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9)
2023(18516)
2022(15285)
2021(14060)
2020(11527)
2019(25943)
2018(25473)
2017(48884)
2016(26381)
2015(29119)
2014(28948)
2013(28844)
2012(26406)
2011(23796)
2010(23826)
2009(22135)
2008(20756)
2007(18489)
2006(16219)
2005(14154)
作者
(78672)
(65787)
(64976)
(61949)
(41142)
(31633)
(29420)
(25774)
(24904)
(23175)
(22256)
(22079)
(20560)
(20512)
(20245)
(20149)
(19917)
(19312)
(18811)
(18644)
(16522)
(15994)
(15971)
(15081)
(14946)
(14585)
(14578)
(14478)
(13352)
(13094)
学科
(105987)
经济(105864)
(79308)
管理(70799)
(56700)
企业(56700)
(51520)
方法(45123)
数学(39659)
数学方法(39277)
农业(34279)
中国(31480)
业经(30443)
(27917)
金融(27916)
(27688)
(26808)
银行(26739)
(25762)
地方(22872)
(22842)
(22723)
(19532)
贸易(19519)
(19009)
(17359)
财务(17295)
财务管理(17267)
技术(16917)
企业财务(16517)
机构
学院(375457)
大学(373363)
(149287)
经济(146177)
管理(146081)
理学(127671)
研究(127466)
理学院(126287)
管理学(124055)
管理学院(123412)
中国(99740)
(85512)
科学(81766)
(77845)
农业(66475)
业大(66406)
(66295)
(64768)
中心(60076)
研究所(59661)
财经(53833)
(53694)
(49278)
北京(48279)
(47753)
师范(47173)
(45165)
经济学(44605)
(44238)
农业大学(42226)
基金
项目(264859)
科学(206444)
基金(191955)
研究(188771)
(170050)
国家(168574)
科学基金(143235)
社会(119858)
社会科(113396)
社会科学(113364)
(104563)
基金项目(102431)
自然(93780)
自然科(91576)
自然科学(91549)
自然科学基金(89916)
(87369)
教育(83899)
资助(77541)
编号(76564)
成果(60350)
重点(59016)
(57204)
(57141)
(55343)
创新(51668)
课题(51531)
科研(51126)
国家社会(49831)
计划(49265)
期刊
(162042)
经济(162042)
研究(104262)
(85338)
中国(70165)
学报(69455)
科学(60287)
农业(57482)
大学(51884)
学学(49658)
(47574)
管理(47363)
(45605)
金融(45605)
教育(33955)
业经(32253)
技术(28083)
(27304)
财经(25357)
经济研究(24693)
问题(22066)
(21589)
(21197)
业大(19979)
科技(19398)
理论(17793)
图书(17683)
技术经济(16970)
农业大学(16743)
商业(16656)
共检索到541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黄子祺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韧性,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已经成为驱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3—2021年中国省域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及粮食主销区更为显著;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影响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并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测算了引发边际递增效应的门槛水平。此外,市场化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等建议,以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韧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芸  
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从保险、消费信贷、金融理财和数字化征信四个途径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传导机制。认为应建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加快数字化征信发展等,以进一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玉冰  
居民消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在金融科技迅速普及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引发农村居民消费的巨大潜力。本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岳喜优  陈桂生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村市场消费潜力不容忽视。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完善金融供给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至关重要。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探究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全国层面上看,财政支农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均存在负向影响,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从不同区域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农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而东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能够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滞后现象。进一步,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验证了PVAR模型实证得出的关于财政支农、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之间作用关系结论的稳健性。推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实施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珩   陈建成  
文章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框架,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均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效果更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最大;从消费类型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之下,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共同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劳动力流动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书屹  姜天文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遇到瓶颈,消费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为不足,这势必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将普惠金融与先进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便利地获得金融资源,进而刺激消费。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的缩小;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减小受到相邻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的积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的作用有待加强,比较而言,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云飞  李倩  张璞  
文章运用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变量构造了符合我国金融发展特点的普惠金融指数IFI,并以我国2005-2016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家庭收支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我国农村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而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丹  姚明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系列助农政策的提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出了增长的态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很大,这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匮乏有很大的关系,而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农村金融无法普及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效应。构筑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体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芳琴  杨洁  
文章以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力有限。从消费水平方面看,农村金融的支持效应较弱;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方面看,农村金融发展虽与其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在促进各个类别的消费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而且还没有形成良好地互动机制。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在提升和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利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比照,发现从全国整体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传统普惠金融。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普惠金融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宣蓉  范静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总体效应和中观结构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滞后一期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当期影响。因消费类型的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当期正向促进效果仅表现在食品衣着、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类消费,而滞后一期的正向促进效果则还延伸至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类消费,且影响程度也总体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宁  
在现代社会中,金融权利的不平等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导致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在本文中,笔者对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指出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破除金融门槛效应、弱化贫困效应弱化及涓滴效应而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借助普惠金融发展而减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