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3)
- 2023(12289)
- 2022(9512)
- 2021(8268)
- 2020(6718)
- 2019(14780)
- 2018(13842)
- 2017(27296)
- 2016(14142)
- 2015(14905)
- 2014(14439)
- 2013(14329)
- 2012(13122)
- 2011(11738)
- 2010(11780)
- 2009(11106)
- 2008(9741)
- 2007(8705)
- 2006(7507)
- 2005(6762)
- 学科
- 济(64816)
- 经济(64764)
- 业(43192)
- 管理(39676)
- 企(35065)
- 企业(35065)
- 方法(27601)
- 融(25839)
- 金融(25839)
- 数学(24562)
- 数学方法(24420)
- 银(23195)
- 银行(23158)
- 行(22444)
- 中国(22083)
- 业经(18481)
- 财(17718)
- 农(16624)
- 产业(16291)
- 制(14899)
- 地方(14811)
- 贸(13745)
- 贸易(13736)
- 易(13427)
- 务(11736)
- 财务(11722)
- 农业(11710)
- 财务管理(11707)
- 企业财务(11312)
- 中国金融(11222)
- 机构
- 学院(201945)
- 大学(200922)
- 济(92049)
- 经济(90634)
- 管理(78178)
- 理学(68984)
- 理学院(68287)
- 研究(67595)
- 管理学(67243)
- 管理学院(66900)
- 中国(56388)
- 科学(40873)
- 财(40796)
- 京(39981)
- 农(38631)
- 财经(33813)
- 所(33204)
- 中心(33096)
- 业大(32773)
- 经(30848)
- 经济学(30828)
- 农业(30788)
- 研究所(30757)
- 经济学院(28513)
- 江(28379)
- 财经大学(25582)
- 院(24403)
- 北京(24242)
- 商学(23091)
- 州(23060)
- 基金
- 项目(145968)
- 科学(115806)
- 基金(109168)
- 研究(100848)
- 家(97353)
- 国家(96613)
- 科学基金(83111)
- 社会(69486)
- 社会科(66640)
- 社会科学(66626)
- 基金项目(58060)
- 省(57116)
- 自然(53048)
- 自然科(51949)
- 自然科学(51935)
- 自然科学基金(51077)
- 划(47352)
- 教育(43668)
- 资助(43326)
- 编号(37284)
- 重点(32973)
- 发(32751)
- 创(32060)
- 部(31551)
- 国家社会(30966)
- 创新(30039)
- 科研(28311)
- 成果(27694)
- 计划(27423)
- 教育部(27202)
共检索到288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肖 刘怡杉 刘虎
文章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激发创业活力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由于地区特征差异和区位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高信任水平和高受教育水平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相比东部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农村创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薇
通过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本身及其各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虹 王乔冉
本文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未能更好的兼顾效率和公平;在效应传导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瑜
本文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的机制主要包括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同时,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高的产业中的数字普惠金融更能通过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子钰 韩廷春
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兴旺提供了重要机遇。利用2014—2019年县域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整体上有助于促进中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数字红利的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使用深度尚未产生显著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县域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以乡村旅游业为主的县域第三产业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和需求效应的刺激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雪纯 夏咏 郝依梅
基于全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个维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研究发现组成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与产业结构显著正相关,金融服务使用度与产业结构负相关;同时进一步从地区层面上看,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正相关,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负相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就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个体固定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俊勇 张乐柱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的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业务,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1省市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并分别采用系统GMM方法和门限效应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增长趋势明显,发展速度较快,但各个地区发展速度不够均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作用具有双重门限特征。最后,结合安徽金寨、河南兰考、广东惠州等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具体实践,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枝方
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控制碳排放是要点,本文从当前经济转型的热点数字经济和产业升级的角度,运用PVAR模型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省域的相关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产业升级和碳排放间的协同作用,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成倒“U”型,在短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不会促进碳减排,相反会增加碳排放,但就中长期而言会促进碳减排;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在初期会有助于碳减排,但是碳排放在初期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产业升级在短期并不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柳青 汪发元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金融、消费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产生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消费升级。然而,这一显著变化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呢?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门槛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消费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消费水平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受到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调节。因此,应当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稳定发展,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提倡青年群体理性消费,积极参与创业创造;统筹协调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服务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嫣娟 陈海龙
数字经济通过降成本、可达性、信息完备、服务灵活等优势促进普惠金融政策的深化,助推改善相对贫困。文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选择2011—2019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相对贫困状态的改善,但改善效应存在分布差异,依相对贫困深度呈现“倒U”型特征;(2)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相对贫困影响系数的波动幅度较大,数字化程度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3)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为相对贫困程度低的居民改善了生活状态,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影响极为有限,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程度最高居民生活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但与西部地区相比明显较强。
关键词:
相对贫困 数字经济 普惠金融 分位数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