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4)
2023(13148)
2022(10107)
2021(9039)
2020(7552)
2019(16487)
2018(15924)
2017(30704)
2016(16251)
2015(18131)
2014(18012)
2013(17886)
2012(16176)
2011(14001)
2010(14659)
2009(14588)
2008(14133)
2007(12944)
2006(11533)
2005(10938)
作者
(44196)
(36694)
(36468)
(34838)
(23412)
(17250)
(16655)
(13956)
(13903)
(13257)
(12569)
(12190)
(12042)
(11618)
(11540)
(11125)
(10832)
(10627)
(10439)
(10427)
(9098)
(8849)
(8841)
(8406)
(8276)
(8272)
(8241)
(8232)
(7191)
(7165)
学科
(84728)
(79513)
企业(79513)
管理(72248)
(72034)
经济(71913)
(40189)
业经(32273)
(27007)
金融(27005)
方法(26900)
(25229)
银行(25224)
(25161)
(25008)
(24907)
财务(24879)
财务管理(24833)
中国(24535)
(24320)
企业财务(23630)
数学(19066)
数学方法(18967)
农业(18394)
(18084)
技术(16492)
(16371)
体制(16266)
理论(14599)
(14225)
机构
学院(234177)
大学(227934)
(104231)
经济(102290)
管理(95796)
理学(81011)
理学院(80371)
管理学(79635)
管理学院(79193)
研究(69678)
中国(65236)
(63227)
(46027)
财经(45356)
(40944)
(37385)
科学(35763)
中心(34431)
(34182)
财经大学(33208)
(33166)
经济学(32680)
经济学院(29620)
(29469)
北京(28770)
商学(28586)
研究所(28504)
商学院(28334)
业大(28098)
农业(26166)
基金
项目(142881)
科学(115165)
研究(111454)
基金(105840)
(88131)
国家(87255)
科学基金(78444)
社会(74678)
社会科(71038)
社会科学(71024)
(56602)
基金项目(55255)
教育(49241)
自然(46725)
自然科(45686)
自然科学(45677)
编号(44972)
自然科学基金(44945)
(44532)
资助(42004)
成果(36957)
(35318)
(33965)
(33719)
(32033)
国家社会(31659)
重点(31281)
创新(30834)
(30494)
(30398)
期刊
(123655)
经济(123655)
研究(76061)
(58264)
中国(50758)
管理(41786)
(39440)
金融(39440)
(33997)
科学(26489)
学报(26366)
财经(24219)
大学(22319)
农业(22114)
业经(21549)
学学(21266)
技术(21018)
(20739)
经济研究(19477)
教育(17739)
财会(16415)
问题(15269)
会计(15032)
技术经济(13439)
(13362)
现代(12486)
(12178)
世界(11626)
商业(11239)
理论(11179)
共检索到377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齐鲁壮   梁琳   梁鹏  
本文匹配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抑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超额银行信贷、降低金融回报率、缩减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抑制企业委托理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内部风险较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国有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中,该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文君   李黎  
文章以2012—2021年非金融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异质性特征以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杠杆操纵水平,并且主要通过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发挥效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高战略差异度、高科技行业以及低分析师关注度的组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杠杆操纵具有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特征,即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境、提高企业治理能力的方式抑制杠杆操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善运  白俊  
手工搜集整理2011—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交易数据,讨论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概率和规模降低,且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数字金融降低企业超额银行信贷、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还会影响企业的委托贷款发放频率及期限,且其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委托贷款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数字金融对委托贷款具有纠错功能,可以修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脱实向虚以及委托贷款逆信贷周期配置等问题。数字金融在降低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同时,对促进其创新投入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明晰数字金融的微观效应、压降影子银行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项春艳  谢睿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新兴科技结合的产物,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存在抑制作用。进一步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改善传统金融中所存在的“领域错配”问题,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在中小城市展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促进企业的实业化投资,以及抑制企业金融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刘韫尔  
金融歧视下的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如何突破这一约束,融合“普”与“惠”的数字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本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金融资源的诉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景气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都能促进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融资匹配度,由此提升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特别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景气的提升作用具有“均衡器效应”,景气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获益更多。为此,应当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助其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功能,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其发展中的景气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于蓉  
委托理财业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金融行业之一,但目前的相关文献很大程度上只是侧重于业务方面的调查研究、品种设计,没有形成一个解释这一行业存在的根据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综述与委托理财业有关的资产组合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接着讨论能够融合不同理论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委托理财理论框架的可能的切入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晓方  
文章选取2012—2018年有参与委托理财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委托理财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银行管理度和企业盈利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委托理财规模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存在负影响、对综合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存在正影响。银企关联度与企业盈利对二者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银企关联度或盈利水平越高,委托理财对债务资本成本的负影响越强,同时委托理财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影响越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凯  梁鹏  王秀丽  彭雯  
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主体平等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金融投资回报率较高和影子银行规模较大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作用较强,这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降低金融投资回报率和缩小影子银行规模的渠道缓解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东部地区以及非高科技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从经济后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降低企业金融化所引发的经营风险。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领域,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举  张一童  周升起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FPS数据库,从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拓展,通过构建多维相对贫困评价体系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家庭相对贫困的发生。但是,地区地理位置、财政自给能力及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相对贫困呈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跨越自身发展水平的第一个门槛值后,减贫效果不理想,城乡差距增大;达到第二个门槛值后,正向效应依然显著,但相对贫困发生比重有降低倾向。鉴于此,应通过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监督和管理、因地制宜地配置金融资源,以最大化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义超  许丽丹  
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会影响自身的资源配置,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合理利用其闲置资金,则可以通过改善财务流动性增加创新投入,进而提高创新产出;若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主要是为短期套利,则可能挤占创新资源,进而不利于创新产出的增加;由于不同的企业在资金状况及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的创新产出效应会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异质性。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广延边际角度(是否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和集约边际角度(非关联委托贷款发放规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贷款规模越大抑制效应越强;相对来讲,融资约束较低、股权集中度较高、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对其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更大;样本企业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或者增加非关联委托贷款规模,都不会促进其流动性供给的增加(即不存在资金储蓄效应),反而都会减少其研发强度(即存在资源侵占效应),进而抑制创新产出增长。上述结论警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纠正不合理的资金配置行为: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应进行科学引导和适度监管,约束企业主要为短期套利发放非关联委托贷款进而挤占创新投入的短视行为;另一方面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并改善资本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海岚   闫伟男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路径。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特选取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检验等方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此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轻金融抑制与金融排斥程度,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从而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金融抑制/金融排斥→促进共同富裕”这一传导机制;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和“知识鸿沟”效应,并且不同区域的传导路径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李剑  毛海涛  
制造业企业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服务化转型成败,关乎其在金融部门与主业部门之间的资本配置。本文从经营利润视角阐释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金融化的影响,并采用2007—2014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显著抑制了金融化;服务化主要通过利润率上升来推动生产性资本由金融部门向主业部门回流,进而降低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持有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主要降低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对高风险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因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并辅之以必要的金融监管来规范制造业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资金"蓄水池"的安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增凡  
文章以2011—202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委托理财和多元化战略对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多元化战略在委托理财与资本配置效率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委托理财与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多元化战略与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间显著正相关;多元化战略显著增强委托理财与资本配置效率间的负相关程度。研究可以提升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规范委托理财行为、发挥委托理财“蓄水池”效应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黎华  干胜道  
委托理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活动是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进行的。在此活动中 ,由于企业与受托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博弈对委托理财的影响举足轻重。本文在研究企业委托理财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成因、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 ,提出了控制风险的方法 :( 1)建立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2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 3 )以不对称性对应不对称性 ;( 4 )设计合理的契约 ,制订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