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7)
2023(15783)
2022(12518)
2021(11332)
2020(8910)
2019(19607)
2018(18856)
2017(35597)
2016(18879)
2015(20542)
2014(20289)
2013(20256)
2012(19007)
2011(17342)
2010(17697)
2009(16605)
2008(15503)
2007(14103)
2006(12797)
2005(11810)
作者
(56662)
(47853)
(47077)
(44416)
(29561)
(22909)
(21159)
(18580)
(18198)
(16821)
(16297)
(15630)
(14971)
(14903)
(14656)
(14494)
(14056)
(13829)
(13747)
(13401)
(11952)
(11735)
(11557)
(11075)
(10991)
(10659)
(10553)
(10373)
(9692)
(9394)
学科
(89065)
经济(88981)
(61620)
(50531)
管理(47123)
(37672)
企业(37672)
农业(33814)
中国(31462)
业经(27908)
地方(27381)
(26791)
金融(26791)
方法(26311)
(25330)
银行(25291)
(24585)
数学(22929)
数学方法(22799)
(19138)
(18834)
产业(17006)
(16726)
贸易(16710)
(16252)
(16224)
技术(14906)
(14674)
地方经济(13112)
环境(13087)
机构
学院(273911)
大学(266782)
(120277)
经济(118001)
管理(102605)
研究(99332)
理学(87982)
理学院(87006)
管理学(85798)
管理学院(85300)
中国(81560)
(68604)
科学(59545)
(56000)
农业(52711)
(51596)
(50397)
业大(48140)
中心(47663)
研究所(45634)
(42648)
财经(40318)
(36730)
经济学(36395)
(35676)
师范(35228)
北京(35014)
(34733)
(34477)
(33235)
基金
项目(183745)
科学(144649)
研究(135375)
基金(132130)
(116418)
国家(115318)
科学基金(97862)
社会(89460)
社会科(84771)
社会科学(84751)
(74882)
基金项目(70165)
(60949)
自然(59769)
自然科(58358)
自然科学(58345)
教育(57763)
自然科学基金(57310)
编号(54875)
资助(50878)
(47283)
成果(42808)
重点(41206)
(39678)
(39168)
发展(38151)
国家社会(37912)
课题(37618)
(37564)
(37557)
期刊
(142345)
经济(142345)
研究(80083)
(72307)
中国(62177)
农业(48457)
学报(45913)
(42365)
金融(42365)
科学(42335)
(36167)
大学(35203)
管理(34601)
学学(33768)
业经(30479)
教育(24563)
(23349)
技术(21526)
经济研究(21042)
问题(19948)
财经(19384)
(16809)
农村(15880)
(15880)
农业经济(15471)
(15220)
世界(15198)
经济问题(13949)
科技(13940)
技术经济(13733)
共检索到428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温涛  
本文首先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说,然后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两种集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015年开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后该促进作用更加强烈。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试点区与非试点区、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和低水平区存在显著差异。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支付便利性和缓解流动性约束两种途径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作用,其中,缓解流动性约束机制在所有区域均成立,而提高支付便利性机制仅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和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区成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季刚   张哲   汤努尔·哈力克  
产业融合的兴旺发展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持续动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传统金融竞争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则不显著;在粮食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而在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俊勇  张乐柱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提供的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业务,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作用与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1省市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并分别采用系统GMM方法和门限效应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增长趋势明显,发展速度较快,但各个地区发展速度不够均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作用具有双重门限特征。最后,结合安徽金寨、河南兰考、广东惠州等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作用农村产业融合具体实践,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刘岳泽  
文章利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融合路径和融合效益两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测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间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边际效应更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张正平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明确了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普惠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论文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总结了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了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最后提出了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晓丽  
<正>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需传统金融依赖网点和客户经理的“人海战术”,面对海量、分散、需求各异的小微企业等长尾客户,难以有效触达。随着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通过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进而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立体式全息画像,建立主动授信模型,拓展线上渠道,
关键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基于2011—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富效应及其传导机制,揭示了不同省域之间的共富效应空间分异特征及空间边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信贷融资渠道、缩小产业间收入差距,显著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来提升农民共富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共富效应明显好于使用深度,且乡村产业融合功能越广,其带来的共富效应也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富效应在区域层面也存在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东部和西部地区偏高而中部地区偏低以及南方高、北方低的分布特征;随着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的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富效应呈现出先提高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且存在450公里的地理空间边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孟秋菊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学界研究热点,但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金融困境,因此,分析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凝炼和解读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其次从信贷需求大额化与长期化、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信息化、保险需求常态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需求;接着从信贷供给总量不足、长期大额贷款较少、缺乏金融产品创新、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层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困境;再次从对农村产业融合内涵存在认识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染   杜红梅  
文章选择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子维度对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地区发展环境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水平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的提升能显著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但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现代化影响不明显。此外,地区市场化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政府扶持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可见,通过市场化调节而非政府干预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康  周君  
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将数字普惠金融纳入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使用分位数DID (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异质性,结论表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异质性影响,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这种影响更为显著;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验证传导机制,表明政策通过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