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7)
2023(16861)
2022(13464)
2021(12259)
2020(9841)
2019(21825)
2018(21176)
2017(39835)
2016(20935)
2015(22994)
2014(22867)
2013(22766)
2012(21053)
2011(19060)
2010(19752)
2009(18964)
2008(18313)
2007(17082)
2006(15498)
2005(14482)
作者
(59313)
(49999)
(49371)
(46308)
(31167)
(23615)
(22214)
(19145)
(18986)
(17783)
(16975)
(16509)
(15903)
(15672)
(15267)
(15092)
(14480)
(14343)
(14268)
(14189)
(12432)
(12169)
(11933)
(11606)
(11265)
(11186)
(11062)
(10945)
(9976)
(9916)
学科
(97003)
经济(96863)
(94449)
(75598)
企业(75598)
管理(71625)
(50281)
业经(36971)
农业(33859)
中国(33672)
方法(30773)
(27869)
(27392)
金融(27391)
地方(25939)
(25904)
银行(25893)
(25229)
(24336)
数学(22378)
技术(22291)
数学方法(22226)
(19290)
财务(19260)
财务管理(19238)
企业财务(18241)
(17539)
(17292)
理论(16758)
(16594)
机构
学院(305257)
大学(295968)
(133808)
经济(131197)
管理(122367)
理学(103527)
理学院(102523)
研究(101671)
管理学(101385)
管理学院(100788)
中国(87011)
(62976)
(62048)
(59377)
科学(56362)
(49639)
(49579)
中心(49165)
财经(48134)
农业(44621)
业大(44100)
研究所(43879)
(43518)
(39820)
经济学(39525)
北京(39213)
(38393)
师范(38083)
(36203)
经济学院(35533)
基金
项目(192657)
科学(154524)
研究(150398)
基金(138798)
(118179)
国家(116899)
科学基金(102502)
社会(99576)
社会科(94216)
社会科学(94198)
(78623)
基金项目(73286)
教育(65701)
(62873)
编号(62333)
自然(60605)
自然科(59240)
自然科学(59230)
自然科学基金(58253)
资助(53311)
成果(49914)
(47773)
(46158)
课题(42592)
重点(42471)
(42185)
创新(42178)
(41737)
国家社会(41433)
(40573)
期刊
(166184)
经济(166184)
研究(94401)
中国(73148)
(63092)
(50143)
管理(49740)
(45016)
金融(45016)
农业(42048)
科学(40891)
学报(38654)
业经(33852)
教育(32291)
大学(31863)
学学(30102)
技术(28520)
财经(24175)
经济研究(23741)
(22150)
问题(21612)
(20934)
技术经济(17749)
世界(16620)
农村(16331)
(16331)
农业经济(15610)
现代(15594)
科技(15563)
商业(15348)
共检索到49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敦平  尹凯  
在深度剖析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村创业活跃度的理论逻辑基础上,运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其关系及内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且该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农村创业的赋能效果更为突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收入激励效应对农村创业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基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及传统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且伴随门槛水平的变化,其对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果也会发生改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三产”融合与农村创业活跃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已初步实现协调发展,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创业活跃度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亦能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产”融合与农村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促进作用,反映出“三产”融合与农村创业相辅相成的协调发展关系;农村“三产”融合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互动关系,但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农村“三产”融合、农村“三产”融合对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反哺作用,均具有明显滞后性特征。因此,提出以保障农村创业为导向,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以满足“三产”融合发展需求为根本,优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以激发农村创业活力为目标,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的三条建议,以期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仁祥  宣昌勇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双向固定模型和门槛模型验证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创业活跃度,该正向影响作用可分解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子维度层面;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长三角非核心区域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带动作用大于核心区域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人均GDP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减弱效应,当保险业务指数、信用业务指数、产业结构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额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从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统筹协调发展、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三个方面提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创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杰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探究创新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各子维度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驱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借助动态面板及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已逐步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引入创新活跃度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创新活跃度的提高不仅对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具有直接驱动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驱动效应。为此,应深化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释放地区创新发展活力,以此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英杰  
文章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探究创新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各子维度均对乡村振兴水平具有驱动作用,这一结论在借助动态面板及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已逐步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在引入创新活跃度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创新活跃度的提高不仅对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具有直接驱动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驱动效应。为此,应深化科技创新赋能作用、拓宽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释放地区创新发展活力,以此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亮亮  彭伊  孟庆娜  
在构建我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创业活跃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且创业活跃度能够调节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强于中西部地区。这些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被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创业活跃度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卿文  达潭枫  杜笑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渠道、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创业活跃度在其中起到渠道作用,同时,这一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创业活跃度可以从富裕度、共同度、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佳聪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我国县域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县域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电商及创业活跃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估计系数来看,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经济促进作用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农村电商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后,为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效应,本文提出设立农村电商示范县标杆,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加强创业扶持和培训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媛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媛  
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能够为各行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金融服务,进而增强整体创新活跃度。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索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渠道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创新活跃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跃度提升,但对周边地区创新活跃度提升的影响还未显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类型创新活跃度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能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活跃度、开放创新活跃度、活动创新活跃度,但无法提高制度创新活跃度;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间接方式,提高创新活跃度。有鉴于此,需出台叠加支持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精准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区域协同合作,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伟芬   胡耀   何骏  
探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如何促进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且主要提升了服务业、低行政级别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能通过技术集聚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引致创业机会效应,提升机会型创业活跃度,也会对传统零售、批发等行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促进生存型创业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与“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政策存在显著的正向联动效应。文章为如何有效发挥电子商务试点政策的促创业效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及促进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明慧   张孟瑶  
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是充分激发城市创业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2—2021年286个地级市的数据,以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对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提升人才集聚水平进而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应在低行政等级城市、资源型城市、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晓宇   储德银  
本文以“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人才集聚为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拓展了新的动能空间。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因地理区位、城市等级、企业规模和行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对中西部城市、普通地级市、中小微企业、服务业的创业激励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为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政策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共享价值的提升,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但仍存在阻碍,要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已提升共享价值,需要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享信用数据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注重数字金融安全以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向豪   杨景淳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是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土地流转率和农村创业活力实现,并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四大区域的农业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粮食主产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四大区域中均显著,而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门槛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绿色转型的推动力度也显著增强。基于此,本研究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持续激发农村创业活力,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