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0)
- 2023(10312)
- 2022(7789)
- 2021(6710)
- 2020(5114)
- 2019(11289)
- 2018(10847)
- 2017(20427)
- 2016(10519)
- 2015(11621)
- 2014(11515)
- 2013(11378)
- 2012(11057)
- 2011(10085)
- 2010(10617)
- 2009(10083)
- 2008(9036)
- 2007(8286)
- 2006(7721)
- 2005(7536)
- 学科
- 济(51672)
- 经济(51626)
- 业(31705)
- 管理(29622)
- 融(26949)
- 金融(26949)
- 银(24996)
- 银行(24988)
- 企(24549)
- 企业(24549)
- 中国(24521)
- 行(24409)
- 地方(19867)
- 业经(17407)
- 农(14800)
- 制(14103)
- 财(13174)
- 产业(11354)
- 方法(11223)
- 中国金融(11163)
- 农业(10866)
- 发(10128)
- 地方经济(9994)
- 信息(9710)
- 总论(9386)
- 数学(9369)
- 数学方法(9299)
- 信息产业(9237)
- 体(8971)
- 贸(8948)
- 机构
- 学院(149879)
- 大学(146273)
- 济(65340)
- 经济(63811)
- 研究(56294)
- 管理(53330)
- 中国(51795)
- 理学(43497)
- 理学院(42967)
- 管理学(42413)
- 管理学院(42117)
- 财(33455)
- 京(32297)
- 科学(31275)
- 所(28238)
- 中心(27996)
- 研究所(25006)
- 财经(24913)
- 江(24647)
- 农(23849)
- 经(22516)
- 银(21960)
- 北京(21400)
- 州(21214)
- 银行(20995)
- 范(20834)
- 经济学(20624)
- 师范(20621)
- 院(20487)
- 行(19659)
- 基金
- 项目(92214)
- 科学(72601)
- 研究(72547)
- 基金(64324)
- 家(54912)
- 国家(54355)
- 社会(46804)
- 科学基金(46633)
- 社会科(44610)
- 社会科学(44603)
- 省(37640)
- 基金项目(32868)
- 教育(31204)
- 划(30543)
- 编号(30435)
- 发(26923)
- 自然(26219)
- 自然科(25602)
- 自然科学(25600)
- 资助(25433)
- 成果(25430)
- 自然科学基金(25122)
- 发展(22333)
- 展(21939)
- 课题(21782)
- 重点(20990)
- 创(20022)
- 国家社会(19675)
- 部(19167)
- 项目编号(18871)
共检索到26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超 董文汇 宁爱照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与数字化创新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展现出了时代发展进程中金融技术创新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经验和研究结论也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微观层面,它能持续向穷人(企业和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具有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帮助个人和中小微企业长期可持续地获得安全、便捷、有效的支付和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宏观(金融部门)层面,它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对提高整体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中小微企业融资 影子银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善东
从国际上看,数字技术优化了金融的触达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服务成本、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但也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文章从数字技术端、服务提供方及合作方、消费者及投资者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本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给监管带来的挑战,例如混业跨界模糊了监管界限、耦合性加强带来了监管成本提升、数字化提高了反洗钱难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数字普惠金融国际监管准则、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与互委、建立松紧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国内监管体系、提高各方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识及接受度、强化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建立健全多维度数据共享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雪 闫正欣
传统普惠金融强调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而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关注融资成本,同样也强调为普通大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渠道。近些年来,以智能投顾为代表的数字化理财业务在我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智能投顾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是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业态。然而,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性、效率性、安全性、创新性等属性要求,目前我国亟待构建和完善智能投顾业务监管制度体系。本文提出应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目标实现为方向,在市场准入机制、合格投资者制度、信息安全保障、算法治理等维度,对现行监管制度进行完善,以适应我国智能投顾市场发展需求,最终为实体经济赋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风险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斯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经营灵活、服务便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近来国内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设立社区银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成了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应在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市场退出、监管机构体系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加强监管,以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普惠金融的目标。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社区银行 法律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监管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益平
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但是其发展可能也带来一些问题,甚至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给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对数字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和平 毛毅翀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有着良好的数字技术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数字金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与证券、保险、基金等深入融合,中国支付电子化程度明显提升,让更多社会公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快捷、便利和高效,从而扩大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已渐渐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网络借贷行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网络借贷行业乱象丛生,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问题,构建一个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得出当前网络借贷平台利率水平虚高、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法规导致资金需求者违约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建议,进而为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网络借贷监管 博弈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晓
2011年以来,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发展中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使得原本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客户享受到了金融服务。然而,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催生新的风险,也可能给标准制定机构(SSBS)带来挑战。2016年计划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专门列入了"普惠金融"这一议题,重点关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本文介绍了各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的情况,综述了标准制定机构主题研究内容,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综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洪宁
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金融服务,中国也是如此;而正如人类社会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进入工业社会一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数字化技术也推动着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文章从普惠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着手,探讨当前中国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数字化 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张正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论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了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最后提出了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两高一低”等困境,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牵引、数据驱动”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开始深度融合,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打造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邮储模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深度融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网络借贷 区块链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监管者可通过测试,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本质,判定其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科技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方向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投融资总额,中国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
关键词:
金融 创新 财政金融 业务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宛苑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试点开展以来,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巨大活力和无限潜能。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情况2009年,银监会在对国际、国内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