号(85840)
资助(84047)
成果(67799)
重点(62585)
(62470)
(62277)
(60279)
课题(57885)
创新(57700)
国家社会(55963)
教育部(54327)
项目编号(53751)
期刊
(181183)
经济(181183)
研究(119308)
中国(77658)
管理(66396)
(63328)
学报(59063)
(58511)
科学(56377)
大学(46323)
(45643)
金融(45643)
教育(43771)
学学(43692)
农业(40181)
技术(38437)
业经(32092)
财经(31109)
经济研究(28737)
(26832)
问题(23118)
(23064)
技术经济(21750)
图书(20141)
科技(19987)
现代(19717)
理论(19389)
商业(19260)
财会(18720)
(18253)
共检索到60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芸   杨阳丹  
新创企业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资源获取能力普遍较弱,不利于新创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具有普惠性和包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驱动新创企业创新?选取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3—2022年创业板新创企业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创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创企业创新活动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更大;企业特征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能激发其创新活力。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新创企业营业收入,提升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助力新创企业不断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芸   杨阳丹  
新创企业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资源获取能力普遍较弱,不利于新创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具有普惠性和包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驱动新创企业创新?选取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3—2022年创业板新创企业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创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新创企业创新活动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更大;企业特征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能激发其创新活力。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新创企业营业收入,提升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外源融资能力,助力新创企业不断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金柱   吴战勇   吴信科  
基于组织双元理论视角,文章利用2011—2020年我国337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融资效率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及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检验结果表明融资效率能够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发挥有效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融资效率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一定区域性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双元创新的正向效应以及融资效率的中介效应均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文献,而且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郎香香  张朦朦  王佳宁  
本文基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新三板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匹配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发挥出创新驱动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第一,要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夯实技术基础;第二,要疏通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增强创新驱动效应;第三,要优化地区制度环境,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娜娜  
本文基于2012-2022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区域经济韧性指数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影响,并且创新创业水平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西部地区模型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影响效果较弱。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区域经济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银飞  苗丽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债务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及技术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产出。基于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高科技行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大于非高科技行业;基于所有权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仅对非国有企业起到技术创新激励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深刻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俊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数据缺失,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异质性假设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效果及其分维度、分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进一步实证发现,增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确实可以强化本区域创新能力,但对邻近区域创新能力会产生抑制或冲击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成立,其中在西部地区该“虹吸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分维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有效促进本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基于非线性假设建立的门槛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自身发展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红花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主体,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为解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机制,基于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2014—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多维度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促进作用显著。企业财务费用率在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下对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一定缓解作用,从而驱动其创新。在企业所处区域与所有权异质性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影响更显著。金融的普惠性与数字化可以弥补传统金融体制短板,减少金融市场的所有制歧视问题,能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自身的积极发展,而具有良好发展潜能的中小企业能获得更为合理的数字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创新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亚平  赵昊华  
本文基于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的数据样本,匹配中国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与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实体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显著抑制企业创新;第二,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金融投资行为对企业创新的挤出效应;第三,对于中小微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融资依赖度高的弱势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机制依然显著存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效应让弱势群体获利更多。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提供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资产"重虚轻实";第二,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活力;第三,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第四,加大数字普惠金融扶持力度,助力融资弱势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春  
在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文章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有直接驱动效应。从结构角度分析,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分别研究后发现,覆盖广度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要略强于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作用则并不显著。从区域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就作用渠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薪酬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春  
在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文章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有直接驱动效应。从结构角度分析,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分别研究后发现,覆盖广度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要略强于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作用则并不显著。从区域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就作用渠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薪酬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骞文  李湛  张广财  
本文运用2011~2020年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城市层面数据,构建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家精神特征越明显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作用越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权属性、所处行业和所在地区的不同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的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推动创新型经济增长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刚   陈迪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2011—2021年国内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融资成本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金融监管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积极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效应因所在行业、地区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石书合  吴晶晶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运营模式,为企业创新提供机遇,也为企业价值的提高带来契机。为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基于2012—2020年我国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了双元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作用中的中介效应,并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柔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作用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企业双元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的作用较弱且存在时滞;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双元创新影响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显示,财务柔性的提高使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企业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发挥反向调节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更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价值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以上结论,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