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3077)
- 2022(10005)
- 2021(8947)
- 2020(6930)
- 2019(15500)
- 2018(14748)
- 2017(28478)
- 2016(14826)
- 2015(16479)
- 2014(16391)
- 2013(16266)
- 2012(15427)
- 2011(13946)
- 2010(14407)
- 2009(13778)
- 2008(13151)
- 2007(12007)
- 2006(11149)
- 2005(10896)
- 学科
- 济(73359)
- 经济(73292)
- 业(49557)
- 管理(47190)
- 企(41245)
- 企业(41245)
- 融(28565)
- 金融(28564)
- 中国(28125)
- 银(26216)
- 银行(26191)
- 行(25441)
- 方法(23473)
- 财(21623)
- 业经(21382)
- 地方(21106)
- 数学(20279)
- 数学方法(20149)
- 农(18818)
- 制(17537)
- 务(16164)
- 财务(16127)
- 财务管理(16112)
- 企业财务(15724)
- 农业(13341)
- 产业(13115)
- 信息(12531)
- 贸(12086)
- 贸易(12068)
- 易(11637)
- 机构
- 学院(219324)
- 大学(217598)
- 济(96167)
- 经济(94223)
- 管理(83286)
- 研究(76906)
- 理学(69131)
- 理学院(68424)
- 中国(67840)
- 管理学(67560)
- 管理学院(67126)
- 财(49396)
- 京(46599)
- 科学(42126)
- 所(38306)
- 财经(38190)
- 中心(37694)
- 经(34663)
- 江(34064)
- 研究所(33871)
- 农(33498)
- 经济学(30811)
- 北京(30421)
- 州(29096)
- 财经大学(28607)
- 经济学院(27787)
- 范(27749)
- 院(27462)
- 师范(27455)
- 业大(27174)
- 基金
- 项目(135323)
- 科学(107077)
- 研究(102916)
- 基金(98021)
- 家(84078)
- 国家(83340)
- 科学基金(72299)
- 社会(67196)
- 社会科(64014)
- 社会科学(64002)
- 省(52605)
- 基金项目(50374)
- 教育(45050)
- 划(43419)
- 自然(43327)
- 编号(42629)
- 自然科(42369)
- 自然科学(42363)
- 自然科学基金(41662)
- 资助(40078)
- 成果(35821)
- 发(34445)
- 重点(29993)
- 部(29071)
- 创(28756)
- 国家社会(28621)
- 课题(28506)
- 发展(28237)
- 展(27770)
- 项目编号(27400)
- 期刊
- 济(112267)
- 经济(112267)
- 研究(71802)
- 中国(49431)
- 融(43401)
- 金融(43401)
- 财(40312)
- 管理(32592)
- 农(31763)
- 学报(30873)
- 科学(27643)
- 大学(23540)
- 教育(22084)
- 学学(21860)
- 农业(20709)
- 财经(20525)
- 业经(18704)
- 经济研究(18695)
- 技术(17822)
- 经(17525)
- 图书(14768)
- 问题(13978)
- 理论(13384)
- 实践(12045)
- 践(12045)
- 贸(11605)
- 业(11117)
- 国际(11103)
- 技术经济(10560)
- 商业(10488)
共检索到363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卉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上市企业样本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股价非同步性,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且该作用对于小规模企业、所在地的传统金融禀赋基础较好和传统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企业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以及信息透明度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以未来盈余反应系数衡量股价信息含量和采取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基于此,应继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推动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协同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数字金融的潜在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庆成 闻岳春 谢宏基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提高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股价信息含量视角研究风险投资(VC)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VC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该促进作用在监督治理强度高的公司和高新科技公司更大。通过机制检验发现,VC通过影响公司的代理成本、信息披露行为和信息传递效率进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通过经济后果检验发现,VC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能够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表现为“价值增值”效应。本文为有关部门进一步促进VC行业发展和提高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红军 何贤杰 陶林
作为信息中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分析师增进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已受到普遍认同。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市场对证券分析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还存在着诸多质疑,其能否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研究证券分析师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证券分析师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总体而言,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其包含更多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从而增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晴 孟世超 毛宇飞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与保障。近年来,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快速应用持续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然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现有文献却缺少微观证据。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相匹配,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上能提高就业者的小时工资率与工作自主性,降低工作时长;但同时也会抑制其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这种抑制作用在非标准就业者群体中较为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效应集中于自雇群体,并通过降低工作时长、增加小时工资率的途径实现;但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与不足,抵消了数字普惠金融对非标准就业者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特定的就业人群,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女性和农民工的小时工资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女性参与社会保障项目。研究结论为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稳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指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凌云 董竹
有关卖空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已有文献尚未解决卖空交易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有鉴于此,利用工具变量法、以“转融券”制度作为自然实验等方法考察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卖空交易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其次,卖空交易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在分析师跟踪频率较低的企业中以及牛市期间表现更加明显;再次,企业信息透明度渠道是卖空机制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主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我国应继续扩大转融券标的名单,以便更好地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姜超
本文多项实证研究一致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能够增加A股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促进资本市场效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分析师增加的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反而越高或无显著变化,说明分析师增加的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内幕消息,损害资本市场公平。本文政策建议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应推出有效制度加强内幕消息相关监管以维护资本市场公平,同时促进分析师从公开信息中挖掘公司特质信息以兼顾效率。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公司特质信息 内幕消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政 刘怡芳
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化程度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股市信息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间的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采用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分别从地区及公司层面探讨中国市场环境下股价信息含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地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较高的股价信息含量均有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采用市场化指数检验表明,市场环境在股价信息含量影响资本配置效率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股价信息含量 资本配置效率 市场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政 刘怡芳
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化程度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股市信息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间的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采用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分别从地区及公司层面探讨中国市场环境下股价信息含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地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较高的股价信息含量均有助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采用市场化指数检验表明,市场环境在股价信息含量影响资本配置效率中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股价信息含量 资本配置效率 市场环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星焱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普惠金融的全方位、立体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早在普惠金融的前身——微型金融阶段,金融服务就已经从单一的贷款,向存储、汇兑、保险、担保、消费金融、股权融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在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意型、技术型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上,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若从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星焱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普惠金融的全方位、立体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早在普惠金融的前身——微型金融阶段,金融服务就已经从单一的贷款,向存储、汇兑、保险、担保、消费金融、股权融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在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意型、技术型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上,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若从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韦琳 肖梦瑶
基于2008—2018年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研究了年报文本中的描述性创新信息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描述性创新信息能够降低股价同步性。影响机理检验支持了“信息效率观”,即描述性创新信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公司特质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并从投资者情绪和噪音交易角度排除了“非理性因素”机制。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年报中的描述性创新信息是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体现为描述性创新信息会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和研发补助金额。在缓解内生性问题、更换股价同步性、剔除高管变更样本、考虑研发支出和描述性创新信息的交互作用,考虑公司-年度层面的双维聚类效应以及变量进行差分再回归后,描述性创新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文章丰富了对描述性创新信息经济后果和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为更深刻地理解描述性创新信息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瑶瑶 路军伟 李奇凤
本文基于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文本信息,研究管理层语调能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管理层净语调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即随着管理层净语调的提高,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融入股价,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高。机制检验表明,信息不对称在管理层净语调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公司中,管理层净语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在信息质量较差的公司中,两者的关系被削弱。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语调具有信息含量,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业绩说明会这一实践的可行性,为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改进信息披露方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涛 赵孝航 张林
数字乡村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由于金融具有逐利、排斥的特性,这使得乡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相对不足,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缓解这一现象,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1716个县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指数均能显著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高、低水平区域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同时,还会对周边区域数字乡村发展起抑制作用。为此,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应牢牢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在制定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的同时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协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乡村发展 县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沈昊旻 程小可 杨鸣京
本文以股价同步性为落脚点,探讨了高铁开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高铁通车会显著降低当地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上述影响在机构持股比例低、分析师跟踪数量少等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增加了分析师实地调研次数,分析师发挥了信息中介的作用,有助于公司特质信息融入股价。以上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增加了信息的流动,降低了投资者信息搜寻成本,使得公司特质风险在股价中得到体现,表现为股价同步性的降低以及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微观的视角解释了高铁开通带来的信息效应,以及高铁开通在改善公司治理环境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股价同步性 地理距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晚发 陈晓雨
随着2016年债务违约潮的出现,信用评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信用评级调整是否存在信息含量。研究发现,信用评级调整有着显著的市场反应。当信用评级上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减小;当信用评级下调时,债券累计超额信用利差将增大,且信用评级上调的市场反应大于信用评级下调。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结论在股票市场中也存在。另外,在2016年之前,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上调,而在2016年之后,投资者更关注信用评级下调。最后,评级机构类型也会影响信用评级调整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息效应 债券市场 评级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