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3)
2023(13063)
2022(9837)
2021(8628)
2020(6936)
2019(15010)
2018(14459)
2017(27446)
2016(14383)
2015(15727)
2014(15292)
2013(14492)
2012(12874)
2011(11311)
2010(11538)
2009(10899)
2008(9874)
2007(8736)
2006(7827)
2005(7153)
作者
(42381)
(35225)
(35096)
(33087)
(22242)
(17005)
(15721)
(13625)
(13554)
(12245)
(12055)
(11712)
(11138)
(10984)
(10932)
(10923)
(10511)
(10301)
(10125)
(10097)
(8721)
(8522)
(8510)
(8070)
(7958)
(7886)
(7714)
(7655)
(6977)
(6908)
学科
(56610)
经济(56542)
(43288)
管理(40194)
(34555)
企业(34555)
(26586)
金融(26586)
中国(24606)
(24153)
银行(24113)
(23264)
方法(20791)
数学(18412)
数学方法(18297)
(18274)
(17407)
业经(17377)
(14644)
农业(13010)
地方(12807)
产业(11945)
(11831)
财务(11800)
财务管理(11781)
(11631)
贸易(11621)
(11388)
企业财务(11366)
中国金融(11273)
机构
大学(198994)
学院(198804)
(83926)
经济(82354)
管理(74202)
研究(69559)
理学(64034)
理学院(63364)
管理学(62261)
管理学院(61930)
中国(59001)
科学(42393)
(40908)
(40188)
(39560)
(34938)
中心(34116)
业大(32626)
研究所(32126)
财经(31802)
农业(31692)
(29121)
(29112)
经济学(27377)
北京(25364)
经济学院(25044)
(24997)
(24212)
财经大学(23911)
师范(23828)
基金
项目(140405)
科学(110134)
基金(103370)
研究(98648)
(93564)
国家(92384)
科学基金(78025)
社会(65850)
社会科(62695)
社会科学(62676)
(54638)
基金项目(54448)
自然(49755)
自然科(48579)
自然科学(48560)
自然科学基金(47742)
(45944)
教育(43279)
资助(39984)
编号(37881)
重点(32154)
(30988)
(30230)
成果(30059)
(29892)
国家社会(28970)
创新(28306)
科研(27232)
计划(26198)
课题(26016)
期刊
(86738)
经济(86738)
研究(57028)
中国(39222)
学报(37762)
(37381)
(35019)
金融(35019)
科学(32075)
(30458)
大学(28118)
学学(26847)
管理(26098)
农业(24205)
教育(16094)
财经(15744)
经济研究(15164)
业经(14777)
技术(13754)
(13504)
(13022)
问题(11765)
(10934)
业大(10009)
科技(9798)
国际(9462)
(9362)
理论(9183)
商业(9056)
图书(8852)
共检索到29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宁宁  侯冠宇  
文章基于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发展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正向影响,且能通过提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间接提升其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户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普遍提升效应,其中数字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郑平  
本文构建传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率、渗透性和可持续性四大维度展开,选取了12个指标加以综合评价,结合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出全国各省份的传统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以及本文构建的传统普惠金融指数的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分析模型,实证检验了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得出结论:数字普惠金融比传统普惠金融对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影响更大;但从区域层面来看,传统普惠金融对三线以上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比数字普惠金融更大;而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效性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比传统普惠金融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中国普惠金融相关政策的精准性,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居民家庭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助力全面深化改革和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伟  何冠霖  
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显著正相关,即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越高地区的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可能性越高、参与程度越深、风险金融资产持有多样性越高,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金融可得性的提升以及交易成本的下降。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缩小了城乡家庭之间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差异,但地区差异依旧明显,这与东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覆盖面和渗透度存在差异有关。鉴于此,应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全国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普及居民金融知识,提倡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多样化,避免家庭投资出现极端化现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颖  张高明  孙婉若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并且对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更为明显,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对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有一定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增收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家庭的收入,通过"教育效应"来提高家庭的金融素养,从而实现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段军山  邵骄阳  
2016年,我国政府提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倡导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金融体系的普惠水平。文章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了其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使用2017年CHFS调查数据、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高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概率,提高配置风险资产和股票资产的比例,此结果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一致。这一影响在城镇地区的家庭和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家庭中更显著。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是数字金融降低了家庭参与成本、增加了金融可得性和扩宽了信息渠道。文章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家庭金融行为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童湛雅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有着显著的影响。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家庭风险资产投资,并通过信贷服务传导机制拓展家庭投资理财边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较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要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应进一步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提升居民的数字金融素养,共享数字红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汉瑾  张淑婷  公茂刚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教育投资提供渠道和便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基于项目组2848份有效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程度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的教育投资具有普遍提升效应。鉴于此,建议通过加强数字城乡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教育投资的促进作用,实现教育公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马诗淇  叶欣  
后疫情时代,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凸显,我国家庭多样化金融投资意愿强烈。而数字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覆盖范围广、服务多元化等特点恰与日益增长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活动以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相契合。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2011、2013、2015、2017四年的家庭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持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例,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主要影响机制。结构上,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支付和信用服务均促进了家庭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异质性上,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收入群体及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雨晴  何广文  
通过建立及推导跨期投资决策模型证明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户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而且当农户金融素养或智能化素养更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其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为强烈。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和农村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的重要现实作用,从宏观上说明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性,从微观上启示提高农户家庭金融素养和智能化素养有助于优化其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谢璟晅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来说是一项挑战,合理配置资产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经济压力。选用2017年和2019年CHFS的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户主年龄变量与家庭金融风险市场参与以及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深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存在倒U型变化。第二,老年人口占比显著抑制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地区、东部地区以及购买养老保险的家庭配置金融风险资产影响更显著。优化老龄家庭资产配置有利于老龄家庭减轻养老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洋   戴天宇   吴增明  
人口流动是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人口流动对城镇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次,居民拥有房产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居民拥有房产显著地缓解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再次,从异质性结果检验来看,居民拥有房产在缓解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方面,在无子女、低收入以及对未来生活预期较低的居民样本中更加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人口流动机制以促进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雨晴  何广文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住房的家庭跨期资产决策模型并进行参数赋值,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挤出效应,而当家庭财富水平或分布区域不同时,挤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微观上说明了完善家庭资产结构、分散家庭投资风险的必要性,从宏观上解释了住房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市场的资源挤占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合理配置住房资产、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合理引导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实现房价平稳回归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妮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增速明显,资产种类不断多元化。笔者借助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中国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从生命周期效应的角度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确受到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并不一致。随着家庭户主年龄超过60岁,或者家庭超过60岁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家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包括家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概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无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上升,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下降,包括股票和基金配置的比重都呈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玫  董文奎  韩科飞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项目的数据,就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家庭参与股票市场和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而且能够提高家庭配置股票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通过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家庭的金融素养,进而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此外,将样本细分为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边际影响更大。因此,提高普惠金融水平能够促进家庭更合理地配置金融资产,而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