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7)
- 2023(19191)
- 2022(15959)
- 2021(14467)
- 2020(12154)
- 2019(27376)
- 2018(26927)
- 2017(51238)
- 2016(27869)
- 2015(31112)
- 2014(30923)
- 2013(30479)
- 2012(28058)
- 2011(25484)
- 2010(25743)
- 2009(23929)
- 2008(22294)
- 2007(19653)
- 2006(17450)
- 2005(15431)
- 学科
- 济(122707)
- 经济(122578)
- 管理(78986)
- 业(74814)
- 企(60225)
- 企业(60225)
- 方法(49341)
- 数学(43073)
- 数学方法(42660)
- 中国(34661)
- 农(29478)
- 财(29195)
- 融(28296)
- 金融(28288)
- 地方(28096)
- 业经(27389)
- 学(27369)
- 银(27092)
- 银行(27015)
- 行(26030)
- 制(24031)
- 贸(20372)
- 贸易(20357)
- 农业(20155)
- 易(19733)
- 理论(18854)
- 务(18205)
- 财务(18127)
- 财务管理(18099)
- 环境(17901)
- 机构
- 大学(397423)
- 学院(395173)
- 济(163422)
- 经济(159878)
- 管理(151911)
- 研究(138019)
- 理学(131395)
- 理学院(129912)
- 管理学(127628)
- 管理学院(126941)
- 中国(105856)
- 科学(86543)
- 京(84335)
- 财(73114)
- 农(71489)
- 所(70389)
- 研究所(64547)
- 中心(63108)
- 业大(63061)
- 财经(58749)
- 江(57968)
- 农业(56374)
- 经(53415)
- 北京(52964)
- 范(50840)
- 经济学(50282)
- 师范(50209)
- 院(49757)
- 州(47103)
- 经济学院(45212)
- 基金
- 项目(273023)
- 科学(212664)
- 基金(196982)
- 研究(194775)
- 家(174243)
- 国家(172808)
- 科学基金(146721)
- 社会(123729)
- 社会科(117350)
- 社会科学(117313)
- 省(107507)
- 基金项目(104354)
- 自然(95548)
- 自然科(93319)
- 自然科学(93293)
- 自然科学基金(91627)
- 划(90263)
- 教育(88250)
- 资助(80426)
- 编号(78452)
- 成果(63316)
- 重点(61526)
- 发(58923)
- 部(58717)
- 创(56846)
- 课题(54073)
- 创新(53155)
- 科研(52228)
- 国家社会(51342)
- 计划(50422)
- 期刊
- 济(178590)
- 经济(178590)
- 研究(116351)
- 中国(77142)
- 学报(70562)
- 农(63846)
- 科学(60529)
- 管理(54693)
- 财(54667)
- 大学(52076)
- 学学(49205)
- 融(44086)
- 金融(44086)
- 农业(42952)
- 教育(40304)
- 技术(32853)
- 经济研究(30155)
- 财经(29190)
- 业经(27717)
- 经(25155)
- 图书(23391)
- 问题(22678)
- 业(21816)
- 技术经济(19502)
- 科技(19320)
- 理论(18978)
- 版(18852)
- 业大(18148)
- 商业(17524)
- 统计(17301)
共检索到58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巍 高嘉静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全国视角与分区域视角全面估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处于明显非有效但易提升阶段;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均为负,银行集中度以及政府金融集权度对全国的影响和对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影响一致,且均为正向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凤芝 王群勇
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2)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得到有效验证;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显著。(3)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要素重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4)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仍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丰华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007-2018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变动情况,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8年间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影响,各区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征;金融业发展水平、金融产业结构和股票融资比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实体经济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要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减少政府干预、优化宏观经济环境等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丰华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2007-2018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变动情况,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8年间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影响,各区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征;金融业发展水平、金融产业结构和股票融资比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实体经济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也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要完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创新、减少政府干预、优化宏观经济环境等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游士兵 杨芳
本文从"金融—实体经济"结构匹配视角分析两者匹配度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主要靠规模效率拉动,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高则市场型融资结构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中小企业规模比重高,则大银行的低比重更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 绿色发展 结构协调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鲁钊阳 杜雨潼 邓琳钰
数字普惠金融的诞生和发展源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离不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宗旨。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以我国286个地级市2011~202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且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方面。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研发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减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志秀
本文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8—2017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并对2012年和2017年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2012年和2017年都处于前沿面有效率的省份只有5个,26个省市处于无效率状态。2008—2017年各省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较大,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中部波动较大。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导致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影响较弱,同时外部危机和内部政策冲击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
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群体从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发挥金融业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作用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这可以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相关理论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从完善风险监管体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降低数字普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的贷款成本与信用挂钩等方式更好地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绿色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欧洲国家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使用加入保险业变量的索洛模型来构建理论模型,并借鉴Gheeraert & Weill(2015)等文献的做法,对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进行测算。接下来,选取欧洲保险和再保险联盟、世界银行等数据库的数据,运用面板Tobit固定效应模型对欧洲32个国家的2000~2017年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保险深度、保费结构与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规模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个拐点。在对结论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和基于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之后,本文给出了结论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保险服务 实体经济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阮健弘 秦栋
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可以从明确职责目标、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监管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新形势下,把握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可以从明确职责目标、提高服务效
关键词: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