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0)
2023(14125)
2022(11077)
2021(9901)
2020(7944)
2019(17418)
2018(16641)
2017(32551)
2016(17059)
2015(18575)
2014(18020)
2013(18167)
2012(16871)
2011(15255)
2010(15428)
2009(14606)
2008(13473)
2007(12172)
2006(10747)
2005(9439)
作者
(50205)
(42537)
(41809)
(39687)
(26218)
(20312)
(18927)
(16477)
(16081)
(14781)
(14442)
(13979)
(13034)
(12991)
(12985)
(12972)
(12535)
(12292)
(12205)
(11926)
(10517)
(10403)
(10184)
(9780)
(9656)
(9468)
(9218)
(9092)
(8528)
(8311)
学科
(83937)
经济(83859)
(59704)
(49931)
管理(44307)
(37140)
企业(37140)
方法(34600)
农业(33309)
数学(31802)
数学方法(31677)
业经(26698)
(26595)
金融(26595)
中国(24683)
(24165)
银行(24133)
(23352)
(19839)
地方(19501)
(17561)
产业(16334)
(15515)
贸易(15506)
(15143)
技术(13215)
农业经济(12558)
(12500)
财务(12486)
财务管理(12462)
机构
学院(250819)
大学(244957)
(112976)
经济(111145)
管理(98081)
理学(86336)
理学院(85543)
管理学(84371)
管理学院(83944)
研究(81633)
中国(68889)
(64322)
农业(49625)
(48510)
科学(48120)
(48025)
业大(44953)
中心(41168)
(39920)
财经(39715)
(36471)
研究所(36414)
(36009)
经济学(35896)
经济学院(33106)
农业大学(31196)
经济管理(29852)
财经大学(29538)
(29271)
北京(28940)
基金
项目(175513)
科学(139002)
基金(129896)
研究(126879)
(113803)
国家(112791)
科学基金(97109)
社会(86242)
社会科(81999)
社会科学(81981)
(69837)
基金项目(69426)
自然(60188)
自然科(58841)
自然科学(58828)
自然科学基金(57848)
(56665)
教育(54479)
资助(51003)
编号(49808)
(40215)
(38768)
重点(38726)
成果(37938)
(37934)
国家社会(37339)
(36398)
创新(35410)
(34119)
(33401)
期刊
(121073)
经济(121073)
(68565)
研究(66744)
农业(46042)
中国(45538)
学报(43016)
(40102)
金融(40102)
科学(37777)
(34421)
大学(33319)
学学(32304)
管理(29728)
业经(27615)
(21169)
财经(19808)
经济研究(18607)
问题(17754)
技术(17484)
(16990)
农村(15091)
(15091)
农业经济(14832)
(14296)
世界(13591)
教育(13269)
技术经济(12511)
业大(12477)
经济问题(12417)
共检索到36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俊勇  张乐柱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的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业务,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1省市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并分别采用系统GMM方法和门限效应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增长趋势明显,发展速度较快,但各个地区发展速度不够均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作用具有双重门限特征。最后,结合安徽金寨、河南兰考、广东惠州等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具体实践,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林  周舒影  
数字普惠金融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论文基于31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农村贫困的总体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农村减贫效应,使用深度分指数的减贫效应最显著;从传导途径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这两个途径来缓解农村贫困;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具有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得到了显著提高;当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应完善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居民的减贫增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振军  兰庆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不同区域和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数字普惠金融还会以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农户家庭收入为中介变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此,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应最大化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各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采用差异化思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华珂  
金融扶贫是攻坚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而金融扶贫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得到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能够摆脱贫困的结论。其次利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测算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从全国层面看,普惠金融能够为贫困群体进行资金借贷,增加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从区域层面看,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最后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供给、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普惠金融区域差异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振华   马金晶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为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关键引擎。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激发农村创业活跃度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两条传导途径间接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信息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显著。对此,未来应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体系、多角度深挖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潜能、制定差异化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丽   马正兵  
文章基于中国31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融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增的区域异质性;同时,这种促进作用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前,中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面板门槛模型中的门槛值,对于这些省份而言,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的条件已经具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和社会服务三条中介渠道驱动城乡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滕剑仑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获得的数字红利比东部及中部地区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制。基于此,各个地区应在进一步巩固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春  
在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文章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有直接驱动效应。从结构角度分析,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分别研究后发现,覆盖广度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要略强于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作用则并不显著。从区域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就作用渠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薪酬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新春  
在数字技术重塑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文章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有直接驱动效应。从结构角度分析,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分别研究后发现,覆盖广度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要略强于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作用则并不显著。从区域角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就作用渠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薪酬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影响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肖   刘怡杉   刘虎  
文章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激发创业活力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由于地区特征差异和区位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高信任水平和高受教育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相比东部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丽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能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边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这一正向边际影响更大。此外,普惠金融被证实能够加速农村电商的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为此,在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快普惠金融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为乡村振兴提供平台支持,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