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7)
2023(16981)
2022(13925)
2021(12699)
2020(10532)
2019(23981)
2018(23550)
2017(45690)
2016(24032)
2015(26590)
2014(26126)
2013(26109)
2012(23693)
2011(21066)
2010(21204)
2009(20116)
2008(19019)
2007(17023)
2006(14974)
2005(13382)
作者
(67879)
(56441)
(55881)
(52979)
(35720)
(26794)
(25361)
(21840)
(21382)
(20093)
(19230)
(18934)
(17962)
(17532)
(17299)
(17120)
(16777)
(16345)
(16144)
(16038)
(13778)
(13768)
(13464)
(12845)
(12637)
(12556)
(12450)
(12445)
(11174)
(11071)
学科
(102278)
经济(102168)
(94945)
(85381)
企业(85381)
管理(83864)
方法(45248)
数学(35795)
数学方法(35468)
业经(34681)
(31184)
(31064)
中国(30084)
(27250)
金融(27249)
(25553)
银行(25521)
(24645)
(22911)
财务(22850)
财务管理(22827)
农业(22448)
技术(22237)
(22014)
企业财务(21670)
地方(20663)
理论(20051)
(18137)
(17445)
贸易(17428)
机构
学院(342111)
大学(339111)
管理(143596)
(141743)
经济(138895)
理学(124005)
理学院(122808)
管理学(121129)
管理学院(120505)
研究(106569)
中国(87841)
(71134)
(66253)
科学(63369)
财经(53179)
(52806)
(51427)
中心(50250)
(49980)
业大(48492)
(48412)
研究所(46590)
北京(44640)
经济学(42600)
(41231)
农业(41201)
(41013)
师范(40898)
财经大学(39545)
商学(39285)
基金
项目(231449)
科学(184363)
研究(173490)
基金(169327)
(145274)
国家(143979)
科学基金(126620)
社会(111438)
社会科(105893)
社会科学(105869)
(91064)
基金项目(90105)
自然(80631)
自然科(78839)
自然科学(78825)
教育(77475)
自然科学基金(77475)
(74502)
编号(70593)
资助(68140)
成果(55841)
(52690)
重点(50592)
(50554)
(49654)
创新(48378)
课题(47172)
国家社会(46113)
项目编号(44660)
(44598)
期刊
(155268)
经济(155268)
研究(101818)
中国(63816)
管理(56856)
(52423)
(49029)
学报(47249)
科学(45741)
(41461)
金融(41461)
大学(36776)
学学(34644)
农业(33788)
教育(33742)
技术(30709)
业经(27754)
财经(26180)
经济研究(24236)
(22467)
问题(19700)
(19658)
技术经济(19021)
科技(17429)
图书(17353)
现代(17210)
理论(17125)
商业(16370)
实践(15503)
(15503)
共检索到505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晓鹏  姜凌  王蜀凡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省际创业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地区创业水平,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就不同维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使用深度则不显著。就不同功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支付功能和信贷功能显著提升了地区创业水平,且有较强空间溢出效应,保险功能则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地区融资可得性和消费需求促进地区创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距离杭州较近地区普惠性特征更加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杨海芬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机会平等效应有效改善农村家庭创业的外部环境;微观层面上通过信息传递效应、社会网络效应及信贷资源获取效应有效提升农村家庭创业能力。未来我国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创业农村家庭提供精准化数字金融产品,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财富提升的有效渠道。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之明  余长龙  张琦  汪晨菊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开启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并为农户创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文章从相关文献入手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特点,参照已有研究关于影响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选择因素中的Logistic模型定义,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估计了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意愿选择因素的影响效果,揭示了现阶段制约农民工创业融资的具体影响因素,发掘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的可行性及功能优势,最后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的创新思路及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原小能   王瑞洁   杨晨  
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可得性,为家庭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从缓解信贷约束、拓宽信息渠道和缓解社会资本约束三个角度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创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家庭创业;(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创业者的信贷约束、拓宽信息渠道和缓解社会资本约束影响家庭创业;(3)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创业的作用体现了普惠的特性。因此,应该持续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建设,提升创业者数字金融素养,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普惠服务,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创业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芬  
文章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个人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个人创业的路径是提供大量贷款资金、电子支付更加便利、增加个人金融水平。路径中的问题包括贷款资金仍不能满足个人创业需求、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尚不完善、电子支付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建设、电子支付监管不恰当、个人的数字普惠金融意识不强、个人的数字普惠金融知识不够等。相应的对策是提供与开发更多贷款产品、建立完善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完善电子支付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支付监管、提高个人的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意识、提高个人的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园  刘雨濛  
在金融发展趋于数字化的背景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创业之间的关系,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有效传导路径。就不同区域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农村创业活跃度影响较中西部地区更显著;就创业类型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私营企业创业活跃度的推动作用较个体创业活跃度更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三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巩润泽   李鸿焕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国内移民异地创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借贷约束和缓解信息约束的方式促进国内移民异地创业。其次,以创业类型分组,数字普惠金融对自雇型(仅雇用自己)、雇主型(雇佣至少一名员工)和机会型(有较好的创业机会)异地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生存型(没有工作机会)异地创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在不同类型国内移民方面,相比于迁移人口(已在迁入地落户)异地创业,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未在流入地落户)异地创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文武  汪涛  俞佳根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数据库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创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发展对农村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并不是缓解农村创业融资约束的关键因素;(2)支付指数与货币基金指数对农村居民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的影响呈现区域的异质性特征;(4)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快数字金融服务的深度发展,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的对口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国晖  赵婷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化基础对居民创业的影响和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创业的中介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化基础有利于居民创业;(2)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化基础影响居民创业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且数字化支持程度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强,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次之;(3)数字化基础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创业影响具有差异性,二者对城镇居民创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娜娜  
本文基于2012-2022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区域经济韧性指数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影响,并且创新创业水平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西部地区模型与其他两个地区相比影响效果较弱。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区域经济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向豪   杨景淳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农村创业活力实现,并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显著,而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推动力度也显著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持续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目的/意义】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数字普惠金融是破除传统金融排斥,促进收入较低人群享受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未来实现金融扶贫和农村居民共享数字红利的重要途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方法】将机制分析与机制验证相结合,从乡村创业角度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结论/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乡村融资约束,以推动乡村创业的方式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体现出数字红利的特征。为巩固我国扶贫攻坚成果,基于金融视角需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居民数字化素质培养和教育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晓芝  任善英  
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是我国帮扶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旧存在。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相对贫困水平减缓的总效应分析,以及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减缓地区的相对贫困,同时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相对贫困的减缓;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存在一定的中介效应,且这种效应是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俊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数据缺失,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空间异质性假设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影响效果及其分维度、分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创新能力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呈现出空间正相关性;进一步实证发现,增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确实可以强化本区域创新能力,但对邻近区域创新能力会产生抑制或冲击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成立,其中在西部地区该“虹吸效应”更为突出。同时,分维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均能有效促进本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此外,基于非线性假设建立的门槛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自身发展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蒙志明  
本文以2015-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总结当前文献理论成果,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水平”“区域企业创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得出研究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企业创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企业的价值成长;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融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区域企业创业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