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0)
2023(17479)
2022(14138)
2021(12763)
2020(10628)
2019(23502)
2018(22976)
2017(43781)
2016(23520)
2015(25675)
2014(24782)
2013(24398)
2012(22272)
2011(19929)
2010(20363)
2009(19669)
2008(19198)
2007(17477)
2006(15590)
2005(14377)
作者
(68223)
(56895)
(56746)
(53434)
(36066)
(27074)
(25606)
(21787)
(21688)
(20264)
(19704)
(19021)
(18272)
(18269)
(17924)
(17352)
(16834)
(16754)
(16482)
(16471)
(14180)
(14133)
(13812)
(13106)
(12829)
(12728)
(12717)
(12704)
(11345)
(11296)
学科
(96014)
(95926)
经济(95778)
(87030)
企业(87030)
管理(85576)
方法(38863)
业经(35176)
(34078)
(31159)
数学(29904)
数学方法(29621)
中国(29278)
(28317)
金融(28314)
(26713)
银行(26663)
(26656)
(25735)
(24172)
财务(24142)
财务管理(24108)
企业财务(22929)
农业(22457)
技术(21572)
(18936)
理论(18268)
地方(17506)
(17329)
贸易(17313)
机构
学院(335759)
大学(331793)
(140172)
经济(137505)
管理(131529)
理学(112591)
理学院(111449)
管理学(109811)
研究(109616)
管理学院(109191)
中国(91343)
(69732)
(68850)
科学(65813)
(62845)
(55019)
财经(54394)
(52453)
中心(51738)
业大(51340)
研究所(49598)
农业(49564)
(49360)
经济学(43192)
北京(42649)
(41260)
财经大学(40245)
(39366)
经济学院(39099)
(38336)
基金
项目(221202)
科学(175300)
基金(162287)
研究(159432)
(142454)
国家(141184)
科学基金(121944)
社会(104556)
社会科(99301)
社会科学(99276)
(88115)
基金项目(85769)
自然(78339)
自然科(76612)
自然科学(76586)
自然科学基金(75337)
(72655)
教育(71312)
资助(64637)
编号(61889)
(52283)
重点(49840)
成果(49764)
创新(48079)
(48060)
(47539)
(47175)
(45472)
国家社会(44245)
课题(42884)
期刊
(157973)
经济(157973)
研究(97608)
中国(69290)
(59027)
(58046)
学报(54774)
管理(54509)
科学(49880)
(44732)
金融(44732)
大学(41695)
学学(39751)
农业(39115)
教育(28846)
技术(28315)
财经(27928)
业经(27690)
经济研究(24982)
(24063)
(23097)
问题(20114)
技术经济(18083)
科技(17005)
(16955)
现代(16263)
财会(16249)
(16004)
商业(15920)
世界(15088)
共检索到513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梓睿  张书华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绿色发展的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内生性讨论和更换变量等分析后,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压力、提高技术外溢水平和缓解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给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新时代数字技术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ESG评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CEO金融背景下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得生  张雨  
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19年的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环境规制、数字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促进作用,且该抑制效应和促进作用在行业、地区、产权性质三方面存在异质性;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显著缓解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且该调节作用更多集中于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第三,在非线性情况下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雪松  徐晓光  
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政策事件,结合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于国有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并改善市场主体的外部预期,这些都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特别地,绿色信贷政策离不开“市场—政府”双螺旋的重要支撑,在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和有力的财政科技支出支撑下,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在新发展理念下,基于绿色导向与创新导向系统实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媚  
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流通产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子维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在子维度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正向影响效应最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中介机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消费升级提升流通业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云  洪程程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比,可以提高1.1%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业产业融合深度,助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与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也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复合型发展。以上结论对于地方政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减排和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雪峰  韩露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与绿色创新持续性均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风险承担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呈“U”型关系,与风险承担呈“倒U”型关系,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存在负向的线性关系,即风险承担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倒U”型关系,导致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减弱。媒体关注能够加强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之间的线性关系,致使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得以增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彬  赵广庭  沈烁华  
企业绿色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并以2011-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的杠杆水平和提升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积极性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中西部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给予数字金融政策支持和试错空间,用金融手段助力绿色发展;二是要引导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为契机,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三是要根据企业异质性分类施策,积极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平   张丽娟  
双碳”背景下,数字金融的发展成为推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是否存在促进作用,并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其非线性作用的存在性。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数字金融的三个维度上均有体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存在区域、所有制、所属行业等方面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在三个维度上均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更为有趣的是,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会调节数字金融促进绿色创新作用的发挥,说明媒体在推动绿色创新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增   蔺四海   何春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时代金融创新的产物,能够在公平、正义和环境多个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绿色包容性增长,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和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作用较大。为此要加强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增   蔺四海   何春  
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化时代金融创新的产物,能够在公平、正义和环境多个方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28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绿色包容性增长,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和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包容性增长,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作用较大。为此要加强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缙   高婷婷   石鑫   史乐峰  
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作用效力视角,即从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等4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如何高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机制;并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数、要素市场化指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基础上,以2011—2020年99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作用机制,及其在行业、规模和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异质性影响。这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创新型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切入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选取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于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正向作用在进行更换代理变量、更换估计方法、采用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金融经济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为中国未来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