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6)
2023(19090)
2022(15440)
2021(13836)
2020(11544)
2019(25586)
2018(24737)
2017(47272)
2016(25116)
2015(27385)
2014(26859)
2013(26274)
2012(23833)
2011(21266)
2010(20925)
2009(19288)
2008(17992)
2007(15192)
2006(12965)
2005(11362)
作者
(72785)
(60447)
(60226)
(56996)
(38496)
(29266)
(27367)
(23647)
(23363)
(21205)
(20789)
(20531)
(19229)
(18951)
(18877)
(18806)
(18182)
(18065)
(17499)
(17481)
(15047)
(14733)
(14717)
(14061)
(13787)
(13428)
(13427)
(12962)
(12188)
(12092)
学科
(101150)
经济(101037)
管理(71204)
(68773)
(56995)
企业(56995)
方法(45980)
数学(40894)
数学方法(40352)
中国(30217)
(28258)
金融(28253)
(27977)
(26272)
银行(26211)
(25796)
(25251)
业经(24488)
地方(22606)
(21819)
(20220)
(18968)
贸易(18957)
(18466)
(18368)
财务(18323)
财务管理(18289)
农业(18021)
企业财务(17531)
技术(15676)
机构
大学(349074)
学院(347585)
(140296)
经济(137598)
管理(132986)
研究(118290)
理学(116843)
理学院(115496)
管理学(113203)
管理学院(112583)
中国(92645)
科学(75757)
(71553)
(64527)
(63808)
(59264)
中心(56402)
业大(56013)
研究所(54927)
财经(52314)
农业(51428)
(49733)
(47887)
经济学(44605)
(44514)
师范(43854)
(43518)
北京(43490)
经济学院(40607)
(40074)
基金
项目(253267)
科学(200486)
基金(187483)
研究(176459)
(167666)
国家(166350)
科学基金(142303)
社会(115241)
社会科(109512)
社会科学(109486)
基金项目(98999)
(98572)
自然(94265)
自然科(92191)
自然科学(92152)
自然科学基金(90521)
(84295)
教育(80685)
资助(75323)
编号(67890)
重点(58097)
(55275)
(54627)
(53977)
成果(53323)
创新(50614)
科研(50022)
国家社会(49499)
计划(48512)
教育部(47090)
期刊
(138505)
经济(138505)
研究(93199)
学报(63958)
中国(62957)
(56894)
科学(56087)
(48712)
大学(47576)
管理(46583)
学学(45393)
(41518)
金融(41518)
农业(38181)
教育(30998)
技术(27309)
财经(25380)
经济研究(23869)
业经(22793)
(21832)
(20221)
(18341)
问题(18164)
科技(17009)
业大(16797)
统计(15852)
理论(15485)
商业(15154)
技术经济(15127)
(15095)
共检索到49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凡璠   邹克  
从系统观念出发阐释共同富裕内涵并构建与测度了包含富裕度、平等度与共享度子系统的共同富裕指数,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均显著提升了富裕度、平等度、共享度,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同稳健性结果均支持这一结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共同富裕子系统的综合协调与良好耦合,体现了从系统视角协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更大,存在随时间递减的时变特征,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水平的促进效应依次由大变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凡璠   邹克  
从系统观念出发阐释共同富裕内涵并构建与测度了包含富裕度、平等度与共享度子系统的共同富裕指数,深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均显著提升了富裕度、平等度、共享度,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同稳健性结果均支持这一结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共同富裕子系统的综合协调与良好耦合,体现了从系统视角协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更大,存在随时间递减的时变特征,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水平的促进效应依次由大变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与信用风险,为我国财富积累和均衡发展赋予新动能,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此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等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共同富裕水平。为此,提出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配套设施、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与破除流动性约束限制的对策建议,期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参照。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文彬  王珂凡  
新发展格局下,数据已然成为愈发关键的生产要素,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契机。理论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的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各地区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面板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因市场化水平的不同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而且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应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邹洋   徐靖文   姜沐汐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从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短期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相较于拓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加深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能同时达到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晓燕   张玉皓   田轻云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减少金融排斥,为所有群体尤其是农村地区提供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展示出其深度普惠的优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共同富裕程度,并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和增加多元化服务等机制提升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知识储备差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普及度,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提升农村居民数字能力,完善数字金融法制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平  王凯  
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中央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基于2013—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共同富裕;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结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分区域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和东北部省份较为显著,而在东部省份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李瑞田  韩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构建中国省际金融科技指数与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就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机制、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非线性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同时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另外,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调节该非线性边际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应通过促进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彤进   马世文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相对贫困和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家庭相对贫困,家庭金融素养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越明显。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参与程度低的家庭以及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居民能够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受益更多。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家庭社会互动水平、促进商业保险配置降低相对贫困,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且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燕   田孟乡  
依据2011—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考量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改善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共同富裕呈正向作用,同时具有区域异质性与结构异质性,呈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中介效应,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技术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徐肇仪  
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终极目标。数字普惠金融是现阶段帮扶弱势群体解决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工具,如何运用这一工具书写好共同富裕的中国命题是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以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四维”特征为依托构建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利用2013—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确实是共同富裕的“助推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从区域差异看,数字普惠金融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对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季刚  郝福莱  
文章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共同富裕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效率均值在0.6左右,效率水平未达到最优,存在提升空间;产业结构、居民受教育水平、地方财政能力、非公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造成显著影响;在剔除随机扰动和环境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共同富裕效率有所提升,影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全要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较慢。因此,我国各地区不仅要提高要素投入水平,还要创造有利外部环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娟  陈曦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创新驱动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并且存在维度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创新驱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即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城市化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即城市化水平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