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0)
- 2023(18912)
- 2022(15459)
- 2021(13852)
- 2020(11363)
- 2019(25764)
- 2018(24864)
- 2017(47057)
- 2016(25465)
- 2015(28262)
- 2014(28426)
- 2013(28310)
- 2012(26900)
- 2011(24656)
- 2010(25095)
- 2009(23779)
- 2008(23159)
- 2007(21097)
- 2006(18678)
- 2005(17069)
- 学科
- 济(115704)
- 经济(115583)
- 业(74889)
- 管理(71618)
- 企(57362)
- 企业(57362)
- 方法(47644)
- 数学(41584)
- 数学方法(41262)
- 农(39391)
- 中国(36920)
- 财(30567)
- 融(29352)
- 金融(29350)
- 地方(29187)
- 业经(29075)
- 银(28039)
- 银行(27982)
- 行(26993)
- 农业(26491)
- 制(24172)
- 学(22904)
- 贸(22079)
- 贸易(22062)
- 易(21362)
- 务(18968)
- 财务(18931)
- 财务管理(18885)
- 企业财务(18095)
- 理论(16694)
- 机构
- 学院(377457)
- 大学(377244)
- 济(157854)
- 经济(154520)
- 管理(140838)
- 研究(132271)
- 理学(120713)
- 理学院(119287)
- 管理学(117367)
- 管理学院(116653)
- 中国(105095)
- 科学(80714)
- 京(79503)
- 农(74356)
- 财(74232)
- 所(68018)
- 中心(62752)
- 研究所(61549)
- 业大(58870)
- 财经(58507)
- 江(58443)
- 农业(57901)
- 经(53129)
- 北京(50192)
- 范(50009)
- 经济学(49562)
- 师范(49401)
- 州(47054)
- 院(46826)
- 经济学院(44989)
- 基金
- 项目(248225)
- 科学(194254)
- 基金(179422)
- 研究(178597)
- 家(157974)
- 国家(156573)
- 科学基金(132836)
- 社会(115488)
- 社会科(109507)
- 社会科学(109478)
- 省(98082)
- 基金项目(94499)
- 自然(84397)
- 自然科(82494)
- 自然科学(82470)
- 划(82285)
- 教育(81277)
- 自然科学基金(81029)
- 资助(72818)
- 编号(71910)
- 成果(58973)
- 发(57812)
- 重点(56296)
- 部(54561)
- 创(51734)
- 课题(50129)
- 创新(48340)
- 国家社会(48329)
- 科研(47705)
- 教育部(46446)
- 期刊
- 济(178211)
- 经济(178211)
- 研究(111269)
- 中国(79655)
- 农(71795)
- 学报(65175)
- 科学(57162)
- 财(57130)
- 融(49486)
- 金融(49486)
- 管理(49367)
- 大学(48635)
- 农业(47389)
- 学学(45933)
- 教育(38826)
- 业经(31420)
- 技术(29980)
- 财经(29629)
- 经济研究(28335)
- 经(25446)
- 业(23746)
- 问题(23690)
- 版(19688)
- 贸(18830)
- 技术经济(18507)
- 图书(18404)
- 商业(17874)
- 理论(17705)
- 统计(17546)
- 科技(16860)
共检索到57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振军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理论上,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直接作用于乡村高质量发展,还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和农村经济发展间接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实证上,在构建乡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空间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振华 马金晶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拓宽产业融资渠道,为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关键引擎。选取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度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激发农村创业活跃度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两条传导途径间接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信息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显著。对此,未来应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体系、多角度深挖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潜能、制定差异化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振军 兰庆高
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不同区域和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数字普惠金融还会以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农户家庭收入为中介变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此,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应最大化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各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采用差异化思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覃朝晖 潘昱辰
在测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为10.4%;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边际效应溢出”趋势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溢出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区域上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但相比东北和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对数字普惠金融所带来的乡村产业溢出红利更为敏感;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划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进效能呈“N”字型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世旺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基准回归结果、异质性分析结果以及稳健型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添加系列控制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就控制变量而言,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值,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充分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健 张红梅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也在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究竟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随着各地区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再从经济质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及民生和谐五个维度构建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3—2018年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0.38,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分别用系统GMM方法和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并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促进效果;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144.98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作用,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于144.98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呈正向作用,但其促进作用有所降低。这些结论为下阶段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经韬 智瑞婷 吴萍 陈池波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数字乡村建设对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弱;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跨越21.43%的门槛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心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质量创业具有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和2017—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驱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绿色创新两条路径驱动高质量创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心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高质量创业具有赋能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和2017—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对高质量创业的驱动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绿色创新两条路径驱动高质量创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 董璐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探索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居民福利提升五个维度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验证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国层面,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五个维度的总体影响最大,金融结构次之,金融效率最低;分区域看,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的维度分别是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斌
<正>随着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亟须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对乡村资源的引导、配置和优化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普惠金融,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配合,需要绿色金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平 王辉
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文章在测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质生产力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海央 柴正猛 许雨辰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刻画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比较二者的分异演进特征,应用时空统计学手段揭示演化分异中的相关关系,再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问题突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总体差异缩减趋势比较稳定。其二,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能够维持稳定的相关关系,质的提升、总体水平与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间的趋同程度在逐步增强。其三,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外生动力,与质的提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应兼顾农村金融发展量与质的相互协调。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永坤 王晨晨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文章首先基于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测度高质量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最后考察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及其五大分项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以产业升级为中介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对于协调、共享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数字经济通过引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差异对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静 陈佳睿 杜震
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融合的内在要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引导金融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呢?基于城乡融合内涵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TOPSIS法测算城乡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城乡融合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地区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均存在空间集聚;(4)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提升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带动邻近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长期来看有利于城乡融合的区域协调发展;(5)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对城乡融合产生显著影响,且该影响程度伴随数字普惠金融的提升而递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