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6)
- 2023(11578)
- 2022(8836)
- 2021(7719)
- 2020(6233)
- 2019(13667)
- 2018(12758)
- 2017(24240)
- 2016(12757)
- 2015(13781)
- 2014(13123)
- 2013(12721)
- 2012(11560)
- 2011(10266)
- 2010(10396)
- 2009(9980)
- 2008(8744)
- 2007(7660)
- 2006(6854)
- 2005(6140)
- 学科
- 济(50661)
- 经济(50606)
- 业(39368)
- 管理(38087)
- 企(31499)
- 企业(31499)
- 融(25687)
- 金融(25687)
- 银(23513)
- 银行(23467)
- 行(22745)
- 方法(21174)
- 中国(19389)
- 数学(19064)
- 数学方法(18934)
- 业经(15787)
- 财(15685)
- 农(15315)
- 制(12737)
- 农业(11408)
- 产业(11310)
- 中国金融(11198)
- 务(10907)
- 财务(10892)
- 财务管理(10877)
- 贸(10811)
- 贸易(10801)
- 学(10675)
- 易(10592)
- 企业财务(10493)
- 机构
- 大学(180325)
- 学院(179537)
- 济(76003)
- 经济(74655)
- 管理(69179)
- 理学(61025)
- 理学院(60406)
- 研究(60128)
- 管理学(59393)
- 管理学院(59097)
- 中国(52339)
- 农(38800)
- 科学(37623)
- 京(36144)
- 财(34482)
- 业大(31730)
- 农业(30876)
- 中心(30401)
- 所(29980)
- 财经(28361)
- 研究所(27833)
- 经(26062)
- 江(25325)
- 经济学(24483)
- 经济学院(22546)
- 北京(21818)
- 财经大学(21543)
- 院(21478)
- 融(21274)
- 范(20999)
- 基金
- 项目(130333)
- 科学(103102)
- 基金(97728)
- 研究(89147)
- 家(88173)
- 国家(87463)
- 科学基金(74934)
- 社会(60217)
- 社会科(57392)
- 社会科学(57376)
- 基金项目(51962)
- 省(50219)
- 自然(49211)
- 自然科(48222)
- 自然科学(48204)
- 自然科学基金(47417)
- 划(42610)
- 教育(39407)
- 资助(38266)
- 编号(34346)
- 重点(29292)
- 创(28321)
- 部(27909)
- 发(27787)
- 国家社会(26575)
- 创新(26522)
- 成果(26254)
- 科研(25697)
- 计划(25039)
- 业(24282)
共检索到25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尔茜 宋晓玲
基于扩展的UTAUT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25个省市区(全国部分省域资料)微观普惠群体相关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微观用户群体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与便利条件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意愿;金融教育与监管能够显著降低感知风险进而正向影响使用意愿;使用意愿正向影响使用行为。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实施面向不同群体的数字金融采取便利化措施。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代宝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发现用户采纳和持续使用微信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利用Webster&Watson提出的IS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综述方法,对CNKI中关于微信用户采纳和持续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影响微信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户的人格特质、需要和动机、认知因素、态度和体验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户的认知因素、态度和体验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
关键词:
微信 用户采纳 持续使用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建亚 程慧平
[目的/意义]尽管在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领域已经有很多理论和模型,但是这些理论或模型能否适用于解释个人云存储采纳行为,而其中涉及的要素是否为个人云存储采纳关键影响因素,皆需进一步的验证。[方法/过程]为了结合实践中用户的体验和行为,发现更符合实际的、关键的个人云存储采纳行为影响因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用户的访谈调研和质性分析,识别影响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信任、感知风险、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云存储特征、个人创新精神和认知度是影响个人云存储用户
关键词:
个人云存储 采纳行为 质性研究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黄传慧 明均仁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情报学、经济学、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移动设备可用性、信息服务机构权限、用户学历结构、信息质量、信息服务机构环境等因素,构建移动用户学术采纳模型,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假设。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信息质量显著影响学术用户使用态度,移动设备可用性和信息服务机构权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术用户的感知易用性,用户学历对用户使用态度影响明显,信息服务机构环境也是影响用户使用态度的重要因素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耿荣娜 张向先 郭顺利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与优化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方法/过程】本文以UTAUT模型为基础,引入信息质量、感知风险和信任环境3个变量,构建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息质量、信任环境和努力期望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意向;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意向;用户信息采纳意向、促成因素直接正向影响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闵庆飞 张克亮
基于可用性研究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用手机微博系统的可用性替代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技术特征,构建了任务-技术匹配度影响用户手机微博使用意向的模型,并实证检验了影响手机微博技术-任务匹配度的因素,以及这种匹配对用户的手机微博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手机微博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自身的个人特征都对任务-技术匹配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也对手机用户的微博使用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凯 高凯 刘钊
文章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采纳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重点对实证研究设计、TAM模型的扩建、核心变量、前置外部变量、调节变量等方面进行归纳与讨论,并提出后续研究须动态对比研究用户采纳行为、获取数据多元化、样本数量扩大化、按样本特征进行研究、模型扩展化等五点建议,以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次开展面向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技术接受研究。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用户采纳 技术接受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普聪 张珂 董洪据 杨青娟
探究移动医疗用户持续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从企业直接可控视角分场景对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基于用户使用行为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分析,参考经典采纳模型,筛选得到影响移动医疗采纳的因素。根据市场情况,将影响因素置于预约、诊断、电商、管理四类不同场景,设计并完成问卷调查,选用fsQCA方法进行组态分析。四个场景下合计九条组态路径,能够有效促进用户采纳;在相关政策制度信息有明显支持的情况下,高绩效期望是用户采纳的必要因素;其余因素在各场景下的作用均有不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普聪 张珂 董洪据 杨青娟
探究移动医疗用户持续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从企业直接可控视角分场景对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基于用户使用行为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分析,参考经典采纳模型,筛选得到影响移动医疗采纳的因素。根据市场情况,将影响因素置于预约、诊断、电商、管理四类不同场景,设计并完成问卷调查,选用fsQCA方法进行组态分析。四个场景下合计九条组态路径,能够有效促进用户采纳;在相关政策制度信息有明显支持的情况下,高绩效期望是用户采纳的必要因素;其余因素在各场景下的作用均有不同。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陈鹤阳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耿荣娜 郭顺利
[目的/意义]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优化和引导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为政务新媒体运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方法/过程]首先借鉴IAM模型理论,结合政务新媒体特点分析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然后利用文献综述法和DEMATEL方法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分为信息搜寻和整合、信息选择和评价、用户吸收和利用以及采纳后阶段行为4个阶段。信息服务质量、信誉和影响力、用户认知水平、政务信息专业性、信息组织成效、政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平 曾剑秋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采纳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以中国主流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支持研究假设,并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得出的结论提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建议,为中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新闻客户端 技术接受模型 用户采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行健 周利
本文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且这一促进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家庭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除覆盖广度外,使用深度以及使用深度指标中支付、保险与货币基金这三个子指标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便利居民支付两种机制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3)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将数据集替换为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结论比较稳健和可靠;(4)人力资本差异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当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强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样本期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5)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衣着、居住、日用品、交通通信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6)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仅仅促进了中低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而对高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却存在不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增加了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需提防居民家庭债务的过度和过快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 张晓钰
基于陕西省农村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样本家庭微信支付采纳比例为66.5%,教育、收入水平与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正相关;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越高,采纳微信支付的概率也越高;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教育、收入水平及社会资本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综上,应准确评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降低互联网支付排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福利,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金融素养 互联网金融 支付 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