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89)
- 2023(20534)
- 2022(16647)
- 2021(15412)
- 2020(12776)
- 2019(28951)
- 2018(28423)
- 2017(54213)
- 2016(28691)
- 2015(31844)
- 2014(31396)
- 2013(31179)
- 2012(28919)
- 2011(26009)
- 2010(26290)
- 2009(24566)
- 2008(23750)
- 2007(21224)
- 2006(18813)
- 2005(17226)
- 学科
- 济(132339)
- 经济(132210)
- 业(104488)
- 管理(89176)
- 企(84810)
- 企业(84810)
- 方法(55563)
- 农(50125)
- 数学(46490)
- 数学方法(46052)
- 中国(41270)
- 业经(38171)
- 财(36395)
- 农业(33552)
- 融(29496)
- 金融(29495)
- 地方(29039)
- 银(28220)
- 银行(28206)
- 制(28002)
- 行(27278)
- 贸(25094)
- 贸易(25069)
- 务(24543)
- 财务(24488)
- 财务管理(24446)
- 易(24425)
- 企业财务(23265)
- 技术(21864)
- 和(20231)
- 机构
- 学院(406118)
- 大学(401481)
- 济(181321)
- 经济(178069)
- 管理(163504)
- 理学(140011)
- 理学院(138672)
- 管理学(136783)
- 管理学院(136006)
- 研究(135077)
- 中国(113122)
- 京(84249)
- 财(83643)
- 科学(75427)
- 农(69386)
- 财经(66038)
- 所(65379)
- 中心(64802)
- 江(61329)
- 经(60206)
- 研究所(58509)
- 业大(56399)
- 经济学(55914)
- 北京(53323)
- 农业(52784)
- 经济学院(50499)
- 范(50049)
- 师范(49628)
- 州(49075)
- 财经大学(48734)
- 基金
- 项目(265691)
- 科学(212962)
- 研究(200587)
- 基金(196119)
- 家(168107)
- 国家(166597)
- 科学基金(145895)
- 社会(132801)
- 社会科(126040)
- 社会科学(126012)
- 基金项目(102394)
- 省(102330)
- 教育(90336)
- 自然(89881)
- 自然科(87904)
- 自然科学(87886)
- 自然科学基金(86375)
- 划(84773)
- 编号(81710)
- 资助(79605)
- 成果(65652)
- 发(60759)
- 部(59967)
- 重点(58761)
- 创(57239)
- 国家社会(56498)
- 课题(54675)
- 创新(52938)
- 教育部(52471)
- 人文(51587)
- 期刊
- 济(204766)
- 经济(204766)
- 研究(122560)
- 中国(84292)
- 农(68581)
- 财(65703)
- 管理(63130)
- 科学(54229)
- 学报(53282)
- 融(52970)
- 金融(52970)
- 农业(46225)
- 大学(43300)
- 学学(40716)
- 教育(38693)
- 业经(37427)
- 技术(37294)
- 财经(33048)
- 经济研究(32234)
- 经(28524)
- 问题(27035)
- 业(24960)
- 贸(22046)
- 技术经济(21906)
- 世界(21674)
- 统计(20355)
- 国际(19600)
- 商业(18944)
- 现代(18788)
- 策(18786)
共检索到628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蔡甜甜 唐紫杰
基于2014—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的估计结果仍是稳健可靠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就业结构升级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更大。基于调节效应分析,制度环境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注重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顶层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太升 王玲莉 唐勇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数字普惠金融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机理及金融监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使用深度促进作用最强,数字化程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弱。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科技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样本中表现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和提高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来共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性检验表明,金融监管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有效的金融监管下,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经济后果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世旺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基准回归结果、异质性分析结果以及稳健型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添加系列控制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就控制变量而言,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值,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充分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晓莉 林丽琼
随着数字技术更迭推新,数字普惠金融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其零距离接触长尾客户群体、提供低价便捷的服务,延伸了金融服务半径,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借贷需求,对居民杠杆率的传导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利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经济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产生正向影响。分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居民杠杆率产生正向影响。(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随着杠杆率分位数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和中高收入群体影响程度较大。本研究的发现为认识居民杠杆率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有关部门分类施策管控居民杠杆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锦春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时代,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能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来自数字普惠金融视角的新解读。数字普惠金融既能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能推动农业资本深化,加快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在高附加值农业比重大、粮食业产量占比高以及农村金融市场完善的国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提升互联网普及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普惠性融资支持,创新农业信贷支持投融资模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地区金融发展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家精神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燕连福 赵卉心
对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助力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从而带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主要体现在促进服务业效率提升,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主要体现在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产品过于同质化和过于个性化的服务业行业的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相邻地区的服务业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服务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推动数字经济优化服务业资源配置,促进效率提升,缓解成本压力,同时,鼓励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型业态,利用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差异化和动态化数字经济战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伟 戴冰清 刘卫镇
文章基于2011~201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从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存在差异,就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力度而言,使用深度最强,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并且,数字金融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效应也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的正向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的正向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创新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均在数字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将为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明贵 赖一鸣 吴萍
以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曲线调节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工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工业集聚和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随着工业集聚程度增加,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先减少后增加。金融支持显著调节了工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陡峭、拐点左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明贵 赖一鸣 吴萍
以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曲线调节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工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工业集聚和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随着工业集聚程度增加,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先减少后增加。金融支持显著调节了工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陡峭、拐点左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董钢锋
主流文献认为,在推动技术进步上,重要的是金融发展水平而非金融结构。但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只有适宜的金融结构才能够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可以从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及其大、小银行的相对重要性两个方面来测度金融结构。同时,基于2005-201 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发展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相对地位的提升皆有助于技术进步。因此,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优化金融结构,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东声 庄定鹏 陈曦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选取的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并且这种促进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对东部、中部、西部的促进效应依次递减的特征;分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商贸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英基 邹秉坤 韩元军 余超
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其通过组织、技术与产品创新等渠道的传导效应基础上,以2011—2020年全国除西藏及港澳台之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能够正向赋能文旅融合发展质量,考虑内生性的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存在着地区异质性特征,东部、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赋能效应正向显著,而中部地区的赋能效应为正值但不显著;(3)数字经济存在通过组织、技术和产品创新等渠道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基于此,文章从培育数字经济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文旅平台健全价值共创机制,深化差异化数字文旅发展战略,拓展组织、技术与产品创新传导渠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效应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居民服务消费: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金融抑制如何影响了工业减排——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金融监管对提高银行贷款质量的效应——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柜台债券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基于农发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虹吸集聚”——来自黄河中下游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区域差异重要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