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98)
- 2023(21079)
- 2022(17137)
- 2021(15884)
- 2020(13276)
- 2019(30552)
- 2018(29818)
- 2017(56576)
- 2016(29777)
- 2015(33607)
- 2014(33242)
- 2013(33122)
- 2012(30594)
- 2011(27474)
- 2010(27704)
- 2009(26394)
- 2008(25768)
- 2007(23354)
- 2006(20379)
- 2005(18438)
- 学科
- 济(133146)
- 经济(133003)
- 业(109143)
- 管理(94195)
- 企(89557)
- 企业(89557)
- 方法(59174)
- 农(52498)
- 数学(49668)
- 数学方法(49164)
- 中国(39982)
- 业经(39436)
- 财(38291)
- 农业(34851)
- 融(29764)
- 金融(29761)
- 制(28890)
- 银(28422)
- 银行(28396)
- 行(27354)
- 务(25690)
- 财务(25638)
- 贸(25591)
- 财务管理(25587)
- 贸易(25570)
- 地方(25258)
- 易(24930)
- 企业财务(24296)
- 技术(23737)
- 理论(21272)
- 机构
- 学院(430676)
- 大学(426531)
- 济(188222)
- 经济(184741)
- 管理(172820)
- 理学(148500)
- 理学院(147077)
- 管理学(144943)
- 管理学院(144135)
- 研究(140562)
- 中国(116888)
- 京(88384)
- 财(87258)
- 科学(80684)
- 农(75792)
- 财经(69194)
- 所(68861)
- 中心(68244)
- 江(64961)
- 经(62993)
- 研究所(61927)
- 业大(61015)
- 农业(58160)
- 经济学(57982)
- 北京(55700)
- 范(52742)
- 经济学院(52494)
- 师范(52276)
- 州(51817)
- 财经大学(51057)
- 基金
- 项目(282766)
- 科学(225824)
- 研究(211190)
- 基金(208521)
- 家(179756)
- 国家(178007)
- 科学基金(155058)
- 社会(138616)
- 社会科(131428)
- 社会科学(131395)
- 省(109999)
- 基金项目(109546)
- 自然(97005)
- 教育(95604)
- 自然科(94835)
- 自然科学(94809)
- 自然科学基金(93234)
- 划(91091)
- 编号(85128)
- 资助(84218)
- 成果(68431)
- 部(63687)
- 重点(62731)
- 创(62675)
- 发(61522)
- 国家社会(58521)
- 创新(57982)
- 课题(57564)
- 教育部(55402)
- 人文(54490)
- 期刊
- 济(210109)
- 经济(210109)
- 研究(126838)
- 中国(87147)
- 农(74913)
- 财(69755)
- 管理(65484)
- 学报(60029)
- 科学(59382)
- 融(53089)
- 金融(53089)
- 农业(50530)
- 大学(47466)
- 学学(44822)
- 教育(40013)
- 技术(38790)
- 业经(38278)
- 财经(34579)
- 经济研究(32914)
- 经(29810)
- 业(27568)
- 问题(27559)
- 技术经济(23485)
- 贸(22488)
- 世界(22247)
- 统计(21809)
- 版(20820)
- 策(20529)
- 商业(19808)
- 国际(19681)
共检索到654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曦 吴琼
支持农村女性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和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与2020年的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使得农村女性创业可能性提升7.62%;(2)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了农村女性与男性在创业领域的差距,尤其对东部地区、低教育程度和家庭资产较少的农村女性影响最显著;(3)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线上商业繁荣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女性创业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4)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而社会信任水平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女性创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应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精准服务水平,以支持农村女性创业实践;同时,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女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增强其参与社会合作的意愿。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女性 创业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阳 杨年锦 李成明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并呈现出由城市加速向农村渗透的局面,但当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工群体影响的文献较少,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潜在作用。论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并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五期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缓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约束和资金约束,进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返乡创业促进作用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为明显,体现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包容性特征。论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创业 要素市场扭曲 资本 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创业决策 创业收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原小能 王瑞洁 杨晨
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可得性,为家庭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从缓解信贷约束、拓宽信息渠道和缓解社会资本约束三个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创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家庭创业;(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创业者的信贷约束、拓宽信息渠道和缓解社会资本约束影响家庭创业;(3)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创业的作用体现了普惠的特性。因此,应该持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建设,提升创业者数字金融素养,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普惠服务,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航 程竹 陈前恒
家庭教育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键,探究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讨论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村教育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农户个体的教育支出随着村庄其他农户教育投入平均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境效应和固定效应情况下,村庄平均教育支出每增长1%,农户教育投资将会增加0.27%,对应的社会乘数为1.37,即外生冲击引起的平均教育支出的均衡反应约为个体初始教育投入增加幅度的1.37倍。进一步地,同群效应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投资的同群效应有利于提高相关政策的有效性,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摆脱"贫困陷阱",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壹帆 肖亚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农民创业者为其注入新发展动能。引导退伍军人向农村创业带头人转变,既是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烙印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可以通过“从军印记”对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从军经历可以通过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抗压能力和使农户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来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动态效应检验表明,“从军印记”产生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参军时长的增加而增强,随退伍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作用效果更强。
关键词:
农户创业 从军经历 烙印理论 政府补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漫宇 窦雪萌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为居民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的出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了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乡数字鸿沟会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城乡数字鸿沟的分维度中接入沟的阻碍作用强于使用沟,意识沟的作用不显著;第二,城乡数字鸿沟通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技能差异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具有阻碍作用,且对前者的阻碍作用弱于后者;相较于高收入群体,城乡数字鸿沟对低收入群体消费结构升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弘 罗长远
高房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已得到充分的研究,而少有研究关注房价对个体价值观的扭曲。本文利用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对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房价对公众价值观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公众倾向于认为努力工作无法获得回报,而社会关系比个人才智更重要,该负面影响对高学历群体尤为明显。此外,高房价也降低了公众对未来的预期。通过对价值观的关注,本文指出了高房价可能影响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
房价 价值观 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筱婷 李美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业和创新活动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及维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个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对个人的创业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家庭内部的视角研究女性获得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对其配偶创业行为的影响,用女性的就业状态和收入水平来衡量其获取家庭外部收入的能力,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参与市场工作,其配偶进行生存型创业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越高,则其配偶进行机会型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庞晓鹏 庞小冬 霍鹏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与笔者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Cohort-DID)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大规模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适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使用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尝试性地探究了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业及相关低技能工作的机会,提升了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趋同、技能溢价下跌,降低了预期教育回报。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农村人力资本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念 张兆强
本文首先运用两部门生产模型和RCK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在减损,但人力效率在提高;同时,两种效率都有利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城镇居民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其作用机制为:农机补贴更多地促进了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该地区农村的人均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农机补贴的资源效率减损更少,人力效率提高更多。同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耕地坡度作为工具变量,分组测算和分析了农机补贴的效率特征,印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中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应该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收入较低地区的农村倾斜,在资源效率减损和劳动力转移的情势下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机补贴 资源效率 人力效率 效率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培林 张雅珊 陈潜
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推进加速了农转非人口比重的攀升,农地流转问题日益上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命题。伴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逐步渗透,农户的市场信息获取媒介与社交网络外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进而对农地等生计资本的重新配置产生影响。基于CFPS(2014—2018)三期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于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农户农地转入决策则不具有显著性。2)无论是移动上网或电脑上网,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但移动上网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3)互联网使用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影响效应为9.183%,这一结论在利用IV-Probit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4)农户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组农地转出决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青年组次之,中年组则不具备显著性。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战略,着力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地流转平台;着眼于农户计算机技能培训,扩大就业选择空间。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资本 农地流转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就业吗——来自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证据
社会资本能促进土地流转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
数字素养能缓解女性过度教育吗——基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证据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促进家庭消费水平吗——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家庭特征与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微观分析
信息吸纳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户异质性、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市场潜能、个人特征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2012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研究
非认知能力与创业——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