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8)
2023(15531)
2022(12449)
2021(10961)
2020(8887)
2019(19982)
2018(19162)
2017(36819)
2016(19524)
2015(21302)
2014(20926)
2013(20690)
2012(19313)
2011(17655)
2010(18261)
2009(17060)
2008(15933)
2007(14337)
2006(13199)
2005(12079)
作者
(57984)
(48350)
(48257)
(45759)
(30840)
(23053)
(21863)
(18709)
(18446)
(17283)
(16658)
(15793)
(15583)
(15278)
(15111)
(14916)
(14337)
(14321)
(13911)
(13902)
(12062)
(11865)
(11704)
(11105)
(10988)
(10883)
(10502)
(10487)
(9755)
(9502)
学科
(97306)
经济(97231)
(58538)
管理(58379)
(45427)
企业(45427)
方法(32535)
中国(29204)
数学(28906)
数学方法(28644)
(27074)
金融(27074)
(25594)
银行(25552)
(24763)
地方(24698)
(23623)
业经(22327)
(22175)
(19709)
(17557)
贸易(17543)
(17469)
(17084)
农业(16455)
环境(14827)
地方经济(14356)
(14086)
产业(13950)
(13268)
机构
学院(283273)
大学(281446)
(130942)
经济(128359)
管理(107671)
研究(101109)
理学(92139)
理学院(91177)
管理学(89888)
管理学院(89347)
中国(81490)
科学(58771)
(58508)
(57929)
(50667)
(49838)
中心(47201)
财经(46129)
研究所(45993)
(43151)
(41849)
业大(41630)
经济学(41508)
农业(39005)
经济学院(37300)
北京(36372)
(35994)
(34523)
(34518)
师范(34089)
基金
项目(186702)
科学(147021)
基金(136273)
研究(134753)
(119813)
国家(118793)
科学基金(101397)
社会(89942)
社会科(85629)
社会科学(85601)
(72952)
基金项目(70811)
自然(63261)
自然科(61860)
自然科学(61843)
自然科学基金(60772)
(60696)
教育(59232)
资助(54802)
编号(53155)
成果(43120)
(42787)
重点(42163)
(40163)
(39680)
国家社会(38366)
创新(37155)
课题(36463)
科研(35214)
教育部(34636)
期刊
(149158)
经济(149158)
研究(86995)
中国(55706)
(44911)
学报(44870)
(43396)
(41706)
金融(41706)
管理(40531)
科学(40181)
大学(33830)
学学(32065)
农业(29355)
经济研究(26014)
财经(23671)
业经(22796)
技术(22663)
教育(22353)
(20575)
问题(18713)
(16297)
图书(15586)
技术经济(15338)
(15087)
国际(15071)
商业(13715)
世界(13544)
理论(13378)
统计(13360)
共检索到440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  
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群体从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作用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这可以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从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降低数字普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的贷款成本与信用挂钩等方式更好地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章生  赖彬彬  刘桂海  范正根  张东祥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了2011—2018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综合运用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理距离与经济差异是其产生空间溢出的重要因素;(2)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存在一定抑制作用;(3)地区适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和本地的绿色经济效率,但地区过度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其产生显著“拉低效应”;(4)地区竞争下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对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5)推广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大,地区竞争与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交互作用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的负向影响也主要源于信用类数字普惠金融。为此,推动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保持地区间的适度竞争,分类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将有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仁曾  詹姝珂  
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作为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协同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通过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在空间效应下依旧成立。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协同机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硕   宋兰旗   刘金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的方法测算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提升本地区GTFP,还有助于提升邻近地区的GTFP,并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碳排放强度和技术创新影响GTFP。在碳减排和创新环境的支持下,可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GTFP的提升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巍  高嘉静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全国视角与分区域视角全面估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处于明显非有效但易提升阶段;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均为负,银行集中度以及政府金融集权度对全国的影响和对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影响一致,且均为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关斐  高星  李麦收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的产物,对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基于我国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出发,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绿色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并且存在地区异质性以及广度、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积极效应最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了区域绿色经济增长。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调节效应表明,市场化和城镇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提出了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实施因地制宜策略等对策建议,为区域绿色经济增长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媚  
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流通产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在子维度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中介机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杰  谭秋云  陈一明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改善要素配置扭曲状况,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引入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扭曲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降低了要素扭曲,而要素扭曲的改善会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扭曲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更显著。因此,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硬性约束条件下,国家应大力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调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翱祥  邓荣荣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   马金铭  
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排斥较弱的区域和非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地流转程度越高、农户创业活跃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环境规制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慧敏  
文章以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并考察环保压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政府和媒体角度测度企业的环保压力,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环保词频刻画地区环保压力,以外部网络媒体负面新闻数来刻画企业面临的环保监督压力,实证结果发现,当企业的环保压力更大时,即政府报告更多出现环保词频、外部网络媒体负面报道更多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检验经济后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投资的提升有助于正向影响企业未来绩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世界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少数经济体之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规模世界瞩目。但是,当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分别规划、指导、推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相比有差距。站在适应、引导金融发展前进方向的角度,理论界应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概念并形成相应理论框架。绿色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游士兵  杨芳  
本文从"金融—实体经济"结构匹配视角分析两者匹配度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靠规模效率拉动,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则市场型融资结构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中小企业规模比重高,则大银行的低比重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在新发展理念下,基于绿色导向与创新导向系统实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