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5)
- 2023(14805)
- 2022(11868)
- 2021(10729)
- 2020(8892)
- 2019(19790)
- 2018(19359)
- 2017(37723)
- 2016(19690)
- 2015(21904)
- 2014(21004)
- 2013(20908)
- 2012(19240)
- 2011(16993)
- 2010(17251)
- 2009(16555)
- 2008(15726)
- 2007(14153)
- 2006(12447)
- 2005(11306)
- 学科
- 济(93003)
- 经济(92911)
- 业(89227)
- 企(81397)
- 企业(81397)
- 管理(74249)
- 方法(40464)
- 业经(34020)
- 数学(32217)
- 数学方法(32036)
- 财(29969)
- 农(28696)
- 中国(27358)
- 融(27329)
- 金融(27327)
- 银(24920)
- 银行(24913)
- 行(24133)
- 务(22361)
- 财务(22345)
- 财务管理(22315)
- 农业(21482)
- 企业财务(21204)
- 制(20907)
- 技术(20851)
- 地方(20042)
- 理论(16494)
- 策(15581)
- 体(15231)
- 贸(15175)
- 机构
- 学院(275703)
- 大学(269789)
- 济(122996)
- 经济(120836)
- 管理(115702)
- 理学(99277)
- 理学院(98386)
- 管理学(97416)
- 管理学院(96870)
- 研究(81936)
- 中国(73098)
- 财(59640)
- 京(54984)
- 财经(47002)
- 科学(43547)
- 经(42734)
- 江(42616)
- 中心(40768)
- 农(38636)
- 经济学(38470)
- 所(37681)
- 经济学院(35027)
- 财经大学(34764)
- 州(34458)
- 业大(34190)
- 北京(34050)
- 商学(33822)
- 商学院(33528)
- 研究所(33307)
- 范(31697)
- 基金
- 项目(178512)
- 科学(144681)
- 研究(138401)
- 基金(132105)
- 家(110935)
- 国家(109874)
- 科学基金(98704)
- 社会(92409)
- 社会科(87954)
- 社会科学(87936)
- 省(70749)
- 基金项目(70124)
- 教育(62202)
- 自然(59939)
- 自然科(58651)
- 自然科学(58642)
- 自然科学基金(57729)
- 划(56750)
- 编号(55640)
- 资助(52079)
- 创(43976)
- 成果(43902)
- 创新(40058)
- 部(39998)
- 发(39251)
- 国家社会(38964)
- 重点(38919)
- 业(38341)
- 课题(37345)
- 制(37276)
- 期刊
- 济(137295)
- 经济(137295)
- 研究(84075)
- 中国(54762)
- 财(50269)
- 管理(48664)
- 融(41355)
- 金融(41355)
- 农(36261)
- 科学(32140)
- 学报(29942)
- 技术(26046)
- 教育(25332)
- 大学(24924)
- 业经(24826)
- 财经(24417)
- 农业(24223)
- 学学(23388)
- 经济研究(21713)
- 经(21099)
- 问题(17774)
- 技术经济(16570)
- 业(16178)
- 现代(14496)
- 财会(14438)
- 商业(14397)
- 贸(14122)
- 世界(13209)
- 会计(12596)
- 科技(12491)
共检索到42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晓玲 王婉濛 王光远
基于1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匹配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为企业创新提供动能。研究表明:第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第二,这种创新驱动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励技术创新;第三,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质量较差公司表现更显著,呈现“扶持效应”;在创新层企业表现更显著,呈现“激励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翯 张文松 孟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为"高新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促进企业成长对改善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集聚理论出发,利用"新三板"两次扩容后的全部非金融业挂牌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国家高新区建设是否作用于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衡量的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研究发现,高新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在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区域金融水平发展较弱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关键词:
高新区 “新三板”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廷瑞 张昭
借助中国金融新闻网高级检索,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法构建金融监管强度指标,并采用2012~2019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金融监管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严监管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所收缩。由金融歧视引致的信贷资源错配,使得金融监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仅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中,而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宏观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监管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良性调节作用;而金融严监管会通过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最终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研究结论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林木 汪冲
本文运用2005—2015年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年报数据,分析了税费负担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升级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总体税费负担还是直接、间接税费负担的增加都会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减少创新成果,但间接税费的负效应大于直接税费。另一方面,尽管总体税费负担和间接税费负担的增加同样会抑制企业成长,但直接税费负担与企业成长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正是创新能力导致不同类别的税费负担影响企业升级水平的差异: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在使直接税费负担降低的同时,也导致当期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海燕 张信东 贺亚楠
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动态分析模型,考察新三板企业转板行为对其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转板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且在转板后两年内促进效果明显。机制研究发现,转板通过增强外部监督和吸引创新人才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转板对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促进效果明显;对于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转板有利于促进其创新投资,而对于非两权合一和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转板对其创新产出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板并不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也不会加剧管理者短视,已有IPO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不适用于转板情境。研究结论有助于科学评估新三板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培育功能,为市场监管者通过转板制度安排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实践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侯波 林翰文
新三板市场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通过挂牌过程,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处理中小企业在开展BOT、BT等方式运营时,前期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融资是其面临的较大难题,新三板市场有助于解决其融资难的困境。本文以ZCSW公司新三板挂牌为例,运用归纳分类的方法,详细分析水处理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合规性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经营能力合规性、公司治理规范合规性、股份发行与转让合规性等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解决举措,为水处理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提供了可行解决办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侯波 林翰文
新三板市场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通过挂牌过程,规范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处理中小企业在开展BOT、BT等方式运营时,前期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融资是其面临的较大难题,新三板市场有助于解决其融资难的困境。本文以ZCSW公司新三板挂牌为例,运用归纳分类的方法,详细分析水处理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合规性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经营能力合规性、公司治理规范合规性、股份发行与转让合规性等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的解决举措,为水处理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提供了可行解决办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新育 彭嘉嘉
在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日渐显现,因而声誉在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所投资企业的相关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内接受风险投资的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约束视角出发,探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被投资企业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缓解被投资企业后续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上述结论在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国内企业寻求银行信贷时普遍面临"所有制歧视"的客观现实,进一步探讨上述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该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琦 钟夏洋
分层制度是资本市场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化制度安排,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2016年开始实施的分层制度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法构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分层制度能够显著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分层制度提高了新三板市场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推动要素资源向创新层企业集聚,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此外,分层制度促进创新层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了多样性董事会功能,缓解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激发其数字化转型动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分层制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验证了资本市场制度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不仅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相关启示,而且对理解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新红 刘爽
文章以2017—2021年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企业家特征视角探讨了企业家精神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数字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同时,企业家精神对数字金融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因此,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配套体系建设,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实行差异化、动态化数字金融支持政策等,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周乐 何任
本文使用2015-2017年新三板制造业挂牌公司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制约了新三板企业的创新行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全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在基于衡量相对融资约束程度的SA指数将企业划分后,发现相对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新三板 机构投资者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金甜 郑建明 孙诗璐
文章以新三板市场2015-2016年的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信息透明度、股价稳定性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GMM回归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同步性呈显著正相关,且股票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随着股价稳定性的提高而增强。此外,相比协议转让,采用做市转让的股票公司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这说明,新三板市场的信息含量较低,股价波动更容易受到"噪声因素"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郎香香 张朦朦 王佳宁
本文基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新三板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匹配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发挥出创新驱动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对非国有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第四,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驱动效应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对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第一,要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夯实技术基础;第二,要疏通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路径,增强创新驱动效应;第三,要优化地区制度环境,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发挥创新驱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